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母亲》首演告捷 情节入心赢得观众赞许
来源:
时间:2015-07-09 10:35:56
7月6日,在中国评剧院首演的这场评剧《母亲》,让在场的观众频频落泪,掌声不断。
“一更里天黑黑,掌起灯儿望儿归……”伴着一曲《望儿归》的歌声,一位老妪正站在村口眺望远方,盼着自己的儿子能够归来……7月6日,在中国评剧院首演的这场评剧《母亲》,让在场的观众频频落泪,掌声不断。
《母亲》首演赚足观众眼泪
“《母亲》这部戏太感人了,我到现在心情还不能平复。”尽管大幕已谢,观众李树梅反复擦拭着泪水,声音哽咽着向记者说着她的感受,“看到戏中这位母亲,能够为抗战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儿子牺牲,真是太伟大了。同样身为母亲,我觉得我可能做不到。”
让她最记忆深刻的便是“认子”的一场戏。这场戏讲述的是一位受伤的八路军战士在村中养伤,但日本鬼子却让全村的人集合起来,让乡亲们认领自家儿子,而剩下的那个人便是八路军,鬼子要将其处死。而《母亲》中母亲邓玉芬则百般纠结,却忍痛认下了八路军战士,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被鬼子处死。
“我真的是看得泪流满面,母亲的这种纠结、这种痛苦,真的是稍有人能够承受的,但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母亲。”李树梅回想时眼中的泪水仍然不停地落下,她说这种直入内心的戏让她难以释怀。被《母亲》感动得泪流满面的不仅仅只有李树梅一人。观众邹月在看完《母亲》之后,眼眶中仍然湿润着。“其实戏中母亲这个角色也是整件事的叙述者,但她叙述时候的那种淡定,更让我觉得心酸。” 实际上,这部《母亲》采用的倒叙加插叙的叙述方法,让母亲这个角色可以跳脱出来,以讲述人的身份,讲述她那不平凡的经历,而她那事后淡然的神情,却更加直击观众内心。
走心剧情源于真实敌后经历
“《母亲》这个题材,看上去是个命题作文,但在我看来创作这部剧目并非是派任务地完成,而是我发自内心地想去写好。”评剧《母亲》编剧刘锦云谈起剧本的创作时,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前辈心情仍然有些激动,而如此“走心”的剧本,源于他童年在敌后的真实经历。 “算起来我应该和戏中邓玉芬的最小的儿子一样大。”刘锦云说,自己对这部戏有着与众不同的情感寄托。他出生在河北白杨店边,与剧中主人公所处的密云一样,都是敌后最残酷的地方。“我看到过的第一面旗子,就是日本国旗。那时候日本人怎么扫荡,怎么残害百姓,也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 刘锦云童年的经历附着在《母亲》中邓玉芬的故事上,他的创作欲望便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用他的话说,感觉整个人都燃烧起来了。“我与邓玉芬有着相同的情感和感受,而她却献出了自己的儿子,这种情感让我与《母亲》在题材上产生了契合与共鸣。” 有了事迹却并不等于有了好的剧本。善于围绕单个人物创作剧本的刘锦云,此次选择了着重描写邓玉芬的情感世界,而非大而全的人物形象。 “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邓玉芬的雕塑。”刘锦云说,邓玉芬所在的张家坟村口,有一座邓玉芬的雕塑,她望着山口,手里拿着一双刚刚做好的军鞋,眼巴巴地盼着儿子归来。“就是这么一座雕塑给了我灵感,让我欲罢不能。”而在创作过程中,刘锦云亦是含泪著成这部《母亲》的剧本。
《母亲》今年将开始全国巡演
《母亲》是中国评剧院今年重点推出的新剧,在今年7月6日至11日共安排了6场演出。但演出票则在首演前早早售罄。不少观众抱憾一票难求。不过,中国评剧院副院长侯红向记者介绍,《母亲》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创排,评剧院计划这部戏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50场次的演出,而到明年5月底前,力争完成100场的演出任务。首轮演出之后将开启巡演序幕。侯红介绍,为此母亲一角安排了两名优秀演员轮流演出。一位是白派的青年领军人物王平,另一位则是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郑岚,她俩演绎的母亲各具特色,看点十足。
据了解,中国评剧院计划在8月15日至9月15日前往华北五省市就《母亲》这部巨作进行巡演,并作为开幕大戏参加北京市年度优秀剧目展演。另外,这部剧目还将重点在进校园、周末场等公益演出中推广并在北京各区县进行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