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梨园行组团闯京城,底气从哪里来?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5-11-06 11:14:57
10月29日至11月7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京、昆、沪、越、淮、评弹六大院团,携《景阳钟》《邓世昌》《芦苇青青》《春秋二胥》《铜雀台》《八女投江》六台新创剧目进京展演。
新华网北京11月5日专电(记者 刘硕、周文其)10月29日至11月7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京、昆、沪、越、淮、评弹六大院团,携《景阳钟》《邓世昌》《芦苇青青》《春秋二胥》《铜雀台》《八女投江》六台新创剧目进京展演,让京城的戏曲界又热闹了一番。在如今很多戏曲院团生存举步维艰的大环境下,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是如何盘活传统戏曲这一宝贵资产的?他们组团闯市场底气从哪里来?
在经典基础上大胆创新
一桌二椅,三弦琵琶,自说自弹自唱,传奇故事儿女情长,这是评弹艺术给人的一贯印象,一些老观众对于评弹经典剧目和唱段耳熟能详。在日益多元、选择丰富的演出市场上,评弹艺术家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把观众拉到评弹舞台前。
“既要保留经典韵味,也要在形式上适度创新。”上海评弹团副团长高博文说,要想让这一古老的艺术获得更多观众的喜爱,不能在舞台上只呈现“老三样”,必须对评弹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符合观众期待的创新。
在传统评弹剧目基础上创新而来的评弹音乐剧是剧团一次成功的尝试。首演于1964年的中篇评弹《冲山之围》一直被奉为经典,由上海评弹团多位评弹流派的创始人张鉴庭、严雪亭、朱雪琴、张维桢等创作演出,其中《钟老太骂敌》《游水出冲山》《望芦苇》等唱篇已成为经典曲目。
如何在当代更好地呈现这部经典作品?高博文告诉记者,如今《冲山之围》被整理、修改、复排为评弹音乐剧《芦苇青青》,强化了音乐的表现力,融入了乐队烘托气氛,以经典唱腔为主线串联剧情,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与评弹一样,沪剧也面临着创新压力。在新编沪剧《邓世昌》中,如何用传统戏曲形式表现磅礴大气的英雄史诗,成为摆在创作者面前的难题。
“沪剧的音乐和唱腔有着江南丝竹的柔美,表现大海的磅礴和战争的激烈,应追求该剧音乐气质和人物形象大气地融为一体,借助舞美和灯光的语汇,通过写意的手法,穿越历史的硝烟,使之充满诗意,具有现代人的观照。”《邓世昌》导演陈薪伊说,正是得益于新的艺术手法与传统戏曲的创新融合,才使得这部新创沪剧能够承载和演绎好这样一出具有思考品格、诗意和现代视角的历史悲剧。
寻找艺术与市场的平衡
“我们展演的剧目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剧目,很多剧目获得了全国精品工程等奖项,也获得了市场认可,这得益于我们不断探索,在艺术与市场中间寻找平衡点。”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张鸣说。
“我们每创作一部新戏,都需要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反复论证,把握并保证作品的艺术质量,评估其市场潜力。”张鸣表示,传统戏曲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既不能完全考虑市场而降低文化考量,也不能“为了艺术而艺术”,而是要充分考量其各方面的价值,让传统戏曲真正具备传承艺术与开拓市场的实力。
随着传统戏曲不断创新,明星级戏曲演员不断涌现。作为梅花奖和白玉兰奖得主,《景阳钟》的主演黎安拥有众多“粉丝”,如今像他一样的更多传统戏曲演员也在迅速成长。
与此同时,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也给了传统戏曲更好的生存环境。上海几大戏曲院团组成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后,传统戏曲在发展创新上有了保障。据介绍,上海市每年专门为中心拨付基金,用于戏曲剧目的排演。
培育传统戏曲新观众群
记者了解到,沪剧、越剧等传统戏曲近年来都遇到了观众群老化、收窄的问题,如何扩大观众群、培养潜在的观众是戏曲人必须考虑的问题。
“10年前,京剧、昆曲在上海也面临着缺乏观众的尴尬景象,而如今观众正在回归,而且出现了更多年轻观众。”张鸣告诉记者,目前昆曲的观众群日益年轻化、高端化,这得益于近年来他们对于观众群的培育,培训班、公开课及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形成了良性循环。
为了适应年轻都市观众的需求,上海评弹团开始尝试“白领定制”,小规模进行评弹艺术的普及表演和讲解。高博文说,这对于培养新观众群体,让年轻人了解评弹、喜爱评弹很有帮助,也会让传统戏曲走得更远。
年轻观众的需求对戏曲来说是强大的驱动力。青春版《牡丹亭》的火爆证明戏曲并非与现代观众的需求对立。
据了解,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在戏曲的保护和传承中也引入了新技术,将传统戏曲拍成立体电影,目前已拍摄5部,还将有8部陆续完成。“年轻人可以走进电影院、图书馆或者在电脑上观看到优秀的剧目,让他们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张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