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皮凯蒂新书被指倒退20年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15-08-05 10:13:53

2014年,在全世界最出风头的知识分子无疑是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他的学术著作《21世纪资本论》居然也成了畅销书。皮凯蒂热也一直持续至今。


  2014年,在全世界最出风头的知识分子无疑是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他的学术著作《21世纪资本论》居然也成了畅销书。皮凯蒂热也一直持续至今。
 
  《21世纪资本论》英文版出版时,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曾在《纽约时报》连发三篇评论,盛赞它是“本年度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甚或将是这个10年最重要的一本书”。克鲁格曼是“皮凯蒂热”的最重要推手。
 
  但这并不代表克鲁格曼会毫无保留地支持这个法国人,8月3日,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皮凯蒂《不平等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Inequality)英文版,这是一本导读性质的经济学著作。克鲁格曼却在《纽约时报》发文痛批,称其数据陈旧,观点倒退,“完全不是人们期待的样子”。
 
  皮凯蒂新书《不平等经济学》
 
  据出版社介绍,这本《不平等经济学》是法国学生和一般读者了解经济不平等的指南书,几经修订和更正。该书重在基本概念和事实背景的介绍,皮凯蒂在书中解释了不平等如何发展和经济学家如何衡量不平等,探索了收入差异和资本所有权,探讨了各种缩减这些差异的政策。
 
  此外,皮凯蒂还介绍了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关系、不同税收系统的影响、“历史时间”和“政治时间”的区别、教育和技术变革的影响、资本市场的本质、工会的作用,以及追求效率和追求公平之间的紧张关系。
 
  就内容和深度来看,《不平等经济学》更像是一本经济学入门书,这让抱以期待的克鲁格曼大失所望。显然,他更希望这本书是延续了《21世纪资本论》的深度和话题的新颖度,哪怕是对上一本著作的观点作进一步阐释也好。
 
  克鲁格曼写道,“去年,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引起巨大轰动。该书不仅将不平等这一惊人的事实呈现给广大读者,更指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观点:我们正在重建‘世袭资本主义’即社会被继承财富的寡头控制。《21世纪资本论》是一本有力的、文字优美的书,同时也很大很厚。有理由相信,很多人买了这本书,读完的却少之又少。所以,如果能将这样一本杰作的精华内容进行浓缩,出一本短小精悍的阐释性小读本,将会对理解这本书大有助益。”
 
  “很不幸,《不平等经济学》并没有提供这样的内容。”
 
  如果仅仅是没有达到解释或补充上一本书内容的目的,恐怕克鲁格曼不至于发文批评。更重要的是,在他看来,这本书的观点和材料几乎停留在20年前,不仅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
 
  “请恕我直言:我不知道怎么会决定以目前的形式出版这本皮凯蒂的‘新’书,但它完全不是人们期待的样子。相反,这本书只是把1997年、皮凯蒂20多岁时出版的首部作品稍微修改了一下。”
 
  克鲁格曼写道,“我说的‘稍微修改’,是指改动真的非常微小。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连数据表都没有更新,大多数信息都是1995年以前的。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基本论点也没有跟上皮凯蒂后来的学识,更比不上他和伊曼纽尔·赛斯合著的论文(《美国的收入不平等,1901~1998》)。皮凯蒂在给读者的一封信中写道,‘这本书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过去15年关于不平等的历史动态的国际研究成果。’”
 
  克鲁格曼总结,“所以我们得到一个清晰的声明,这本书关于不平等的理解几乎停留在20年前,几乎没有增加任何后续研究或者现实世界的发展等内容。”
 
  克鲁格曼举了书中的几处例子。“例如,这本书谈及世袭资本主义,皮凯蒂将其作为未来社会状态的争论中心。这本书宣称,累进税制‘似乎已经阻止人类回到19世纪的食利者社会’。这是20年前的防守型立场。但是,《21世纪资本论》最重要的贡献是,它精确地指出税后利润占国民收入比例的逐渐提高,确实让我们正在退回到食利者社会,富人靠继承财富过活。”
 
  “又比如,书中讨论了不断加剧的工资不平等。1990年代,关于这个问题的专业分析主要被‘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所主导,这一理论断言,信息技术正在提高高素质工人的相对需求。在这本书中,皮凯蒂温和地批判了这一学说,并最终断言“这一理论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工资不平等加剧的原因。”读者们不会知道,现代研究者已经几乎全盘否定这一理论,部分原因是它与2000年以来的实际情况不符,比如大学毕业人口的收入停滞不前。
 
  “皮凯蒂写这本书以来,不平等研究的趋势不再强调需求和供给,反而更关注特权和权力,这些因素在《不平等经济学》中没有被忽略。此外,这本书还很好地讨论了限制不平等的工会的角色,以及它是如何有助于解释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分歧。但是读者们阅读之后,可能会太过相信书中的观点——强调市场看不见的手,忽视了强大的权力机构看得见的作用。”
 
  “很抱歉,对于经济思想界一个如此重要人物的著作,我给了如此负面的评价。但是将这样一本年轻时的稚嫩之作当成最新研究成果来出版,确实会误导读者。我将与作者本人商榷。”

最新热点

更多

错版币水印头像倒印:有人出价百万收购

100元人民币的水印头像居然是倒着的,但它有各种防伪...[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游客折断千年梅树树枝被罚3万元(图)

5月29日,琅琊山上一件“镇山之宝”——欧阳...[详细]

养老金投资办法公开征言 专家:6000亿资金有望入市

◎每经记者 李彪  6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详细]

对西方艺术品一掷千金的时候 中国富豪在想什么

同一场拍卖会,以1 27亿美元拍下莫奈作品《...[详细]

断臂维纳斯并非女神而是妓女

断臂维纳斯并非女神而是妓女台媒称,1820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