当“杰瑞”遇到“彼得”
来源:
时间:2015-01-16 09:17:24
日前,一场名为“当才子遇到戏骨”的“两岸戏剧人对谈”在北京国图艺术中心举行。金士杰,台湾现代剧场开拓者及代表人物;徐昂,北京人艺青年导演;史航,知名编剧。

由金士杰主演的话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剧照
日前,一场名为“当才子遇到戏骨”的“两岸戏剧人对谈”在北京国图艺术中心举行。金士杰,台湾现代剧场开拓者及代表人物;徐昂,北京人艺青年导演;史航,知名编剧。这样的组合,吸引了一众艺术爱好者走进这次即将突破150场的话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的“课外活动”。
金士杰与徐昂初识于2006年江西婺源的电视剧《家门》摄制组,彼时前者已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后者还是北京人艺的新秀导演。在剧组的某次夜谈中,徐昂向前辈提出了一个似乎会贻笑大方、其实却事关重大的困惑:怎样才能在台上摆脱紧张情绪,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放松地去表演?
话说2001年,还是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大四学生的徐昂参演了北京人艺的小剧场话剧《第一次亲密接触》。在一场演出中,他发现自己的偶像英若诚先生就坐在观众席第一排,尽管当时谁也料想不到这将成为英若诚进剧场观看的最后一出戏,但这猝不及防的遭逢已足够令徐昂陷入绝望了。剧中,他饰演的“痞子蔡”要在台唇位置对着麦克风唱一首流行歌曲,恰恰与偶像正面遭遇,这使他无地自容,目光无法直视,只好在开唱前悄悄平移了几步……作为演员,舞台上的天职是必须完成的,但不能否认,所有的信念在那一刻都崩塌了。
“解放天性”不只是训练课、排练场上的身体力行,真正的“解放”,是发自内心的释然。当年,金士杰用自己多年前在温哥华天体海滩的一段美妙经历回答了徐昂的困惑——在所有人都泰然自若地晒着日光浴的沙滩上,金士杰入乡随俗地脱掉尊严的伪装,赤身裸体地在沙滩上追逐卖啤酒的小贩。一开始他还担心自己的姿态不够雅观,然而沿途阅尽高矮胖瘦、年轻老迈、正常畸形、好看不好看的身体,每个人无一例外都在专注地让自己难得见天日的部位美美地享受阳光。每个人都在与大自然发生关系,别人的眼光对他们根本毫无意义——用侯孝贤导演的话说,“人不怕人嘛”。渐渐地,金士杰感到了身心的轻松,他发现自己开始丢掉对美丑的坚持,学会了与天地相处而无所惧怕。
当然,剥落遗传赋予的习惯绝非一朝一夕,不过徐昂说他现在上台已经不会再默默流汗了,大概是他找到了自己的那片天体海滩吧。后来的岁月,二人未有深交,因此,尽管如今的徐昂已是“《喜剧的忧伤》的导演”,在金士杰眼中却依然是那个“可以打屁股的小孩”。其实缘分不止于此,金士杰和徐昂都演出过美国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Edward Albee)的一部名作:在果陀剧场的《动物园的故事》(包括第一幕《家庭生活》和第二幕《动物园的故事》)中,金士杰饰演中产阶级彼得;在自导自演的独幕剧《动物园的故事》里,徐昂饰演流浪汉杰瑞。舞台本就是滋生巧合的温床,在纽约中央公园的一条长椅上,二人完成了一场“隔空对戏”。
如今,当“杰瑞”终于见到“彼得”,徐昂临时充当起主持人的角色,向金士杰抛出了一个似乎憋了许久的问题:《动物园的故事》这部作品真有那么荒诞吗?金士杰相信,既然它感动过许多不同阶层的人,就说明不同阶层可以做不同的理解,但在他看来,这是一部“踩着写实的踏板跳到达利去了”的真正的荒诞派作品。金士杰形容自己对阿尔比是又爱又恨,爱他能够洞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恨他令人性之最丑陋一览无遗。演出这样的剧本,对演员来说是一种挑战,对观众来说也似一种挑衅。
不过,戏剧从来就不是“好人”的舞台,这也是为什么最初金士杰将杨世彭导演递来的《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的剧本还了回去。直到从修改后的剧本里看到了人物性格的立面体后,他才下定决心出演莫利教授。在“心灵鸡汤”的表象下,生活,走了进来。不知不觉,《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累积到150场,无论是对已过耳顺之年的金士杰,还是另一位主演卜学亮来说,这都是一段无以取代的相伴旅程,更有可能是此生难再的唯一缘分。金士杰开心而骄傲地说,“我们没有一天停止工作”。演出结束后的小酌,话题无意中引发的有趣联想,次日到了舞台上都会立刻发光。每天都“当真”,生活在跟你招手,给你的空间却是巨大的,你要一小步一小步雀跃地走近它。金士杰笃信,戏剧来自于生活,舞台的逻辑与生活的逻辑一定是相通的。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主持人史航特意请观众少抒胸臆、直言困惑,随后第一位站起来的勇者便向“前兽医先生”请教了一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如何高效地在猪圈里找到需要交配的母猪?对,你没有听错,并请将它听完。
想当年,文艺青年金士杰从农专畜牧科毕业后在牧场过起了养猪的日子,日常工作之一便是根据记录计算当天是哪头母猪最适合与种猪进行交配。但是这样做很花费时间,一天下来就没多少时间“搞文艺”了,于是“养猪青年”想出一个妙招,带着种猪“视察”猪圈。一般情况下,种猪一进入两排猪圈中间的过道,身上那股特有的味道就会令母猪们兴奋地前蹄离地趴在栏杆上成“夹道欢迎”之势。若有例外者没有加入骚动,而是静静地待在自己的圈里,没错,那它就是最适合交配的母猪。
话糙理不糙,台上台下已然心领神会。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形形色色的戏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想看好戏的观众一次次投身其中,一次次将就凑合,甚或败兴而归。步入新的一年,急于避免重蹈覆辙的观众要如何在花丛中找到那“好戏”,那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好戏”又如何知道花丛外正有爱戏之人在寻觅呢?暂且无解,唯有沉默,敬谢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