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丨西府雍州的瑰宝——凤翔皮影戏
微薄的身躯刻画出厚实尊严小小屏幕 撑起大大一片天观众静候在我的眼前灯光闪耀在后面唱念做打喜怒哀乐记得跟着锣鼓点近在咫尺 远在天边皮...
刻画出厚实尊严
小小屏幕 撑起大大一片天
观众静候在我的眼前
灯光闪耀在后面
唱念做打喜怒哀乐
记得跟着锣鼓点
近在咫尺 远在天边
皮影似神仙 我身轻如燕
你面前忽隐又忽现
飘逸在云和雾里面
夜幕初降,小院里立起一张白色幕布,背后打上灯光,架着半透明的皮影。
戏未开场,条条长凳上已经渐渐有人落座。一声锣鼓倏忽落入人群,皮影出,掌声如雷,好戏开场了。
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
大幕之后,一布相隔。手艺人灵活地操纵着手中的皮影,说、念、唱、打,信手拈来。
致的皮影人奔走打斗,浓墨重彩的画面如梦似幻,一场又一场影影绰绰的悲喜人生不断上演...
这便是西府雍州的瑰宝——凤翔皮影戏。
摇曳在光影中的千年经典
古话说,世界皮影之最在中国,中国皮影之最在陕西,凤翔皮影历史很悠久。
凤翔皮影戏堪称艺术的“大杂烩”,历史、民俗、戏剧、剪纸、美术、音乐、文学等元素带着浓重的关中气息相互缠绕,在灯影之下日久弥新。
“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一张牛皮道尽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这皮影戏的真实写照。
在圆融逼真的呼喝声中,小小的皮影翻转腾挪、进步跳跃、长刀如风、画戟如龙,隐约间伴着金戈铁马,观众似乎已穿越千年,待到回首时,唯有一声喝彩、满堂掌声来表达心中的激动与赞叹。
“一箱牛皮著五彩,代代故事藏九夹”,谁能想象这些像电影一样激动人心的场面只是由5个人完成的?
“前声”负责演唱所有角色,打大鼓、弹月琴;
“签手”负责操纵数十个皮影;
“坐槽”负责击打5件乐器,配合默契;
“上档”负责二弦琴和唢呐;
“下档”负责板胡和长号,配合“签手”。
5人个个身怀绝技,处忙不乱,所以皮影戏又叫“五人忙”。
三生烟火唱不尽人世繁华,三尺戏台也言不尽古今多少悲欢离合,千年的岁月已经无法用漫长来形容,皮影传承至今。
每一刀刻下去都是灵魂
皮影戏久负盛名,皮影制作精美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皮影的制作讲究雕、绘并重,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八道工序,这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
经过几天时间的浸泡,去除“杂质”,刮薄皮面。阴干绷皮过程中,依着对它脾性的了解,数次放绳,把握好尺度才不会让皮子在收缩的中过程中崩断了纤维,而到了雕刻的工序,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推皮走刀”是皮影雕刻的独门技法,相比于其他流派的拉刀刻法,这种手法对推牛皮的手劲、手感要求更高,刻出的线条圆润有致,大弧度曲线更能显现流畅美和韵律感。
据说,一件传统的“雪花纹”影人至少需要雕凿3000多刀才能得到。
身着龙服的威武帝王、彩袖垂裙的娉婷宫娥、落落大方的官家小姐、清纯可爱的农家闺秀......一个个鲜活逼真的形象就这样在匠人的指尖诞生,粗衣麻布和彩绣绫罗交相辉映,只待奏响一曲百态千姿的历史乐章。
当“小剧场”的光线变暗,白色的幕布变得透亮,皮影贴近屏幕,那些鲜艳的色彩穿透布面,变得鲜活。
锣鼓声声打在心上,熟稔的唱念加上临场即兴,配合眼前应接不暇的皮影,热闹缭乱,令人着迷。
世界之大,当我们放眼遥远未来的时候,别忘了还有这样一些人守着古老的技艺,率领纸人、纸马“沙场点兵”......
一场惊梦,一扇窗
一则寓言,一面镜
光,复活了影
这场传承千年的中式“电影”
你看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