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手”刘震云澄清“黑历史”
来源:
时间:2015-06-18 10:28:56
日前,作家刘震云参加北大文学讲坛活动“刘震云与文学乡村的复活”,陈晓明教授作为主持人也是担任主讲,同席开讲的还有张旭东教授。
日前,作家刘震云参加北大文学讲坛活动“刘震云与文学乡村的复活”,陈晓明教授作为主持人也是担任主讲,同席开讲的还有张旭东教授。这次活动不仅以刘震云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为基点深入地分析和探讨了重要的文学问题,而且刘震云也以一贯的“段子王”气质回应现场学生和读者提出的各式提问,细数自己的“砸场”经历。
陈晓明、张旭东:细读《一句顶一万句》
陈晓明抓住了《一句顶一万句》中的一个贯穿整部小说之中的细节“喊丧”,并由此对比其他书写中国20世纪的小说中的事件性和暴力性。他说,《一句顶一万句》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没有暴力、杀人和死亡,角色杨百顺最后以喊丧人的名字存活。陈晓明认为,这是对人生对命运的一种理解,是一个中国乡村幸存的问题,是一个农民觉醒的问题。
由“喊丧”引申出说话的愿望,“小说中农民要找说知心话的人贯穿始终,这也是《一句顶一万句》的独特之处”,陈晓明说,“中国小说中的农民大多是沉默寡言的,以此来展示出他很朴实很厚道,但刘震云的小说不一样,农民要找说知心话的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由利益来计算而是看能不能说到一块去。”
相对于陈晓明的激昂澎湃,张旭东更显得沉着严肃。他称赞小说的对话,也称道小说的白描;同时肯定了《一句话顶一万句》的叙事方式,“这个小说里边从头到尾有这样的绕”,“几件事扯在一起,绕来绕去,所以它的密度极大。”张旭东曾跟刘震云到河南,体验小说中的情节,他非常赞叹小说中的描写和文学想象。
刘震云:最会写小说的在新闻界
刘震云则先回应了日前的“砸场”严歌苓事件,他卖萌道:“只是说了一句老实话,这不是欺负人吗?”他还请在场的学生证明他只是温顺地说了几句温顺的话,“砸场子之后我又碰到过严歌苓老师,我说你用牺牲我的人品来推销你的书,你觉得道德吗?严歌苓老师说‘要朋友干什么’?严老师说完这句话笑得花枝乱颤。”
刘震云还澄清了一些自己的“段子手”疑云。他举例说,在莫言获奖几年前,自己曾说“我知道中国应该有10个作家可以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奖我一点都不感到意外”。莫言获奖之后,媒体登出来的是“刘震云说莫言能获奖,那中国有10个作家也能获奖”。
还有一次,几年前,刘震云和冯小刚有一次讨论,关于文学改编成电影的稿费问题。“冯小刚说‘是不是给的少了?’我的回答是,凡是拍电影的人都是有钱的,多给作者一点钱没坏处,主要是对资本家没坏处,因为作者会更认真。第二天报纸的大幅标题是‘刘震云隔空向冯小刚喊话多给点银子’。”
刘震云还说,他去年受邀去华中科技大学讲课,“讲完课一个很清纯的小姑娘站起来说,刘老师你的作品不适合改电影。王家卫拍电影那么地任性,如果你们俩结合会出现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我说王导演的作品我很尊重,但我不认识他,可能近几天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第二天大字标题是,刘震云拒绝王家卫。”说完,刘震云满脸微笑地说:“最会写小说的人在中国新闻界,最腹黑的段子手在中国新闻界。”(文/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