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艺术农业不粗俗
印象中,农业和艺术应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是就设计发展趋势而言,农业+艺术跨界合作有着极其广阔的前景。
秸秆是经常让我们头痛不已的农业废弃物,焚烧处理了,会产生环境污染,直接放置起来不管,又太占地方,简直愁死人了!但是,如果这些被嫌弃的秸秆变成这样。
还有更高级的麦秸画,麦秸画又称麦秆画、麦草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
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经过改造却能变身成为精美的艺术品,让我们眼前一亮。
农田蒙上神秘面纱
很有艺术细胞的村长通过巨幅稻田画,把拥有2000多年水稻种植历史的小村子变成了美丽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40万游客。我们一起看看日本青森县田舍馆村艺术稻田。
另外,遍及全世界的麦田怪圈也是一种农田艺术。最早的麦田怪圈是1647年在英格兰被发现的,它的形成至今是个谜。但英国人就是利用了麦田怪圈的神秘感,人为创造了很多奇形怪状的麦田怪圈,吸引游客参观。
其实,农业本来应该很好玩。农田景观就是利用多彩多姿的农作物,通过艺术设计与搭配,在较大的空间上形成美丽的景观,促进了旅游业发展。
玉米变身“卖萌公主”
今年8月,吉林省公主岭市发布了“公主岭玉米”区域公用品牌新形象。将小小刁蛮公主的形象和故事,艺术化关联在场景消费和情景表达之中。
同样是农作物,如果只有食用的功能,那价值方面也就是“吃”的价值,如果能够赋予它艺术文化元素,便会身价倍增,从而卖得一个好价钱。
鸡蛋壳施了“魔法”
平时我们对鸡蛋壳看都不多看一眼,但在艺术家的点化下,简直像被施了魔法,立刻从“屌丝”变成了“白富美”。
鸡蛋要变成艺术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色彩的渲染,另一种是镂雕的技术。镂雕是要先把鸡蛋掏空,蛋壳被掏空后阴干,再使用电钻在蛋壳上钻出一个个的微小的孔,并使这些孔以一定的方式排列组合,最终形成了一幅精美绝伦的雕刻图案。
在蛋壳上描绘色彩,用一点梦幻的颜色为蛋壳装饰,是不是立刻能勾起我们儿时最美好的童趣。看完是不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小小的蛋壳,竟然有如此大的魔力!
香蕉被玩“坏”
闲来无事,你是不是也会剥根香蕉来吃?那你听说过剥根香蕉来作画吗?最近,来自荷兰鹿特丹的Stephan Brusche着实火了一把。一起来看看吧,你也会会心一笑的。
这位极具想象力的艺术家把水果当成了道具,把每一根香蕉都玩出了花样来。香蕉们加上了神情和动作,变身“帝王蕉”,是不是觉得很厉害呢?
西葫芦变“人参果”
还记得《西游记》中的人形人参果吗?而现实社会中并没有这种果子,但艺术却给予农业种植者新的启发,一种用“西葫芦”固定在模具中长成的“人参果”风靡市场。
除此之外,还有西瓜、橙子等,艺术在农作物上融入新、奇、特等文化理念,就成了新的突破方式,让农产品耳目一新。
树叶变“艺术画”
一叶一世界,树叶呈现出的别样风景。艺术家心灵手巧,想象之妙,带你感受一场别样的视觉盛宴。
农业+艺术跨界创新将会成为最美的风景,小小的农产品一旦遇到艺术家,一经艺术点化,从此变得变得高大上,同时还能传播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