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让孩子用耳朵读书

来源:
时间:2015-01-27 10:04:34

“图画书不是孩子用来读的书,而是请别人读,用耳朵接受语言的书。”“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曾这样说,“父母用自 己的口将这些文字念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


  “图画书不是孩子用来读的书,而是请别人读,用耳朵接受语言的书。”“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曾这样说,“父母用自 己的口将这些文字念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当一粒种子在孩子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父母用自己的声音和话语 拥抱孩子,让他在温暖生动的话语中成长。”
 
  北京人大附中的语文教师刘成章与妻子就这样,给不到一岁的女儿漾漾听读绘本,从简单的只有笑脸图案的绘本到现在有完整故事性的绘本,漾漾阅 读绘本的数量已逾百本。江祯,也是这样每天为孩子读绘本书。“儿童绘本读物不仅适合儿童去读,也适合家长去读。”江祯建立了一个绘本阅读群,每周都会同有 相同理念的妈妈们聚在一起阅读儿童绘本,相互分享阅读经验。“我们群里有一位妈妈,第一次参加我们的阅读群后回家给孩子讲故事,孩子兴奋地把她抱住。之后 孩子经常督促这位妈妈到我们的阅读群来学新故事。”
 
  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机构开始重视绘本阅读。
 
  “靠耳朵”去“吃语言”
 
  读书的开始,是读还是听?面对这个问题,松居直认为:“靠耳朵。”
 
  在反复听过绘本故事后,一些孩子能够一字不差地复述故事。这种被家长呼之神奇的能力其实是2至5岁孩子所特有的能力。幼儿期的儿童还不具备识字能力,不会读书,这往往让家长忽略了幼儿身上具有强大的用耳朵听语言的能力,失去了培养读书能力的先机。
 
  “2至5岁的孩子具有把语言完全变成自己东西的能力。我认为孩子们这是在‘吃语言’。若是这语言使他们感到快乐、有趣,他们就把它吃下去,变成自身的东西。因此,孩子们上学以前,大人应使他们有用耳朵听语言的体验。”松居直告诉人们。
 
  刘成章就有这样的体会。
 
  抱漾漾下楼,明月当空。刘成章问漾漾:“天是什么啊?”“是月亮。”
 
  “还有什么啊?”“还有眼睛。”
 
  “还有呢?”“嘴巴。”“哦,爸爸,还有眉毛呢!”
 
  这就是小孩子的天空。似曾相识的文字,他和妻子给漾漾读过。
 
  具有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的刘成章告诉记者:现在语文课堂上使用的语文课本属于选文性教材,学生很少读整本书,这类单篇文章是思想的碎片, 故事没有来龙去脉,学生在理解上抓不住关键,不利于语言思维的发展。反观绘本阅读,每一本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对孩子的语言思维启蒙锻炼非常有益。
 
  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会自然地将自己替换成书中的角色,融入故事中,体验其中的乐趣,又自然而然地将其中的乐趣映射在日常的生 活中。有一次,漾漾准备出门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小心翼翼地出门。”这让家里人都很惊讶,后来刘成章发现,这句话正是女儿最近在读的《步步侦探记》中的 原话。绘本阅读,让孩子把故事和真实生活巧妙衔接在一起。
 
  其实,绘本阅读不仅适合学前儿童,低年级语文任课教师也在利用绘本阅读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常丽华老师,为班中的一 部分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寒假家庭作业,每天阅读并朗读一个绘本故事,录音上传到班级通信群中交流评价。通过朗读绘本,帮助学生完成从亲子 阅读到独立阅读的过度。“丰富的阅读能够帮助孩子构建广阔的智力背景,对于低学年学生我们选择绘本阅读,绘本有其独特的图画语言,从色彩、构图到故事对于 儿童来说是非常棒的读物。儿童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可以学到新的语言。另外,绘本也可以启发儿童绘画创作的兴趣。”
 
  据了解,除了常丽华所带的班级,学校的每个一年级教室中都摆置几百本绘本,每天中午安排3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绘本独立阅读,还要做一周的阅读记录。
 
  给亲子教育提供互动桥梁
 
  “念图画书是亲子间最好的交流方式。”松居直说。
 
  让家长每天给孩子讲一个睡前故事,是常丽华老师常年布置的作业。“亲子互动的家庭教育可以弥补孩子阅读量的不足,也可以增进亲子情感,唤起孩子对书和故事的兴趣。”常丽华老师说。
 
  在这个过程中,江祯欣喜地看到了孩子的成长。“小Q在阅读《黑衣婆婆》之后告诉我:‘故事里没有说黑衣婆婆穿的是黑色衣服,她叫黑衣婆婆肯定是因为她太孤独了,就像黑色一样,所以叫她黑衣婆婆。’”
 
  在江祯看来,这些绘本故事带领着家长走进孩子的思想世界,增进亲子关系。
 
  一次,妈妈们聚集在一起阅读《和甘伯伯一起去游河》,故事讲的是甘伯伯一路上遇到不同的小动物,都想上船与甘伯伯游河,每个上船的小动物都 答应了甘伯伯要守规矩,但最后小动物们还是嬉闹起来忘了最初的许诺。结果,船翻了,大家都掉进水里。最后的结局是甘伯伯带领大家游泳到岸边,还邀请他们下 次再一起游船。
 
  故事的结局不是责备,这让家长们陷入了沉思。故事让家长体会到,学龄前儿童一方面尚不具备约束自己行为和掩饰内心情绪的能力,另一方面来自 成年人的要求,教育儿童要抑制自己的欲望,以社会能接受的方式去行为。面对儿童屡教不改以自我为中心的种种“不良表现”就像书中隐喻的那样是动物的本性, 约束性说教难起作用,了解到这一点,就有助于家长对孩子“不良表现”的包容。
 
  “图画书是大人与幼儿进行心灵沟通的场所。父母的声音让图画书发挥作用,这些声音交织出的语言,将孩子引进图画书的世界。这时,幼儿一定能满心喜悦地步入到图画书神秘而多姿多彩的世界。这种感觉就叫幸福。”江祯说。

最新热点

更多

日本艺术家创作超逼真3D人物头像(图)

日本东京艺术家弘辻利用各种模具制作和雕刻技术创造出...[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全国多地保障房频唱“空城计”被指因畸形政绩观

网民表示,保障房“空城计”在多地都有上演...[详细]

3D打印建筑亮相苏州 别墅打印耗时仅1天(图)

用3D打印技术打印的房子是什么样的?质量安...[详细]

小伙拍卖600余双藏鞋为卖饼救子老人捐款

18日,河北唐山男孩“阿木”将收藏的600余双...[详细]

成都男子挑80斤粪徒步5公里 宝马奥迪随行

前面是挑着两只粪桶的“挑夫”,后面是随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