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政企联动 以戏剧传承非遗
来源:
时间:2015-02-27 09:58:12
浙江省常山县通过政府文化部门与民营文化企业浙江泓影·常山越剧团联袂合作,利用本地优秀非遗项目(民间文学)资源。
在非遗保护传承困难重重、文艺精品创作举步维艰、民营剧团面临市场挑战的今天,浙江省常山县通过政府文化部门与民营文化企业浙江泓影·常山越剧团联袂合作,利用本地优秀非遗项目(民间文学)资源,以民营文化企业为主体,按照专业化剧团运行方式,两年编排两部大型原创越剧,走出了一条非遗保护、文艺创作和剧团升级三者间互动发展、良性循环的道路。
解散27年后重新聚首
“衢州没有越剧团,我们这些越剧戏迷们难得看上一场越剧大戏。这下好了,常山新建的越剧团把戏送到衢州,我们有戏看喽!”1月14日晚,由民营文化企业浙江泓影·常山越剧团投资创作、编排的越剧《琼奴与苕郞》在衢州学院首场演出,家住衢州钟楼底的67岁徐大妈激动地说。
徐大妈说的常山新建的越剧团,其前身是被誉为“浙西越剧小百花”的常山县越剧团。
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常山县越剧团,当时以演出现代越剧而享誉全省,尤以花旦实力雄厚而著称。花旦梁燕燕、赵碧云、吕金枝曾是浙江越剧界的知名演员。剧团先后招收了9批学员达百余人,演出大中型剧目近百个、小戏60多个,现代戏占1/3以上。1985年在杭州演出《吃醋封相》7场,引起轰动。
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视节目、歌舞等文娱形式的盛行,剧团演出上座率日趋下降、收支失衡,终难抵御时代大潮的冲击。1987年,常山县越剧团宣告解散。
2012年,根据常山县第四批非遗项目、明代常山籍清官樊莹的历史故事《樊尚书传说》,原常山县越剧团87岁的老艺术家叶文华,应邀编写了越剧剧本《清简樊莹》。当时发出邀请的常山县文广新局和何家乡党委政府的初衷,是为了尝试“以戏剧传承非遗”和宣传弘扬家乡历史名人的优良品质。剧本编成后,两个单位先是找了一家外来民营越剧团进行排演,一批常山县越剧团改制解散后的演职人员看了演出后感叹:“内容很感人,这么好的戏如能由常山县越剧团的原班人马演就更好了!”
从小热爱越剧的金雄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志胜得知后立刻付诸行动, 用200万元买下常山一个山庄的经营权供演员排演、居住,花30多万元将山庄的歌厅改成排演厅,花70多万元购置服装、道具、音响、乐器。原常山县越剧团的人马被重新召集回来。“有人还为此辞了职。”周志胜回忆,这个因为一部戏重聚的集体,成功演出了《清简樊莹》。等到戏演完,大家却哭了,大伙儿对下一步怎么办感到茫然。“这个团不能解散,只要我有能力,就把这个团好好办下去。”
2013年,周志胜成立了浙江泓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浙江泓影·常山越剧团也就此组建。“办企业的时候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如今,我应回报社会。”他说,“把钱花在振兴文化事业上面,我觉得很有意义。”
非遗项目与戏剧不断结缘
《清简樊莹》的成功演出,也坚定了常山县文广新局“以戏剧传承非遗”的决心和信心。于是把常山的另一部优秀民间文学《琼奴与苕郎》编排成越剧,很快成为常山县文广新局和浙江泓影·常山越剧团的共同行动。
《琼奴与苕郎》讲述的是宋代民间少女王琼奴与徐苕郎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2014年6月被浙江省政府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编成的越剧渗入了大量三衢地域元素,融合了常山民俗风情,故事凄美绝伦,被誉为常山版的《梁祝》。
王琼奴与徐苕郎的爱情故事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还被历代文人青睐和近代戏曲家改编并搬上了舞台。明代李昌祺的《剪灯余话》、周复俊的《泾林杂记》、冯梦龙的《情史类略》,清代靓芬女士的《女聊斋志异》等古典小说,都较详细地讲述了王琼奴和徐苕郎的爱情传说。20世纪20年代初,川剧名家尹昌龄以王琼奴的传说为蓝本编排的大型川剧《离燕哀》,成为近代川剧三大名剧之一。
近年来,常山县在推进非遗保护工作中,已把省级非遗项目“琼奴与苕郎”编撰成小说、连环画以及编排成歌曲、舞蹈等来进行保护、传承。“以戏剧传承非遗,是对本地优秀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的上好方式,是推进本土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的极佳形式,也是发展常山戏剧事业的重要举措。”常山县文广新局局长毕建国说。
“目前,随着新兴媒体的普及,王琼奴与徐苕郎的爱情故事在当代年轻人中已少有流传,了解故事内容的仅为一些老年人,处于濒危境地,急需加强项目保护与传承。”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专家祝汉明说,“戏剧等方式是丰富民间故事传承传播的有效途径。”
而此前,大型原创越剧《清简樊莹》在当地开展“廉政文化进礼堂”巡回演出、送戏下乡演出已达60余场,还参加了浙江省第十二届戏剧节比赛和第三届中国越剧节演出,收获良好反响。
探索“差异化市场模式”
《琼奴与苕郎》的首演很成功,观众雷鸣般的掌声让周志胜感到非常满足。但是,在目前戏曲市场相对疲软的境况下,一个民营剧团的维持和发展又是何等艰难。
“朋友们都说我太傻了,好好的干吗去弄个越剧团?又不赚钱还要花费那么多精力。” 周志胜说,“但是我办这个团的初衷就不是为了赚钱,我只是想把更多的快乐、更多的文化产品传递下去。”
剧团成立一年多来,周志胜已明显感觉到民营剧团相比国有院团更具有拼搏精神。“我们每年都要排一部原创大戏,目前,已经上演了《清简樊莹》、《琼奴与苕郎》两部大戏,效率之高在很多院团都是不多见的。” 周志胜介绍,浙江泓影·常山越剧团运用了民营企业的管理体制,高效快捷,程序简单,节省很多时间和资金。“一部戏说排就排,效率上去了,成本就能降下来。我们走的是‘差异化市场模式’,我们排别人没有的戏,在市场上就更有竞争力。”
工作效率上,比如有部戏买不到合适的道具,就自己做,上午开始做,晚上就完工了。人手不足的时候,周志胜自己还兼灯光管理、调音师。“能者多劳,谁有空谁就上。”而在剧目制作上,周志胜走的则是民营剧团专业化和精品化路子。“编剧、作曲和导演,都邀请国家一级的,音响设备、器乐、服装,也都用最好的。观众的评价是最好的检验标准,看过《清简樊莹》的观众们评价都非常高,这就是我们抓品质的结果。”
“只要剧目好,市场无处不在。”在浙江这片民营经济发达的土地上,周志胜认为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作为浙江的一大剧种,农村50岁以上的人是越剧最主要的受众群,特别是在多年没有越剧唱响的浙西。“很多老板给我打电话,只要你们演得好、是我们没有看过的新剧目,价格不是问题。”
截至目前,周志胜为浙江泓影·常山越剧团的投资已达500多万元。现在剧团除了靠自己的商业演出获得收益外,还获得了政府多项扶持,在文化惠民演出中送戏下乡。“按这样的路子走,我想明年剧团就能够做到养活自己了。” 周志胜说,“企业投入一部分,政府部门支持一部分,剧团自身再盈利一部分,这样就可以健康地发展下去。”
另外,浙江泓影·常山越剧团已成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生的实习基地。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精心培育,浙江泓影·常山越剧团现已拥有演职人员70多人,10多部大戏,20多部折子戏,其中充满常山文化元素的原创大戏有3部。“接下来,我们将以专业的演出水准走向市场,我们还想到国家大剧院去演出。”面对前面的路,周志胜充满着信心。
多措并举 助推民营剧团发展
“我们这些越剧迷总算是有根据地了!”40岁的常山铁杆戏迷陈波是当地一家企业的员工,每周五晚上,他都会和一些戏迷朋友一起来到“常山艺苑”周末越剧免费专场看戏。“刮风下雨雷打不动。”陈波笑呵呵地说,“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水准较高的免费越剧演出,对戏迷来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常山艺苑”周末越剧免费专场由常山县委宣传部、常山县文广新局、浙江泓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常山县文广新局与浙江泓影·常山越剧团签订了3年合作协议,从2014年5月开始,每周周末至少举办一场越剧免费专场演出,全年演出50场以上,给予每场6000元的经费补助,合计每年补助30万元。
“常山县是浙江省25个欠发达地区之一,这几年经济开始有所好转,相关部门一直在思考如何组建一个剧团,是否可以由民营资本承担部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周总的这种做法值得推广,为探索文化合作新模式做出了有益尝试。”毕建国说,“对于泓影文化企业的成长,常山县政府文化部门一直给予极大的关心支持。先后采取多项扶持措施,有效助推了浙江泓影·常山越剧团的滚动发展。”
如以政府采购形式,向泓影常山越剧团采购送戏下乡活动。每年春节前后采购戏剧(折子戏)下乡45场,按每场补助1000元的标准,全年补助4.5万元。
以政企合作为模式,联动创作文艺精品大戏。由浙江泓影·常山越剧团每年编排一部原创大戏,由常山县文化部门给予业务辅导、工作协作、作品审核,并与之签订合同,每完成一个项目任务,给予补助30万元,以推进文艺作品创作创新。以开展县域大型文化活动和县外“文化走亲”为载体,不定期向浙江泓影·常山越剧团采购文艺表演节目。2014年,曾向泓影剧团采购了《清简樊莹》剧目到东阳横店影视城、遂昌县等开展“文化走亲”活动;在国庆“七天乐”文化活动、原创歌曲演唱会等文化活动中向其采购部分文艺表演节目。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开展戏剧进农村文化礼堂。全县14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分别安排3场演出,共演出42场,由县乡两级补助浙江泓影·常山越剧团每场6000元,合计补助25.2万元。按照常山县人民政府于2012年制定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文化常山建设的若干政策》,对浙江泓影·常山越剧团在器材购置、文艺创作、经典展演、创先争优等方面给予补助和奖励。
“常山的建团现象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剧团的运行方式和与政府的联动方式,对全省民营剧团未来的走向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思考。”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所长朱为总说。浙江著名越剧专家、国家一级编剧包朝赞则表示:“常山政府部门如此关心支持浙江泓影·常山越剧团,让戏剧传承非遗,此等做法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