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泰特风景画展即将结束,这些画的真身是?
原标题:中国美术馆的泰特风景画展就要结束了,这些画的真身去看过了吗?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的七十余幅风景画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其中惊现《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的七十余幅风景画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其中惊现《十九世纪欧洲艺术史》中画作的真身或亲兄弟,对于正在犹豫、或者无暇亲临现场一饱眼福的读者朋友们,让小编为你一一道来!
图1 吉尔丁《诺森伯兰郡的班堡城堡》
当然,吉尔丁的风景画不止这一类审美模式。他最初是一名地志画家,专门描绘热门的旅游景点作为书籍和旅游指南的插图,因此有很多作品也符合当时流行的审美模式“如画”,比如《吉斯堡隐修院》(Guisborough Priory,图3)。
图3 吉尔丁《吉斯堡隐修院》
这幅画作于1801年,当时吉尔丁正在英格兰和苏格兰等地作速写旅行,画中是一处哥特式遗址。最早将如画这个概念引入风景画的是前代英国画家威廉·吉尔平(William Gilpin,1724—1804),对他来说,如画的感觉大体上介于美和崇高之间,既没有前者那种理想的完美,也没有后者的庄严肃穆,但对观者具有特殊的吸引力。由于这一审美模式在18世纪后期的英国十分流行,很多水彩画家都有类似风格的画作。
这次展出的就有一幅与吉尔丁齐名的约翰·塞尔·科特曼(John Sell Cotman,1782—1842)的《兰托尼修道院》(Lanthony Abbey,图4),同样创作于1801年。
图4 科特曼《兰托尼修道院》
而后来的19世纪最有名的英国风景画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e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也有这个风格的水彩作品,如《从回廊看索尔兹伯里大教堂》(Salisbury Cathedral Seen from the Cloister,图5)。这幅画将地志素描的细致与精确和凸显这一场景如画之美的戏剧性构图结合在一起,跟前述的吉尔丁作品很相似。实际上,吉尔丁和透纳出生于同一年,也常去光顾“门罗学院”,在吉尔丁27岁英年早逝之前,二人是主要的竞争对手。
图5 透纳《从回廊看索尔兹伯里大教堂》
这次泰特美术馆还带来了吉尔丁的另一幅《切尔西的白房子》(图6),正代表了他第三类的创作主题,城镇风景画,这一类作品是地志性的。《十九世纪欧洲艺术史》收入的这类作品是《德文郡河湾边的村庄》(Village along a River Estuary in Devon,图7)。
图7 吉尔丁《德文郡河湾边的村庄》
画作表现了一片平坦的岸边风景,一个村庄坐落于河湾的内侧。村庄边停泊了许多帆船,左边的码头上一艘新船正在建造之中。艺术家细致地描绘了光线和大气效果,努力创造出令人信服的真实感。“自然主义”这个术语大体上就是用来描述吉尔丁作品的这个方面的。在19世纪早期的英国风景画中,它引导了一种新的趋势,这将在约翰·康斯太勃尔(John Constable)的作品中臻于极致。
去现场看过画展的人应该都会注意到水彩画的尺寸一般是比较小的,但实际上吉尔丁还探索过尺幅巨大的商业绘画。这种巨大的、环形的地志画能360度展示著名景点的全景景观,叫做“全景画”(panorama),流行于18世纪晚期。
吉尔丁在1802年创作过一组描绘360度伦敦景观的《全景图》,展示了泰晤士河、萨默塞特宫、庙园,所有教堂、桥梁及主要建筑,以及目力所及的周边乡村,还点缀着大都市中的各种物象。虽然像大多数全景画一样,《全景图》现在遗失了,但吉尔丁的一些预备素描稿被保存下来(图8)。
图8 吉尔丁素描稿
这些画稿显示出吉尔丁曾仔细研究透视,以制造从一个单一确定视点观看整幅全景画的错觉。同代批评家尤其赞赏他营造光和大气效果的技巧。在展示的场地,会对全景画作巧妙的装裱并辅以精心设置的照明,使立于展厅中心的观者有强烈的身临其境感。
有趣的是,这种商业表演性质的展示启发了后代的一位风景画家,约翰·马丁(John Martin,1789—1854)。马丁天生就是一个制造气氛的行家,他画的惊心动魄的风景在维多利亚时代大受欢迎。这次泰特美术馆带来了他的《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的毁灭》(图9),而《十九世纪欧洲艺术史》则收入了风格十分相似的《忿怒的大日》(Great Day of His Wrath,图10)。
图9 约翰·马丁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的毁灭
图12 米莱斯《奥菲利娅之死》
图13 米莱斯月亮已升起,但此时还不是夜晚
相对而言,唯美主义者们对艺术道路的坚持更彻底,其中的詹姆斯·阿博特·麦克尼尔·惠斯勒(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1834—1903)是唯一一位认真钻研风景画的。在这些画中,他近乎达到了完全抽象的程度。他的大多数风景画都叫做《夜曲》,描绘伦敦的夜景。这次展出的有一幅《金色和黑色的夜曲:盘旋的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