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画皮》上海首演
来源:新华娱乐
时间:2015-10-08 11:58:14
“明明妖也,而以为美;明明忠也,而以为妄。”作为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最为著名的一篇,《画皮》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
“明明妖也,而以为美;明明忠也,而以为妄。”作为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最为著名的一篇,《画皮》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而如今,这个充满了深刻寓意的故事,即将被搬上舞蹈舞台。曾在多部舞剧中惊艳众人的舞者杨海龙,此度华丽转身为导演,领衔一套全男班阵容,演绎不一样的《画皮》故事。作为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委约作品,舞剧《画皮》将于10月17、18日在上海马兰花剧院首演。10月30日、31日,这部解构文学经典、体现传统东方审美趣味的舞剧将作为金秋演出季优秀展演作品,登陆北京解放军歌剧院。
简而易懂 现代解构
心之二元,善恶同体
《画皮》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出自小说集《聊斋志异》的第一卷40回。《画皮》讲述了发生在太原王生、夫人陈氏、无名美女间的一段传奇故事。王生路遇美女,将其收留。谁知美女实为披着画皮的厉鬼,将王生开膛剖心。救夫心切的妻子陈氏在道士的指点下找到一名乞丐,忍受食痰之辱,最终咳吐出丈夫的心,王生因而得救。蒲松龄在最后陈词点评到:“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为妄。”
《画皮》原文不足两千字,却因奇幻的故事、精巧的解构、深长的寓意,广为流传,亦几度被改编成其他艺术形式。小人书《画皮》曾经是几代人的童年回忆。1966年,香港电影导演鲍方与著名影星朱虹首度将这一志怪故事搬上银幕。2005年,导演陈嘉上在电影《画皮》中对故事进行了大幅改写,由陈坤、赵薇、周迅分别对应夫、妻与妖的角色。
此次杨海龙将蒲松龄笔下的志怪故事搬上舞蹈舞台,除了看中《画皮》的故事性和思想性,更看中《画皮》故事中天然的画面感。《聊斋志异》采用了“简而易懂”的叙事结构。比起影视剧作品,蒲松龄的叙事特点,与舞蹈这种重画面、轻语言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天然的契合。在前期筹备时,杨海龙特别重温了小人书版《画皮》,更坚定了以画面带动故事、进而勾勒人物关系的表现手法。
为舞剧《画皮》进行改编的是与杨海龙多次合作的编剧刘希彦。他认为,蒲松龄虽然落笔于人鬼之间,讲述的却是普遍的人性。《画皮》中除了有表里之辨、善恶之辨,也关乎家庭、爱情、欲望。蒲松龄文末的警世之语中,更有近似禅宗机锋的深刻意涵。因而刘希彦从更形而上的角度出发,以“解机锋”的形式诠释文本,从前所未有的角度对人们熟知的《画皮》故事进行了全新解读。心之二元,善恶同体,这是人类之困境,也是宗教要解决的问题,更是舞剧《画皮》的切入点。
舞剧《画皮》中,身披美人画皮的厉鬼和妻子陈氏合二为一,并以同一个男演员饰演。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人鬼争斗,而是一个女人突破了内心禁锢,在欲望中的挣扎和反抗。厉鬼自陈氏心中所化生,陈氏一念猜忌,心中便化出厉鬼纠缠丈夫;陈氏一念善悔,亦能将丈夫起死回生。绘出的美人皮,是每个人心中都潜藏着的“恶”。厉鬼和贤妻之辨,是类似庄周梦蝶的建构,传递出独特的东方审美趣味。
全男班阵容 多元表达语汇
极简主义呈现东方意境
此次舞剧《画皮》由五名男舞者组成的“全男班”阵容出演。“全男班”传统在中外戏剧历史上都曾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戏剧多由“全男班”出演,中国传统京剧也多以男旦饰演女性角色。而在日本歌舞伎艺术中,女形更是重要的表演形式,由男性扮演的女性人物形象,更能彰显角色独特的异性魅力,带给人超脱现实的美感。
此次剧中妻子陈氏和美人画皮两个角色,均由舞者杨海龙本人饰演。在赵梁的《幻茶谜经》中,杨海龙曾经反串饰演“茶幻”,将唐朝女子的高贵大气、内热外敛演绎得入木三分。他特别感激赵梁开启了自己的表演方式。而此次在自己的舞作中再度诠释女性角色,杨海龙在现代舞根基上,又加以借鉴创新,融汇了不同表演方式、多元化的身体语言。
舞剧《画皮》的其他四位舞者均是与杨海龙多次合作的新生代演员,他们各自不同的身份、表演背景也给这出舞剧带来新鲜的元素。王生的扮演者张超是一名京剧武生演员。在塑造王生这一人物形象时,他将传统的表演身段与现代舞结合,打造出独特的肢体语汇。舞者宋玉龙和牛俊杰分别饰演“魔”和“欲”,这是舞剧中原创的两个角色,因而更具挑战和表现空间。在舞剧中具有穿针引线作用的道士一角,由年轻舞者姜巍饰演。对中国传统书法、篆刻文化一直颇有研究的他,将空灵的意蕴融入角色。
整出舞剧抽离时代,舞台、服装、视觉皆以极简主义风格为主导,呈现出区别于传统古典形象,却又带有东方气质意境的氛围。画皮美人的妆容借鉴了日本歌舞伎女形表演。浓重的白色妆面与充满诡谲之美的《画皮》故事产生了共鸣和契合。其指代的“二重身”形式,亦指向内心中被压抑的另一个自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舞剧为王生、陈氏、画皮三人分别设计了标志性道具。王生以玉箫为凭,陈氏提灯笼起舞,而画皮美人则以一袭手绢加以区分。简洁鲜明的道具设计与极简主义的舞台服装相互融合,赋予整出舞剧新颖的视觉形象,和无尽的想像空间。杨海龙表示,希望以现代舞为根基,用现代人眼光解读人性、用当代视角表达中国玄幻故事,在表达古典文学婉约和凄美的同时,传递当代的审美和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