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369部大戏 山东舞台艺术创作硕果飘香
“十二五”这五年,被看成是山东舞台艺术创作生产繁花似锦硕果飘香的五年。
在山东省文化厅采访,谈及该省五年来的舞台艺术创作,获得了让记者兴奋不已的惊喜。
先来看看:中国第十届艺术节期间,现代吕剧《百姓书记》、京剧《瑞蚨祥》、舞剧《红高粱》收获了“文华大奖”,京剧《项羽》拿得“文华大奖特别奖”,10台剧目获“文华优秀剧目奖”,同时获得“文华奖”单项奖有33个之多,创我国历届艺术节一个省份参赛和获奖数量之最和山东获大奖数量、获奖总数之最。
这且不算。在此之后,吕剧《回家》荣获中国戏曲学会奖,舞剧《红高粱》等2个剧目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戏剧奖”,音乐会歌剧《赵氏孤儿》凭借其精彩的编排演绎摘得“第二届中国歌剧节剧目奖”。 吕剧《苦菜花》、舞剧《红高粱》入选文化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巡演”。 十艺节带来的舞台艺术创作在山东“后十艺”时期仍然热情不减,并以井喷之势令业界刮目。
“十二五”这五年,被看成是山东舞台艺术创作生产繁花似锦硕果飘香的五年。五年间,该省推出369部大戏,仅2015年就新创作和加工提高舞台剧目100余部,新创作剧目超过70%,创历史最好纪录。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基层院团也呈现出改革活力。2014年以来,该省57个县级剧团创作上演至少15台大戏,30个县级院团复排传统大戏,投入至少5000万元,占全省剧目创作投入的36%。吕剧《姊妹易嫁》、柳子戏《张飞闯辕门》、新创作剧本《严蕊》入选文化部“三个一批”创作扶持项目,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三个门类全覆盖的省份之一。
该省文化厅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五年来山东一批批优秀作品蓬勃涌现,实际上是该省对舞台艺术创作精准发力的结果。
政策上精准发力:“十二五”期间,山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山东艺术创作繁荣发展的意见》、《重点选题评选资助办法》等一批文件,形成了一条贯穿于选题立项、剧目加工、演出奖励、文艺评价、艺术人才培养诸方面的“金链条”。
机制上精准发力:在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地方戏振兴和京剧扶持工程、优秀保留剧目工程、舞台艺术英才培育工程,以及支持鼓励山东省优秀剧目、优秀人才参加国内外重大艺术比赛和评奖活动的激励政策方面给予积极扶持,极大调动了全省文艺院团开展艺术创作的积极性。
保障上精准发力:“十二五”时期,山东艺术创作总投入近5亿元,其中2015年就投入1.9亿元;积极争取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全省35个项目入选,获资助资金3080万元,立项数量和资助金额同比增长220%和280%。这些都大大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确保了重点题材、重点作品创作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