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走出国门的“欧洲样本”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5-11-04 10:45:29
传统京剧曲目《杨门女将》与《锁麟囊》日前在法国和瑞士顶尖剧院创下连演7场的纪录,票房与口碑双丰收,为京剧和其他传统戏曲走出国门提供了一种“欧洲样本”。
新华网日内瓦11月2日专电(记者 张淼)传统京剧曲目《杨门女将》与《锁麟囊》日前在法国和瑞士顶尖剧院创下连演7场的纪录,票房与口碑双丰收,不但打动了诸多海外观众,还或许为京剧和其他传统戏曲走出国门提供了一种“欧洲样本”。
自10月下旬起,北京京剧院中青年艺术家相继转战法国巴黎、普瓦提埃与瑞士日内瓦巡演,凭借对艺术的至极追求与专业的推广运作,展现京剧精髓的《杨门女将》与《锁麟囊》,一武一文两出戏目让欧洲当地观众大呼过瘾。
从巴黎演出场场爆满,到万圣节之夜在日内瓦的高上座率,许多第一次观看京剧的观众表示看懂了京剧,也近距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
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说:“过去我们更多从(海外观众)明不明白、懂不懂上看问题,现在是全方位展现我们的艺术,语言上肯定有理解上的差异或困难,但通过我们做工作比如翻译字幕,或者书面或口头的介绍,让观众对京剧有基本了解。”
演出前,外方剧院为每位观众附上了英法文介绍材料,京剧的历史演变与剧目情节一目了然。相比国内演出,传统曲目也在情节、配乐上做了稍许调整,更为适应当地观众欣赏。
李恩杰举例说:“京剧中的武乐,熟悉京剧的戏迷希望打得激昂,但欧洲观众可能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就既要把情绪烘托到位,又不能那么刺激观众。”
无论走进法国艺术殿堂巴黎城市歌剧院,还是登陆瑞士法语区最大的剧场日内瓦大剧院,专业演出策划方“吴氏策划”在作品与国外一流剧院间的牵线搭桥作用不容忽视。因为在国外剧场同样面临多方竞争压力的情况下,非市场化的演出已难以走进国外主流演出市场。
也正是由于剧院与策划方良好的前期推广,包括在日内瓦机场及市区布置诸多海报与广告,及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开放日重点宣传此剧目,使得演出票价卖到了一两百瑞郎的好行情。
“好的艺术不分国界!”在11月1日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锁麟囊》主角薛湘灵扮演者、程派名角迟小秋对日内瓦观众迟迟不肯离去、鼓掌经久不衰的举动感触良多。
上世纪30年代程派艺术创始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先生曾远赴巴黎与日内瓦考察讲学,回国后筹备将《锁麟囊》搬上欧洲舞台,却因当时战争、财力等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作为程派艺术第三代传人的迟小秋说,如今《锁麟囊》欧洲上演也是满足程先生的一桩夙愿。
“传统艺术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需要我们这些工作者去弘扬。要进国外的一流剧院,就要对艺术非常严谨,品质高才能打动观众,”迟小秋说。有1600多场《锁麟囊》演出经验的她认为,由于京剧是写意的舞台形式,演出前的简单讲解能在海外演出中取得更好效果。
京剧走向海外也需要国外观众的培养。日内瓦大剧院负责人托比亚斯·里希特说,作为近年来少数登陆日内瓦大剧院的中国传统剧目,剧院方面最关心的其实不是票房问题,而是吸引当地观众关注中国和其他国家文化的过程。如果下一次中国的传统剧目再来演出,剧院也将更长时间推广,或者配合讲座、工作坊等方式为当地观众介绍中国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