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戏剧:打造国粹新经典
来源:
时间:2015-04-16 11:48:28
今年是徽班进京225周年,4月10日至5月16日,安徽省近年来新创作的7台剧目将陆续登上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长安大戏院、天桥剧场的舞台。
今年是徽班进京225周年,4月10日至5月16日,安徽省近年来新创作的7台剧目将陆续登上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长安大戏院、天桥剧场的舞台。此次“安徽新创精品剧目晋京展演”不仅展现了安徽本土文化特色,还通过创新实践,为徽剧注入新活力。
题材多样的“徽文艺”
据主办方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的介绍,此次展演的演出种类涵盖黄梅戏、徽剧、舞剧、话剧,目的是展现安徽多类型的艺术创作手法。
参与展演的7台剧目中,安徽省徽京剧院今年进京演出的徽剧《徽班进京》再现了225年前徽班进京的过程,记录国粹“京剧”诞生的故事。
清代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民间性的徽班以吸收包括汉调、昆腔等各种声腔之长,经一百余年的发展,促进了京剧的诞生,带动了整个中国戏曲的发展。
据悉,安徽省徽京剧院在创作该剧时,如《三国演义》创作以《三国志》为参照那样,虚构了徽戏《徽班进京》传奇性故事的剧本,使粗犷强烈的徽传统程式表演风格,在新的历史时期,得以继续发展,更精彩地去演绎故事,充分发挥徽戏寓教于乐的作用。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徽州地区的一句俗语,生动展示了安徽历史上的从商风气。话剧《徽商传奇》讲述了“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的徽商传奇,也折射出徽商的艰辛生活。
此次展演的戏剧不仅有“徽文艺”主题创作,还有很多新的题材尝试。大型黄梅戏舞台剧《半个月亮》将故事背景发生设定在抗日战争时期,该剧把笔触深入到抗争者和侵略者的情感领域,通过道义较量和灵魂博弈来剖析战争的性质,反思战争的灾难。
《半个月亮》让人物形象偏离枪声大作、炮火连天的场面,在战争所关联的情感漩涡中接受冲刷和涤荡,接受挤压和拷问,可以爆发出讴歌抗争者、控诉侵略者的强大精神动力。
该剧一经上映就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它曾在2013年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编剧奖”“优秀表演奖”、上海“白玉兰”奖。
此次展演中还有展现浓郁安徽地域特色、运用独特舞蹈语汇的《徽班》,有再现三国赤壁英雄美女可歌可泣故事的新编黄梅戏《小乔初嫁》,还有讲述关汉卿一生坎坷的黄梅戏《寂寞汉卿》等。
徽派戏剧:打造国粹新经典
《惊魂记》在继承古老徽剧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以虚拟、写意的形式表现莎士比亚经典名剧。为让《麦克白》的故事和徽剧更好的融合,该剧把故事背景“移植”到我国春秋时期,演绎了一位英雄人物子胤面对权欲的诱惑,最终走上了自我毁灭之路的故事。
据了解,莎士比亚名著《麦克白》作为经典剧目,曾被改编为“昆曲版”、“话剧版”、“越剧版”等,但改编为“徽剧版”尚属首次。
“徽剧版”的《惊魂记》遵循传统精神但不拘泥于传统规程来制作,音乐唱腔以“皮簧”为主,夹杂着“徽拨”,再用青阳腔点缀,并撷取了话剧、舞剧、雕塑等各种艺术表现手法作为补充。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季国平曾表示,他非常看重《惊魂记》,是因为它在创作过程中坚持了中国戏曲以及徽剧自身最核心的东西——本体和精神。他认为,这个戏让人惊喜,中国戏曲在当下和今后的发展,一定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发展。
青年英才担当重任
此次演出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后起之秀、青年英才”担任主角,许多近年来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演员“中流砥柱”。如《小乔初嫁》的主角梅院军、何云,《徽商传奇》男女主角刘建福、李青临,《半个月亮》主演王琴,徽剧《惊魂记》主演汪育殊等。
事实上,近年来戏曲市场较为落寞,很多青年演员难以成名。有专家指出,这种“冒头难”的问题首先是由于戏曲市场萎缩,演出机会少,加之有体制保障,即使戏少也饿不死,这就导致了一些演员的惰性产生。
安徽省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展演合肥、北京两地“联动”,活动规格之高、参演人次人数之多、演出时间之长均为历年少有,这将为青年文艺工作者提供宝贵的锻炼机会,而他们也成为了此次展演中“文艺皖军”的主力。安徽演艺集团、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等参演单位表示,他们将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全力投入表演和完美呈现,充分展现“文艺皖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以安徽省徽京剧院汪育殊为例,她是国家一级演员,徽剧小生演员。她2007年被授予安徽省“六个一批”优秀青年拔尖人才称号,2013年在中国第十一届戏剧节获得“个人最佳表演”奖。她在此次展演中的两部大戏《徽班进京》和《惊魂记》中均饰演主角,她扮相俊美,嗓音宽厚,大小嗓结合圆润自然。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半个月亮》由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文化体制改革后首次与安庆大家文化传播公司进行文企联姻合作出品。该剧的创作团队也汇聚了一批优秀文艺工作者,本剧由青年剧作家余青峰编剧,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执导,徐志远作曲,舞美刘科栋等国内一线演艺力量倾情打造,开创了黄梅戏的舞台剧新形式。
除此以外,安徽省及时调整战略,逐步实现了“动态管理、滚动开发、递次推进、持续打造”的良性循环,让青年演员和其他文艺工作者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黄梅戏《半个月亮》正是安徽省文艺体制创新探索的优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