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女油画家闫平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中国艺术报记者孟祥宁/摄
2018年12月23日,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选举产生
主席:范迪安
副主席(共14人,按姓氏笔画排序):王书平、许江、闫平、李翔、李劲堃、李象群、杨晓阳、吴为山、何家英、周京新、庞茂琨、徐里(兼书记)、鲁晓波、曾成钢
闫平,女,1956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79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83年毕业留校。1989年考入中央美院油画创作研修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油画家学会理事,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
闫平工作现场
闫平的绘画作品具有这种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显现是因为艺术家在找寻普遍真理的过程中,捕捉到与自己情感对应的视觉图像。而这图像中包含的文化传承与个人创造,正是艺术家的原动力。
闫平工作现场
闫平是一位既理性又性情的艺术家,本土化和民族化从她的作品深处折射出来。从艺术史来看,能留下的作品的共同点是与人共通、表现自我、传达思想,是“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这是艺术得以超越时代的内在力量,闫平画中的抽象线条的韵味和几何块面的构成,神会中国文人对于“气”的推崇,整个画面所抒发的气象,洋溢着东方美学意蕴的现代表现特征,艺术的涵养与表现的激情,统一于她的每件作品之中,并且不自觉地流露出自信与从容。相信,她的艺术能传达时代的声音。”——吴为山(中国美术馆馆长)
我的青春小鸟依旧不回还
200cm×180cm×2
2017
海水正蓝
160cm×140cm
2017
我想要的静物画
文/闫平
其实静物画同人物画没什么两样,画一瓶花和画一张脸所关注的东西是一样的,它们同样是需要绘画所有的因素。当然,画起静物来,更自由,更安全,因为它不象人类熟悉自己一样,一个鼻子两个眼那样被形束缚,也不需象人物画有那么多的大事件,那么复杂的人物冲突,但它同样象人物形象一样要求有意思。人物形象要求传神,静物画虽然没有人,但要把静物画成动物,画得有人气儿,令人心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画静物的时候,不论从绘画角度,还是从文学的角度,或者从心理的角度出发,一定要选择你特想画的形和色。
花儿 明年还是一样的开
160×140cm
2014年
在我的静物画创作中,我希望保持一种对一年四季日复一复的日子里的那一点点不同的冲动,并希望这种冲动一直延续,最终完全落实到画面上。但它不是凭感觉,草率完成的,也不是单纯的,偶然性的行为,而是经过了精心准备,一但进入了绘画,每一点点想达到的想法都必须完全变成视觉语言去说它。
蓝桌子黄柠檬
140cm×160cm
2012
谈起画静物永远是老生常谈,构思、构图、色调、用笔等等,但对画家来讲,永远是全新的课题。因为画家是用绘画的因素来表达自己的心灵,每一张新画的开始,都是一个新生命的蜕变。常听前辈音乐家说,灵魂高高在上,技术低低在下,这只是形容在今天看来那些被称为大师的画家们,哪有一张灵魂高高在上,技术低低在下的作品呢?作为一个画家,恐怕这一辈子都要使尽全身解数保持一颗敏锐鲜活的心,一辈子都有怎么画的问题。那些绘画的每一个因素,是画家们无数的情人,也许一系列的画都在探索一个问题,也许一张画只对一个小小的绘画因素感兴趣。我画《静待》这幅画是对这组黑和黑在空间里的节奏让我感兴趣,以及由黑的布局引发的用什么样的形和色来完成这张画的一系列问题,让我兴奋去画它。
亲爱的安德特
140×160cm
2015年
我画《惊蛰》这幅画的冲动是因为心绪,从小到大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总是引起我无边的忧伤和兴奋,我的青春期在文革,那时候我认为最美的人就是蹦着脚尖在亮亮的雪点里,跳着北风吹,雪花飘的喜儿;最浪漫的事,就是看喜儿和大春对视的目光,我坐在屋里,漫无边际的想着,那雪花就成了桃花,桃花开了,春天来了,然后就惊蛰了,然后人、动物,然后就画了这幅画,听着像是小说,但这一切都必须变成视觉的东西。一但进入画面,一切都要用形状、色调、局部用笔、整体把握等绘画因素来说话。画室里有我感兴趣的主调灰,心里有那长疯了的桃枝子,还有画面里需要的黑团形状(猫)。我用画笔触摸着心绪。
惊蛰
140cm×160cm
2002年
我画《情窦初开》是因为形的变化,让我觉得有意思,一个大方桌面,对比一个曲线的人,一个撑满天地修长的形对比满桌子碎碎的形,在这里我把人当作静物画的,她只是画面里需要的一个修长的形。
当我面对客观的静物,我会望着它们出神,一直到看到它们长得和我心里要求的一样,我才动笔,一般画第一遍,我绝对的要把原始的构想上去,因为我害怕跟着自然跑,实际上我更害怕概念,创作时我有一遍是写生,努力的想把客观的那种诱惑画上去,所以画的过程很长时间的拉据在此上,一面想着当初我最愿意放在画面里的形象和色彩是什么,客观中的这个形和色系是画面里的需要的吗,一方面又告试自己,这是一幅全新的画,不要把以往认为的好东西直接拿来,要保持鲜活,要在自然中扩展,新的造型方式,在自然中发现新的色系,用心感觉诱发我同笔同色的自然力量。
我有了新画室
160cm×140cm
2004年
在多年的绘画生涯中,我努力的想使我的作品,在保持鲜活的感性和偶然性的表面上,内里深藏理性的推敲。
我很明白,如果不研究西方文化的理性的精神,不研究西方各美术流派的作画规则,以及它们的共性和不同。我的作品会陷入一种单薄、脆弱的自恋景地,多年来,研究大师是我每天必做的功课,在构图方面,立体主义的作品我看得尤其多的是波拉克的作品,从画面的分割到客观物体转变成画面所需要的形的分析。每一个线条的长短,每一方圆的比较,每一个疏密的安排,每一次造型方式的扩展,这些造型的抽象因素,每每分析都使我感叹万千,我知道了大师在构图阶段就有一个自我保护不受自然界的影响,又从自然中寻找形的诱因的坚强意志。
粉花开
160cm×140cm
2013年
另外,中国的围棋理论里的一句话金角银边花肚皮,对我的构图影响至深,我们围一个角三个棋子就够了,我们要围一个边需要多个棋子,但在中间制造一个活眼要用无数个棋子,因此从把握大局的角度来讲,作为4角4边的画面负形十分重要。
从小到大,我们的基础训练,总是一个静物一个石膏一个人等,也许画面中的主要物体做的不错,但看到4角4边缺毫无生气,好像和主要物体无任何联系。有一个时期我曾单独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
也许无论颜色多么直接的表露,对我来说都是安全的,多年以前,彭德说我是一个好做白日梦的人,真得是这样,我画画的色调,更多的是一种幻想,是主观的设定。我这个中国女人向来对红抱有希望,比如粉红,即使柘萎的状态也有一种迷人的美感。每当生活碰到困难,甚至磨难,只要看到一组粉红系列,就会让我留恋和热爱这个世界,它使我联想到婴儿的皮肤,想到让全世界的所有女人都渴望得到的爱情,它甚至弥补了我实际生活中真正缺少的关于浪漫的章节。我有很多的作品和粉色系有关系,同时我也接受很多西方大师们的东西,如勃纳尔色彩气氛与个人精神搅在一起的渲染,如小说的抒诉,那些连绵不断的用色,一气哈成的作品,给人以心理极大的满足,从一个空间推向另一个空间,从一个色系,推到另一个色系,从室内走向户外,又从户外回来,敲击着我们的心灵。
盛开的百合似水的春
180cm×200cm
2005年
马帝丝的对比色调以及黑色的运用,和它那明朗简洁的风格以及他对艺术的态度,对我都有极大的影响。
对我的题材影响最大的第一就是那些自传性画家,像马帝丝、波拉克、毕加索他们的艺术家在画室里那些作品,就是他们最为得意的主题,因为他们能在很熟悉的主题中,用物体进行了绘画性的最本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因此使得他们的作品,无论是主观、客观、抽象、写实都是那样可信而感人。
为何不冬眠(一)
50cm×60cm
2016年
第二,用画家的方式全身心的感受生活,我在看一些画家的传记和手稿时,常发现的字眼总是与形与色有关系,但有总是牢牢的生活的琐碎搅在一起,一方面观察周遭的事物能否入画,一方面又观察自己的内心。使他们的画鲜活而深入人心,视觉化的更为可信。
在分析大师作品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我”字,他们这样画,我会这样吗?我想怎么样。
尽管我们看再多的书,提再多的问题,作为画家,没有量是不行,我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认真感受世界发生的一切,构思着我愿意发生的事情,并把它们变成画。
我乐此不疲。
百合
100cm×120cm
2016年
鸡冠花开
100cm×80cm
2006年
来源:020艺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