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临泉民间艺术之奇葩
来源:营口日报
时间:2015-07-30 11:26:17
位于豫皖两省交界处的安徽省临泉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全国文化先进单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杂技)”“中国杂技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
泉 萍
位于豫皖两省交界处的安徽省临泉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全国文化先进单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杂技)”“中国杂技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临泉人民勤劳、智慧,创造出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其中民间杂技、马戏是绽放在这块沃土之上的一朵艺术奇葩。
临泉县的民间杂技历史久远,上世纪50年代初,临泉出土了一件西汉时期的陶戏楼,塑有杂伎俑,考古专家认为这一文物可佐证临泉杂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民间相传,明代中期出现 的“一撮毛”刀山班,在沈邱(今临泉县城)、杨桥、长官等集镇上演的“过河刀山”绝技,就是现代杂技“走钢丝”的前身。
临泉民间杂技艺术的代代相传,与民俗民风关系密切,也与各种文化形态的交流融合有关。临泉居民世代有尚武习技之风,又是各种文化交流之地。先秦之际,临泉是海岱、中原、淮夷文化的交流、碰撞区。秦汉以来,是东西、南北文化的杂融交流区域。在中原、江淮文化的双重熏陶下,有习技之风的临泉人创造出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杂技艺术,成为临泉灿烂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近年来,临泉民间杂技在良好发展的环境中迅速壮大,呈现出一个新的历史繁荣期。全县现在拥有各类杂技团队936个,杂技演员两万多人,遍及各个乡镇。临泉杂技形成了“新、奇、巧、险、美”的艺术特色,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娱乐性。临泉民间杂技有着明显的家庭传承谱系,如马术中的马上倒立、马上射箭等,还有原生态杂技节目《锅碗瓢勺交响曲》等来源于民间杂耍。节目多为家庭祖传、师父带徒等方法继承下来的,经过代代人口传心授发展起来的。
临泉民间杂技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临泉杂技马戏代表临泉民间艺术的品牌。临泉杂技表演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不论是在农村的田间地头,还是在全国的各大城市,都有它活动的范围。936个杂技团队,年创利润近5亿元。
近年临泉民间杂技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批高水平的杂技队伍正在茁壮成长。近年来临泉县政府加大对杂技事业的投入,杂技马戏团队像春笋般茁壮成长,队伍不断壮大,涌现了尹波、侯忠义、胡军、尹红、韦怀彪等新一批杂技传承人,出现了一批高水平的杂技团队。著名的迎仙马戏团、飞燕杂技团,美猴王等杂技团像矫健的领头雁,带动着全县杂技团队,常年流动在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及农村演出,展现临泉杂技的多彩风姿。目前,临泉有中国杂协会员15人,省杂协会员70人,市人大代表1人,县政协委员3人。杂技人的政治地位大大提升。他们一代一代的努力,创造了临泉杂技、马戏、魔术艺术的辉煌。
临泉杂技艺术在普及中得到提高,并日趋成熟和精湛。2008年尹燕春、韦惠惠参加首届安徽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优秀节目展演,分别获得“十佳演艺人才”奖,同年节目《力量组合》获“十大创新奖”。2009年至2013年在三届安徽省民间杂技艺术节比赛中,临泉杂技节目摘金夺银,共获金奖7个、银奖16个、铜奖22个。2012年至今杂技节目多次参加央视《出彩中国人》、《我要上春晚》、《欢乐中国节·春节》、《乡土》等栏目录制、现场直播;2012年7月临泉县杂技学校的10名杂技演员应邀到美国开展为期40天的文化交流演出活动;2012年尹波表演的魔术剧《魔爱》,荣获第三届长三角地区“金手杖奖”魔术大会舞台组金奖。
迎仙马戏团的团长侯德山、飞燕杂技团的团长尹燕春是临泉杂技马戏事业中的领军人物,他们各怀绝技。侯德山的独门绝技“喷火”,享誉大江南北,被誉为“火神”。率领团队参加了《红姑寨恩仇记》、《大相国寺》、《艺魂》等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尹燕春被公认为魔术大师,曾应邀为美国、法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的外宾演出及出国演出。《人民日报》、《安徽日报》、《杂技与魔术》等报纸杂志及中央、省、市、县30多家媒体报道演出盛况及发展态势。
2009年侯德山、尹燕春和神龙武校分别创办了两所杂技学校,各招收学员500多名,输送到各杂技团队300多人,有力改变了民间杂技后继乏人的状况。目前,全县有杂技学校四所。2011年至2015年神龙杂技学校的杂技演员100多人参加浙江横店电影拍摄,以其技术精湛享誉中外,这是对临泉杂技艺术的肯定,也是临泉县人民的荣耀。2009年至2015年5个杂技团被安徽文化厅命名为“百佳院团”和“十大名团”荣誉称号。
杂技带动临泉农民脱贫致富,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临泉杂技团队最早农忙务农、农闲演出,现已走上职业化的道路,占据安徽省民营表演团体的半壁江山,取得了年创利润5亿元的可观经济效益。韦寨镇韦小庄35户、200余口人,就组建了27个杂技团队,几乎达到一户一车一队。在本村建杂技广场、杂技楼、杂技馆,成为临泉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2014年被中杂协命名为“杂技专业村”荣誉称号。
为了给临泉民间杂技营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临泉县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制定了发展规划,其中有:县政府将杂技发展基金纳入财政预算,年投入100万元。为解决传承有人的问题,到2016年,在已有4所杂技学校的基础上增至6所,同时建设杂技传习基地、杂技演出广场。抓好全县6个杂技专业示范村的建设工作,每个杂技业示范村建一个杂技广场。继续做好承办两年一届全省民间杂技艺术节工作。建立奖励机制。对挖掘的优秀传统节目、创新节目,对荣获国际、国家及省以上大奖的团队及个人实施精神和物质奖励。
临泉杂技,将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