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城”建设热潮追踪
过去10年间,山东至少有4市(包括1个县级市)提出过建设“博物馆城”的规划或设想。
在日前公布的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获奖名单中,济南市文广新局报送的“省会济南百座博物馆建设工程”项目名列其中,这标志着济南的“博物馆城”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而在山东,提出“博物馆城”建设口号的并非仅有济南市一地。记者调查发现,过去10年间,山东至少有4市(包括1个县级市)提出过建设“博物馆城”的规划或设想。它们的出发点在哪里?实践中面临着怎样的困难?至今效果如何?记者进行了走访。
一轮高调的“博物馆城”建设热潮
济南的“博物馆城”建设肇始于2012年。当年济南市市长杨鲁豫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采取市场化办法,动员社会力量建设100座不同门类、各具特色的博物馆”。
随后,济南市文广新局等部门开始着手调研论证,并初步确定了建设目标,即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使济南人均拥有博物馆的数量跃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把济南建设成为“博物馆之城”。2013年至2015年,“百座博物馆建设”又连续被列入济南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当地“十二五”期间的重要文化工程。根据济南市文广新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济南已拥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民俗馆等180余座。2015年,《省会济南百座博物馆分布图》发布,并在济南各公共场所发放。
相比泉城济南,青岛的“博物馆城”规划开始得更早。2008年前后,青岛便研究编制了《青岛市博物馆城建设规划2008—2020》,提出到2020年,青岛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辟建各类博物馆80座左右,实现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全市博物馆总量和人均拥有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前列,逐渐实现“博物馆城”的发展目标。
此外,地处鲁西地区的聊城市及孔子故里曲阜市(县级市)也在“博物馆城”建设方面动作频频。2012年,聊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举办“我为聊城发展献计策”活动,《关于将聊城古城建成博物馆城的建议》荣获一等奖,如今这一设想正在实施中。2005年,曲阜市明故城博物馆城开馆。“中国状元文化博物馆”“海外中国文物回归博物馆”“孔子和圣贤雕塑博物馆”等10余家特色博物馆相继进驻。
“惠及本地、吸引游客”的愿景
在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赵迎芳看来,各地陆续兴起的“博物馆城”建设热潮,初衷大致有“两点”: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站点”,丰富本地民众的文化生活;作为旅游业的“景点”,向游客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
《关于将聊城古城建成博物馆城的建议》的提出者魏聊认为,建设“博物馆城”既能保护聊城的历史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事业,又能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聊城更富有内涵和吸引力。济南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市文物局局长于茸表示,“百座博物馆建设”工程提高了济南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率和展示率,提升了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增加了非国有博物馆或行业博物馆的公益性。
记者了解到,部分地区之所以选择“博物馆城”作为重大文化民生工程,背后折射出的是文博事业的吸引力在逐年增加。
根据山东省文物局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内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日益凸显。目前全省博物馆免费开放288家,比2010年增长127%,5年来免费接待观众约1.92亿人次,为“十一五”期间接待观众数的3.9倍。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必须由各级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分类指导举办博物馆,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于茸说,济南“百座博物馆建设”工程的可行性在于采取市场化运作,发挥市场作用,激发企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主体参与博物馆建设的积极性,优化配置各方文化资源,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繁荣背后的不均衡隐忧
在山东上述地区的“博物馆城”建设热潮中,建设模式可分两种: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建设,即兴建新的博物馆实体,搜集文物充实其中;另一种则是名义上建设,实为重新规划定位。
以济南市的“百座博物馆建设”工程为例,博物馆的馆舍建设多为因地制宜,陈列展览手法也比较简易朴实。由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济南充分利用古建筑、老民居、近现代优秀历史建筑、名人故居等,采取修缮保护、环境整治、修建展览馆舍等方式来打造博物馆,如老舍旧居、府学文庙等。
聊城市的“博物馆城”则借助当地古城建设,规划了一批反映当地历史民俗的展馆,如契约文化博物馆、老照片博物馆等。
“毋庸置疑的是,博物馆所展陈文物与当地历史紧密相连,同时又受财政投入、社会力量参与、人才队伍等因素制约。有的地方能建100座,有的地方连5座都没有。”赵迎芳说,“博物馆城”建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博资源分布的相对不均衡,这直接影响更高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也坦言,目前山东文物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发展质量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
赵迎芳认为,对于“博物馆城”建设,首先需要警惕的是展览主题同质化,其次需要进一步吸引社会力量加入,鼓励民办博物馆发展。她同时建议,可以加大地域间馆藏文物展交流的频次,互通有无,相互借鉴,让“博物馆城”在更广领域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