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伏魔》:魔幻类型片的原创之路才刚刚开始
来源:
时间:2015-03-02 10:18:17
从十四年前的《指环王》系列到后来的《霍比特人》系列,魔幻电影的类型魔力令全世界兴奋不已。
作者:尹鸿
从十四年前的《指环王》系列到后来的《霍比特人》系列,魔幻电影的类型魔力令全世界兴奋不已。完整的假定世界,神奇的空间想象,自由的人物设计和奇特的命运冲突,使这类电影成为青少年观众沉浸其中的独特天地,与各种3D网络游戏共同创造了一种虚拟极致的人生体验,从而成为全球青少年最喜爱的一种叙事形态。近年来,中国电影界一直也在呼唤国产魔幻类型片早日出现。但一方面受到制作资金、制作能力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到文化传统、美学习惯的制约,《画皮》《龙门飞甲》等武打动作片虽然已经有了明显的魔幻色彩,但真正的魔幻类型电影却一直是国产电影中的稀缺类型。
近些年,国产片往往通过一些“接地气”的中小成本的“喜剧+爱情”的情节剧影片支撑着市场,但每当遭遇《变形金刚》《复仇者联盟》《霍比特人》这类科幻或者魔幻类好莱坞类型大片冲击的时候,国产电影的竞争劣势就会凸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需要原创的魔幻类电影,既是中国电影产业持续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同时也是向青少年观众传播东方世界观、价值观、美学观的需要。
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国产魔幻片《钟馗伏魔:雪妖魔灵》的出现,体现了其不可替代的类型价值。这部影片不仅制作上基本达到了国内电影的最高特技水准,特别是某些运动3D外景的表现,空间的奇观与3D的层次都体现出奇观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这部影片还提供了完整的世界观和人物谱系的设定,搭建了相对体系的魔幻类型电影的整体框架,这对国产魔幻电影来说,更是难得的一大收获。
影片中的故事背景在唐代,主要人物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捉鬼英雄钟馗。其天界、魔界、人界的“三界”假设,既与人间、天堂、地狱的基督教和佛教世界观相通,也与人间的上中下“三分”相关联。张道仙的仙中有魔,雪儿的魔中有仙,钟馗的亦人亦鬼,都暗含着对人性善恶的某种哲理透析。人鬼之恋、善恶之斗、胜败之争就有了一个完整的假定性世界作为舞台,故事展开具备了基本的世界观逻辑,为观众的想象和认同提供了整体参照。这应该说是本片最重要的创作亮点。
作为国产魔幻类型片的一种探索,这部影片在世界观设定、人物关系处理,甚至人物造型、空间造型等方面,似乎有意识地借鉴了众多“成功”的文本经验。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似仙似魔类的张道仙、像孙悟空一样摇身一变的钟馗等等,似乎都有“西游”故事的影子;钟馗与雪儿的人妖之恋分明有“聊斋”传奇的痕迹;钟馗黑中透红的造型和攀爬石岩的身手多少有“钢铁侠”、“蜘蛛侠”的神奇;至于雪儿那点化成冰的能力,更让不少观众吐槽为对“冰雪奇缘”的借用;还有钟馗被老百姓投掷石块的段落,颇像是“耶稣受难”的再现;那些妖魔鬼怪的造型则像是众多“魔兽”来临……所有这些与其他文学、电影、游戏文本的相似,无论有意无意,当然可以看着是创作者力图站在成功者肩膀上,提高创作起跑线的一种尝试。许多关于创新发展的研究都论证过,后发者最大的优势,往往就是可以少走弯路,在大胆借鉴、模仿的基础上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钟馗伏魔》这种“拿来主义”做法不必过多苛求。
其实,问题并非是不能模仿、借鉴,对于具有一定模式性的类型片来说,模仿、借鉴本身就是类型规律之一。问题在于,在模仿和借鉴基础上,创作是否能够融会贯通、自成一体。从这个角度看,《钟馗伏魔》的确拿来的东西更多,但消化得并不完全令人满意。天界人界魔界,无论从空间设定还是功能设定来看,似乎还缺乏逻辑严密的内在统一性;爱情故事与善恶故事之间的咬合也还不够充分;情节走向基本靠动作推动而很难通过人物内在情感带动……,这应该说多少影响到观众对影片故事的“投入程度”。观众有时对影片特技特效的苛求,更多地反映出观众对人物设定和命运的某种程度的疏离。
但无论如何,《钟馗伏魔》凭空建构了如此完整的一个魔幻世界,将东西方元素融合在一起,体现了有时虽然还不够统一但却高难度高标准的3D空间和3D动作的魅力,推出了钟馗这样一个既有历史影子又有魔幻想象的核心人物。这些可以说都是魔幻类型片的重要基础。虽然国产魔幻电影与好莱坞竞争,还有漫长的路途要走,但我们总是要出发、要起步。更何况,《钟馗伏魔》虽然因为有些制作和创作上的混杂带来的遗憾,但却奠定了一个不低的起点。相信会有更多的观众,会为这个行走在天界、魔界、人界的中国式“超级英雄”钟馗提供更多的建设性的想法,投入更多的情感,从而创造更动人的故事。奥巴马曾经回忆说,年幼时阅读《魔戒》和《霍比特人》时,感受到“它们不只是冒险故事,更教会我人们如何互动,以及人有善恶”。相信中国的魔幻类型电影将来也会带给青少年同样美好的体验和记忆。未来的暑期档,观众在一堆变形金刚、钢铁侠、蜘蛛侠、超人之外,或许还能看到一位钟馗大侠在那里呼风唤雨、降妖伏魔,为人们种下挥之难去的英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