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编剧呼吁为“IP热”降温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5-11-16 10:45:47
“IP热”是否表示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影视作品诞生?是否意味着中国影视业迎来再次繁荣?多名影视编剧近日在京探讨“IP热”现象。
新华网北京11月13日专电(李思思、任沁沁)随着互联网金融不断向影视业进军,大数据、大IP(知识产权)已然成为当下颇受关注的行业现象。“IP热”是否表示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影视作品诞生?是否意味着中国影视业迎来再次繁荣?多名影视编剧近日在京探讨“IP热”现象。
IP即知识产权。IP改编在影视行业其实早已有之,好莱坞每年都有大量经典漫画改编的电影登上银幕。一些卖座的原创作品也会接二连三推出续集、前传和外传。在中国,以文学作品、戏剧为蓝本的影视剧更是屡见不鲜,许多年轻观众都是看着根据金庸、古龙、琼瑶小说改编的影视剧长大的。
近年来,《盗墓笔记》《花千骨》《琅琊榜》等多部改编自网络文学的影视剧火爆荧屏,《同桌的你》《栀子花开》等歌曲也被改编为青春电影,甚至连《新华字典》和“俄罗斯方块”都被称作“热门影视IP”,一时间中国影视业中现象级IP作品层出不穷。
“当前IP改编的大热与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密切相关。”《新水浒传》《平凡的世界》等电视剧总编剧温豪杰说,最初由传统文学向人们传达审美价值,告诉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而当前,这一载体变成了网络文学。
操刀撰写过《鬼子来了》《三枪拍案惊奇》等电影的编剧史建全则认为,IP热产生的另一大原因是当前人们对商业利益的过度追求。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长时间专注于写作。因而不少创作者和投资方都选择直接对网络文学加以改造和炒作,经过商业化的包装后,以IP改编之名推向市场。”史建全说。
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低质量网络文学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甚至是网络游戏,在粉丝经济的带动下成为一个个生产周期短、作品质量低的流水线产品。
“因此,我们真正反对的,不是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和重现,而是打着IP的幌子用低质量的网络作品圈钱的行为。”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汪海林说。
“IP热使得许多优秀的原创本子拉不到投资、找不到人拍。”他认为,IP改编的热潮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原创剧本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这无疑会对中国影视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当“小鲜肉”席卷荧屏、当颜值取代了价值,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正在被人们忽视。
“网络的确为许多有才华的人提供了展示平台,但正是这种高度自由,使作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别了,温哥华》《我的青春谁做主》等作品的编剧高旋认为,未来中国影视业的发展,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职业编剧作为作品质量的保障。
日前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了文化建设的精品化方向,而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影视作品的审查力度。”中广国弘影视传媒公司总经理魏涛说,只有这样才能阻止“雷剧”和“神剧”的泛滥,从而杜绝唯票房、唯收视率、唯点击量的现象。
“作为职业编剧,我们一方面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去了解现在的观众喜欢看什么。”高旋认为,但更重要的是要坚守职业道德、坚持主流价值观,讲好故事,不断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