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文物遗珍首次大规模在华亮相
来源:
时间:2015-01-13 10:09:35
柬埔寨吴哥文物与艺术”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并将持续至2015年3月25日。该展预计在北京和广州两地分别展出。随后还计划于2015年4月移师广东,在华总展出时间为6个月。
柬埔寨古称高棉,“吴哥王朝”是古代高棉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吴哥艺术”折射出王朝盛期的繁华和荣光,是高棉文化发展到巅峰时期所创造的伟大成就,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建筑及雕塑艺术。日前,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首都博物馆、北京华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高棉的微笑——柬埔寨吴哥文物与艺术”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并将持续至2015年3月25日。该展预计在北京和广州两地分别展出。随后还计划于2015年4月移师广东,在华总展出时间为6个月。
中国与柬埔寨两国往来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深厚的友谊,为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代表中国政府承担了茶胶寺等保护修复工程,为保护“吴哥古迹”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人欣赏到柬埔寨杰出的艺术作品,了解柬埔寨文化,此展在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柬埔寨大使馆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这是柬埔寨文物首次大规模来华展出,将柬埔寨鼎盛时期的文物珍品带到中国,为观众们带来一份全新的视觉感受。
还原吴哥现场
本次展览中的大多数作品均出自吴哥古迹,总计80件(套)文物,展现公元9世纪至14世纪柬埔寨古代历史与文明鼎盛时期创造的吴哥艺术,其中有印度教中最受欢迎的女神杜尔迦、拉克西米,也有印度教主神湿婆、毗湿奴、梵天,还有他们的坐骑公牛南迪、大鹏金翅鸟,此外还有佛教造像等。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表示:“此次展览是北京文物局展览季项目中引进的一个国际性展览,引进了柬埔寨国家博物馆吴哥时期的石刻造像、青铜造像,以及陶器、瓷器不同材质和形式的文物珍品,是柬埔寨文物首次在中国的集中展示。”此次展品以大型石刻艺术为主,品类丰富,造型沉静优雅,刻画细致传神,堪称东南亚宗教艺术之经典,另有宗庙建筑等,这些艺术品以高超的雕刻技艺再现了柬埔寨复杂的宗教信仰系统和历史传奇。
一进入展厅,巨大体量的引申自神像造型的人脸雕塑就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随后漫步展厅,无论是极富感染力的经典那迦形象,还是半隔断空间的大梵天元素矮墙通透设计,以及从展厅墙体突出的三只大象头部和高高垂下的象鼻,无疑都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展厅的整体设计与布置尤其显得别具匠心,场景的复原以及柬埔寨实景拍摄的照片布景,使整体氛围宛如身处吴哥当地,更真切地感受到那极具特色的吴哥文化。
例如,展览中多次出现的门框设计,就是一个较特别的形象,将文物放在真实场景的背景照片中,以实物门框为间隔,如同重塑了一个虚与实相结合的三维立体空间。同样的方式也被用在女王宫系列文物的展示上,工作人员对女王宫的形象进行复原,借用其元素营造出模拟真实空间的氛围,再将出自于它的文物放在这样的环境里面还原展示。“为了最大程度还原吴哥原貌,早在展览筹备阶段,我们就来到柬埔寨当地开展了实地考察,对重点文物进行测量,并且悉心拍摄了许多其所处环境的相关照片。然后利用拍摄回来的图像作为元素,使展陈尽可能贴近现实,将雕塑、造像等展现在缩小相应比例的环境背景当中。从日出到日落,我们想尽量还原吴哥窟的现场感,展现那种很雄壮、很壮观,不同凡响的感受。”首都博物馆展览部李丹丹介绍道。
晕红的美丽日出,一片水池中浮动着荷花的倒影,映衬着极具特色的石柱,一个标志性的闻名世界的小吴哥的日出显现在观众面前,引得无数观众驻足观看,并纷纷以此为背景做出各种有趣的剪影造型拍照留念。
参与援建促进两国友好
本次展览沿着吴哥王朝的时间顺序结合不同时期的宗教艺术,从前吴哥时代到小吴哥再到大吴哥,呈现了多方面的吴哥之美。第一部分展现前吴哥时期,印度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为柬埔寨吴哥艺术巅峰提供了第一个因素——宗教。起初传入的是婆罗门教,然后是印度教、佛教。此时,本土的宗教艺术尚不成熟。简单的模仿,造成本土与文化原发地在艺术风格相似性上占据上风。第二部分则是吴哥时代,指古代高棉历史的黄金时代——公元9世纪至15世纪。在雄才伟略的君主领导下,高棉的疆域获得扩张,财力充足的王室先后修建了气势恢宏的吴哥窟和通王城,并将之视为高棉帝国王权统治与宗教信仰的根基所在。政治与宗教的相互影响、宗教派别力量的此消彼长以及它们在冲突变幻中的和谐并存也反映在了这些艺术品的风格演变中。其中,这一部分又包含着小吴哥和大吴哥两部分。展览以小吴哥与印度教遗迹和大吴哥与佛教遗迹为题分别展现。历史上,及至公元13世纪,由于以湄南河流域为中心新起的素可泰王朝开始与高棉帝国长期战争并三次攻陷吴哥,信仰的变化、国力的衰退,使吴哥的辉煌无可挽回地结束了。
柬埔寨王国政府文化艺术部秘书长楚什·费欧文,表示:“中柬两国相互交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中国有关柬埔寨的手稿记录可以上溯到汉代。人们熟知的吴哥遗址,是柬埔寨广为人知的国家符号,也是世界遗产,除此之外,柬埔寨全国范围内还有广泛的历史遗址分布,每一处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那些门框与石碑上镌刻的文字、图像,证明他们是为供奉佛教、印度教的众神而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自1998年起,便与吴哥古迹管理局在修护吴哥古迹项目工程中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同我们合作所付出的努力为前提,使柬埔寨王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友谊得以进一步加深,使中国人民对于柬埔寨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艺术满足人们宗教情感时便形成了特殊的宗教艺术,宗教艺术品伴随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而存在着。人们可以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领略各种宗教艺术品的风采,但宗教艺术的巅峰之作常常存在于壮观的历史遗址之中。闻名于世的柬埔寨吴哥遗迹即是如此。于是主办方在展陈上将其尽可能复原展示,但当我们面对吴哥美轮美奂的雕塑、石刻和雄浑精丽的建筑发出啧啧惊叹时,也许更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艺术、宗教、文化之间究竟如何作用才产生了这样的文明之花?其背后所蕴含的涵义是丰富而深刻的。
具体到此次来华的展品,对于中国观众他们可能都非常新颖,甚至充满点奇幻色彩。如展览中多次出现的那迦形象,可以看到有3头、5头、9头等几种形象。于是我们唯有认真阅读展签才会找到答案,在“雕有金翅鸟和那迦龙的栏杆”中注释道:“那迦是整个吴哥出现最多的神,通常有5头、7头或9头。在柬埔寨传说中,那迦与水,特别是雨水的关系密切,而且被视为连接人类世界和天上世界的桥梁。”同时,值得关注的还有在展览中增添的“知识链接”板块,它不仅详尽解答了一些知识性问题,如婆罗门教、印度教、阇耶跋摩七世、吴哥的发现、吴哥时代建筑风格分期等。另外,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故事,如一件“神猴哈奴曼”就引出了孙悟空形象究竟是“进口”还是“国货”的话题,观众不妨到展厅自己判断,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对于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曙光说:“20年来,我院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地长年在柬埔寨参与援建工程,修复吴哥古迹,同时也在努力学习古代高棉的历史、文化、地理,与柬埔寨方面建立了良好关系,给予了我们高度信任。同时,慢慢对柬埔寨产生的深厚感情,感受到柬埔寨文化的内涵和吸引力,也促使我们希望将柬埔寨的古代高棉艺术介绍到中国,表达对柬埔寨人民和历史文化的尊重,促进中柬两国友好交流,让更多的中国人来了解他们,这也是我们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