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被吐槽“糟蹋经典”
来源:
时间:2015-03-02 09:11:13
绵延的黄土高坡,窑洞、石磨、“批斗会”一下把观众拉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浓郁的陕北味令观众重拾记忆。
绵延的黄土高坡,窑洞、石磨、“批斗会”一下把观众拉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浓郁的陕北味令观众重拾记忆。根据路遥名著《平凡的世界》改编的同名电视剧2月26日开播后,引发众多小说读者的高度关注。剧版《平凡的世界》还是当年那个味儿吗?
旁白撞音《舌尖》、演员选拔偶像化、陕北口音混乱,争议声随着该剧热播不断响起。路遥文学奖发起人高玉涛就站出来说:“如此糟蹋经典,希望路茗茗(路遥女儿)及时发出批评的声音!”对于外界质疑,导演毛卫宁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如果仅仅为了收视率不会选择拍此剧,希望经典能影响当下的年轻人。
观众反应
褒贬不一,有人吐糟“糟蹋经典”
电视剧与观众见面,让很多人再次回忆自己早年阅读《平凡的世界》的难忘情怀,也让不少读者再次缅怀起路遥这位英年早逝的作家。
有网友说:“刚看完两集电视剧版《平凡的世界》。让我想起了最初看这本书时跌宕起伏的心情。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他们的爱情曾让我哭得稀里哗啦,让人唏嘘不已。晓霞的死也让我久久难以释怀。”还有很多人在朋友圈说:“怀念路遥,决定重读《平凡的世界》!”
对电视剧开篇,媒体人马越川评价:“开篇不错,年代感很强,人物也很陕北化,这种语言久违了,路遥用血液在创作,画面和衣服过新,但已很难得。”网友“CC裙主”在微博上评价:“刘威等几个演技派老演员,还都操着一口方言,加分不少。”
在人们为孙少平、孙少安在荧屏上“活”起来感到激动之时,也有读者看出其中不少漏洞。路遥文学奖发起人高玉涛就在其个人微信朋友圈上透露,他一直有关注这部《平凡的世界》电视剧。他连续发多条动态,转发多位陕北观众的吐槽。
他这样表达自己的观后感,“期待己久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今晚(2月26日)首播第一集即遭到路遥生前好友、许多陕北人等各界人士的吐槽,大家一致惋惜‘太失望、太可惜了!’如此糟蹋经典,希望路茗茗(路遥女儿)及时发出批评的声音!”
路遥生前好友、忠实追随者、作家航宇也指出:“最让人失望和无法理解的是语言关,演员一会儿说‘我’,一会儿说‘额’,甚至城里上学的人说‘额’,而农村人又一口一口地说‘我’。”也有书迷纠结,青春偶像派背离原著曾有的厚重,这会让原本已经蛰伏的世界更加模糊。
导演回应
“每一代翻拍肯定都不一样”
对于网友的吐槽,导演毛卫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了回应。
对于网友诟病的剧中大篇幅画外音撞音《舌尖上的中国》的质疑,毛卫宁认为旁白的使用很有必要,有助于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了解背景和风格,同时也在后面的讲述中起一个引导的作用,还有一个目的是想唤起一部分老观众对于当年听小说联播的回忆。
对于方言和普通话跳戏的质疑,毛卫宁的解释是“《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地域性特别强的作品,我们希望它有陕北的特点,但是如果特别纯正的陕北话观众可能会听不懂,因此我们试图创造一种具有陕北味道,但是又能让观众听懂的话。”
这部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选择佟丽娅和王雷等偶像明星来拉近和年轻人的距离,但这样的做法也令书迷纠结,怕破坏了原著的美感。对此,毛卫宁直言“每一代的作品翻拍,它一定是不一样的。”
关于很多人担心的收视率问题,毛卫宁也表现得颇为淡然,“如果仅仅为了收视率我不会选择去拍《平凡的世界》,这也是为什么20多年没有投资方愿意去拍这个名著的原因之一。对于这部巨著而言,被人永远铭记谈论,而不是被遗忘在某个角落,才是它应有的命运。”
【经典点拨】
《平凡的世界》
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娱乐短评】
阅读仍是最好的缅怀
对于很多文学读者来说,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在众多文学经典中,是情感尤为特殊的一部。其所引起的共鸣,已经不仅仅是文学的激动。根据这样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一定是会被格外“盯上”。固然,影视跟文学是两种艺术,改编者有自己重新诠释的自由。但是,陕北方言蹩脚生硬等有些硬伤,却是通过诚意和努力可以避免的。
其实,那些对《平凡的世界》烂熟于心、抱有浓烈情感的忠粉,嫌电视改编不够味道,完全可以重读经典,在文字中找会那种往日情怀。不管是小说也好,电视剧也好,大家能再次有机会,走近这部曾经激励过无数年轻人的小说,讨论这部小说的人物,也是对为这部作品呕心沥血、英年早逝的路遥最好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