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百年油画梳理大展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
来源:
时间:2015-05-11 10:14:55
日前,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华艺术宫主办的“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大型展览在中华艺术宫开幕。
△蔡亮 《贫农的儿子》 布面油画 210×176cm 1964年 中国美术馆藏
日前,作为中华艺术宫年度品牌大展“同行——2015美术馆联合展”项目,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华艺术宫主办的“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大型展览在中华艺术宫开幕。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华艺术宫馆长施大畏、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的老教授钟涵、邵大箴、闻立鹏、杜键、孙景波、袁运生、孙为民、戴士和等出席开幕式。
作为20世纪中国最为重要的高等美术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在中国的具象油画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央美术学院的著名油画家都创作了具有鲜明时代感的代表作品。展览旨在研究具象油画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以及它在20世纪的发展变化。
展览以中央美术学院收藏的20世纪具象油画珍品为主体,以及中国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中华艺术宫等机构和艺术家的藏品,共计300余件。这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建院以来最大规模的院藏精品面向社会公众的系统展示,于4月30日至8月2日在中华艺术宫面向公众进行开放。
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华艺术宫馆长施大畏担任展览顾问,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担任策展人。展览分为新学启蒙、国家叙事、本体精研、当代关切、中央美术学院藏外国具象油画原作及研摹作品、写生与素描六个部分。
对于本次展览的主题“中国具象油画”,没有采用常用的“写实油画”的概念,本次展览策展人殷双喜教授解释:“新世纪以来,中国油画的发展十分迅速,面貌多样,传统的‘写实性油画’的概念外延有了很大的扩展,出现了象征性、超写实、超现实等油画样态,给中国油画的观察与研究带来了新的语境和难度,以‘具象绘画’来表述更具有包容性和学术上的探索性。”
本次展览顾问、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油画西传而来,成为现代中国一道新的艺术与视觉文化的风景线。穿越历史的帷幕,理性地梳理中央美术学院这所艺术学府与中国油画的关联,展示中央美术学院几代油画家所作出的贡献,有利于对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形成更透彻的认识,在今天新的文化条件下弘扬优秀的艺术传统,推动中国油画和中国美术新的发展。”
本次展览顾问、上海中华艺术宫馆长施大畏先生则强调:“‘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展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梳理和总结。可以想见,因由这个展览而产生的深远意义和影响将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还是文化上和精神上的。那些上世纪初曾经让人们费尽心力搜罗保存而幸未隐没的宝贵艺术财富,都将在这个精心策划的展览中被如数家珍般奉呈于观众眼前。”
此次展览不仅是中央美术学院建院以来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将院藏精品面对社会公众进行系统展示,其中绝大多数作品更是首次离京赴沪展出,而且是首次公开展出。上海中华艺术宫专门辟出5个展览大厅共计2000多平方米的巨大空间容纳展览,并将展出3个月之久,显示出本次展览在艺术界的期待之重。策展团队表示即使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也难得一次机会饱览这些建构了20世纪中国美术历史篇章的精品力作。
在中华艺术宫展出之后,此展将移师到中国多个重要城市的美术馆进行全国巡展。目前已经确定的巡展美术馆分别为南京金陵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山东美术馆、青岛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宁波美术馆、石家庄美术馆等,最后一站将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
据悉,2016年6月,“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展将于山东美术馆正式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