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风筝》:飞向爱情与和平
来源:
时间:2015-08-07 09:52:42
7月23日、24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山东青年艺术团在山东剧院奉上舞剧《风筝》,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7月23日、24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山东青年艺术团在山东剧院奉上舞剧《风筝》,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凄美的故事、优雅的舞蹈、特色的音乐、精心的舞美,这一切在现场观众的目不转睛与阵阵掌声中进行着。不难看出,《风筝》深深牵住了他们的心。
舞蹈界的大腕肖苏华、江东等到场观剧,看后,他们都对该剧给出了较高评价。江东说,一个院校能拿出这样一台大型舞剧,难能可贵,颇具潜力。
“该剧有一个较好的底子,角度选得不错。”这是舞界元老肖苏华给予的肯定。的确,作为一部抗战题材的舞台艺术作品,舞剧《风筝》视角独特,没有直接描绘战争残酷的情节,没有双方军人交战的战斗场面,而是通过剧中中国姑娘杨春燕与日本青年上川浪漫而凄惨的生死恋,清晰地展现出了日本侵华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
作品采用了倒叙手法。一开场,暗黄的灯光、发旧的木门、漂亮的风筝、柔美的音乐以及老年杨春燕那深情的独舞,都诉说着充满回忆的过去,让人立即进入舞剧的情景。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山东潍县杨家埠,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集市上,上川与春燕第一次相遇,便“英雄救美”。清明踏青,上川再次遇见春燕,两人一同游玩,互生好感。可惜,再美好的感情也经不住战争的摧残。日本准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上川与春燕的恋爱遭到身边人的强烈反对。一方面,上川的老师要求他回日本,上川不肯;一方面,春燕的父亲杨万顺不允许春燕与上川恋爱,命她嫁给大师兄杨德庆。大婚当日,侵华日军的飞机轰炸了杨家埠,将杨家大宅化为一片火海。上川冲入火中,救出春燕,自己却与杨万顺、杨德庆及众乡亲被坍塌的房屋掩埋。
精彩的故事要靠同样精彩的角色来表现。这一点上,《风筝》用心良苦。剧中每个人物各有看点,尤其是3个日本人的设计寓意深刻:上川的同学粗俗、下流,在集市上调戏春燕。上川的老师冷血、残暴,视不肯回国的上川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叛徒,伙同自己的其他学生将上川揍得奄奄一息。三人之中,仅有上川天性善良,喜欢中国,尊重中国人。可惜,这唯一的好人却在战争中被自己人投下的炸弹炸死。这样的人物设计表明了该剧的态度和立场:日本侵华战争泯灭人性、扼杀生灵、灭绝希望,让观众在震撼中,更加珍惜当前和平的环境,也更加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作为带有强烈爱国情怀的民族舞剧,它的舞蹈语言的确立与定位至关重要。总导演傅小青对此认识清楚、胸有成竹。“剧中男女主人公分别是中日两国的青年,对于他们的舞蹈设计,我依据其不同的身份,编创出各具民族特点的动作,但所有设计与表演都要服务于情感发展的需要,而不会拘泥于民间舞还是当代舞,抑或其他。其他演员的舞蹈设计与表演,也是如此。”
依照此思路,不难看出,傅小青用山东三大秧歌,即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构成了《风筝》最浓重的“山东印记”,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使舞蹈语言既有民间舞蹈的神韵,又有现代舞蹈的气息,大大增强了舞蹈的感染力。
舞剧中的女子群舞尤其耐看,诙谐的肢体动作、巧妙的舞台调度,一同将春燕与伙伴游春的喜悦、将山东姑娘的绰约风姿、将祖国的大好山河展现得一览无余。当这样的美好被日军侵华战争所摧毁,一种巨大的力量从观众心中升腾,黎民百姓家破人亡、祖国河山支离破碎,是可忍孰不可忍!
服装、舞美、道具的精心设计也为该剧增添色彩。《风筝》的气质正如山东姑娘一样落落大方,清新质朴。淡雅,成了剧中人物服装的基调,并赋予人物和故事文化感、历史感。舞美的设计也恰到好处。在服务于人物塑造、情感发展、主题呈现的前提之下,该剧将大量山东民俗风情通过“大集”“踏青”“拜师”“婚礼”等大场面加以展现。如“大集”一幕,“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剧情的需要下一一呈现,琳琅、热闹。“虽然我们不是在搞一场民俗展演,但在所有场景的设置都十分尊重传统。”傅小青表示。
剧中最重要的道具——一只“比翼燕”风筝,潍坊风筝中最经典的传统形象之一,贯穿舞剧始终,既是剧中上川和春燕的定情物,也是将战争与和平联系起来的线索。“我们赋予它本剧最重要的象征意义:它在战火中坠落,在和平的阳光下高扬云天。”傅小青说。
诚然,正如各位专家所说,《风筝》基础好,有待主创团队用心修改、磨砺,倘若能够进一步加强故事逻辑、突出矛盾冲突,在人物情感方面再雕琢,定会让它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