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的名义向特朗斯特罗姆致敬
来源:
时间:2015-04-01 10:05:11
瑞典诗人、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于当地时间3月2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家医院病逝,享年84岁。
瑞典诗人、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于当地时间3月2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家医院病逝,享年84岁。在遥远的中国,特朗斯特罗姆的离去震惊诗坛,很多中国诗人都在追忆着这位性格坚毅的长者,以诗的名义向他致敬。
特朗斯特罗姆1931年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1954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诗十七首》,引起瑞典诗坛轰动,后又陆续出版诗集《路上的秘密》《给生者与死者》《悲哀的威尼斯平底船》。特朗斯特罗姆2011年获得诺奖时,颁奖词这样写道:“通过凝练、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
特朗斯特罗姆一生写作诗歌其实并不多,大约有270首左右。诗人、翻译家李笠曾翻译了特朗斯特罗姆的大部分诗作,在他的印象中,特朗斯特罗姆对诗歌始终是敬畏和认真的,把它当作一个工艺品去处理。“他通常四五年才出一本诗集,一首诗往往就会花费很大的工夫去修改、雕琢,每本诗集通常只收录20首诗。”李笠说。
北欧人崇尚简约之风,这一点也浸润到了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作中,他坚持“言简而意繁”的创作理念。而在李笠看来,特朗斯特罗姆继承了中国唐诗的传统,他的诗歌很幽静、很悠闲,也很内敛,给读者留下很多空间,“他的诗不像中国当代诗歌滥抒情,意象不精准、不简洁、不凝练,他带给我们的恰恰是我们缺乏的。”
诗人于坚在上世纪80年代接触到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作,“他的诗作是通过现代语言处理过的,充满了禅意。” 但于坚坦言,尽管特朗斯特罗姆是一流诗人,那个时候他最欣赏的诗人却不是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环境中,充满禅意的诗作对我来说并不陌生,那个时候,我渴望对生命有强有力扫荡的,或者是冷静、客观的诗作。”
特朗斯特罗姆曾两次来过中国。最早是在1985年4月,他兴致勃勃地爬上了长城,有诗人北岛等作陪。2001年,李笠翻译的《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在北京大学首发,诗人已中风11年了,右手失去了行动力,他用颤抖的左手为读者签售的场面,很多人都记忆至今。那一年他还去了昆明,在春天的一个黄昏,于坚见到了他,他的样貌甚至是难忘的,“他并不是弱不禁风的书生模样,他的脸像岩石一样坚硬,就像修锅炉的工人一样,很有力量。”
特朗斯特罗姆享受到了中国诗人的“膜拜”。李笠曾经每年拜访老人家两次,每次都会有三四位中国诗人一同前去。中国诗人王家新、陈东东、沈奇、赵野等二十多位中国诗人都去过他家。“其实见到这些中国诗人的时候,他已经说不了话了,大家就是看一位诗人,就像是在看一棵美丽的樱桃树。”李笠说。
关于特朗斯特罗姆失去说话能力的那些年,李笠说,他对我们而言是个巨大的谜,“有些时候他说几句,但听不懂,都是言不达意的词语。”可是,特朗斯特罗姆找到了排解的方式,他学会用左手弹钢琴,每天要弹半个小时。更重要的是,尽管饱受疾病困扰,但他一直以坚韧的毅力坚持创作。
于坚2010年时去过特朗斯特罗姆的家,老人的家住在波罗的海沿岸龙马岛上,“我们只是握了握手,然后他歪着头听大家念诗。”于坚说,特朗斯特罗姆的家离斯德哥尔摩并不远,但他一直住在小时候长大的房间里写作、读书,从来不热衷被人注意、出名这些事情。“中国诗人有被边缘化的焦虑,这是中国特色,我认识的世界各地的诗人朋友都非常安静,连上网的人都不太多。”于坚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