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舞台与戏剧之源希腊的一次亲密牵手丨《阿伽门农
当代中国舞台与戏剧之源希腊的一次亲密牵手丨《阿伽门农》明日首演
国家话剧院中希双语话剧
《阿伽门农》将首演——
当代中国舞台与戏剧之源希腊
的一次亲密牵手
中国艺术报记者 张 悦
《阿伽门农》是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悲剧三部曲《俄瑞斯特亚》中的第一部,讲述了阿尔戈斯国王阿伽门农联合希腊大军远征讨伐特洛伊,为远征军能够顺利开行,他被迫向女神献祭了自己的女儿伊菲革涅亚,此举却触怒了自己的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最终他被妻子杀害。
日前,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中国国家话剧院和希腊国家剧院联合制作的中希双语话剧《阿伽门农》召开新闻发布会,由中国和希腊两个国家剧院优秀主创本着创新、融合的理念,历时一年多时间推出的这部古希腊经典悲剧,将于2月20日至3月2日在国家话剧院剧场进行首轮10场演出。
从《赵氏孤儿》到《阿伽门农》的
非凡实验
《阿伽门农》编剧埃斯库罗斯(古希腊) ,古文转译K.Ch.米瑞斯,翻译罗彤,导演艾夫斯塔修斯·利瓦西诺斯,舞美设计兼服装设计婀勒妮·玛诺萝普露,灯光设计阿列科斯·阿纳斯塔苏,中方演员杜振清、高发、赵罗筐、田征、刘星阳、郭犇等参演,希腊演员斯特凡尼亚·古丽奥缇、安蒂戈涅·弗莱达同时加盟。
《阿伽门农》作为一部世界经典,在中国进行重新演绎,并赋予它国际性和现代性,让这部世界经典真正走进中国观众的心中。担任双语版《阿伽门农》剧本翻译工作的是著名导演、制作人、希语翻译罗彤,她是《阿伽门农》首位中文译者、我国著名古希腊文学翻译家罗念生的孙女。在罗彤看来,这部古希腊经典之作有着多义的主题,战争、正义、男权、复仇、回归等元素都能在舞台上呈现给观众,双语版《阿伽门农》力求将原作剧本中诗意晦涩的台词变得贴近观众,剧中出现的狩猎女神、阿波罗、海伦等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也能让中国观众更好地了解灿烂辉煌的古希腊文化。
《阿伽门农》排练照(剧组提供)
两年前,在中希两国文化部的支持和推动下,中国国家话剧院和希腊国家剧院开始商定开展合作交流项目,在舞台上让两种不同文明的戏剧艺术交融。4个月前,由希腊国家剧院与中国国家话剧院联合制作,著名导演王晓鹰执导的中希双语版话剧《赵氏孤儿》在希腊国家剧院成功上演,吸引了诸多希腊观众,收获极高赞誉。此举也是由中国话剧导演首次指导欧洲国家剧院的职业演员来讲述“中国故事” 。
无论《赵氏孤儿》还是《阿伽门农》 ,都是中国和希腊这两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在戏剧艺术领域文化深度交流与融合的成果,展现出了非凡意义。希腊国家剧院艺术总监、 《阿伽门农》导演艾夫斯塔修斯·利瓦西诺斯被《赵氏孤儿》所震撼,此次他带着包括舞美设计、灯光设计、编舞、演员在内的6名主创人员来到中国,将这部经典希腊悲剧奉献给中国观众。他表示,“这部作品是中国和希腊国家剧院的一项非凡实验,国家话剧院应当是先锋艺术的代表,用中希双语呈现一部剧作,让观众听见两种语言,看见两种表演流派、两种类型的演员,是个冒险的尝试。 ”
两国演员用两种语言演出
仿如“双剑合璧”
在中国观众面前,用一个以中国为主的演员阵容来讲述欧洲大陆千百年的人性史诗,是大胆且创新的尝试,这对于国家话剧院的演员们来说是一次挑战,也是一个突破。阿伽门农王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杜振清曾主演过《威尼斯商人》 《战马》 《红岩魂》等多部优秀作品,如今演绎起阿伽门农王,他直言和希腊导演学习到了许多新东西,“导演的思维很活跃,给演员空间很大,这部戏不像我们平时看到的话剧,它运用了大量的肢体语言,配上悲壮的台词,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杜振清说这部戏在他4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是最大的一次挑战,为了很好地把握台词,他还特别将演“对手戏”的希腊演员的台词一字不落地背下来,以做到无缝衔接,仿如母语般自然表达,“两国演员用两种语言演出,仿如‘双剑合璧’ ,现场效果应该是很震撼的。 ”
《阿伽门农》排练照(剧组提供)
“克吕泰涅斯特拉看似是个杀夫的狠毒女人,但她却是为女儿复仇,向男权、神权发起抗争,这一点是值得钦佩的。 ”在女主角赵罗筐看来, 《阿伽门农》中最大的闪光点就是鲜活的人性,“每个人物都有他的出发点,这部戏并没有做出价值判断,而是给观众思考空间。 ”
在排练过程中,每位演员都遇到了体力上的考验。由高发、何弘宇、宋显立、张伯川组成的“歌队男团”从排练伊始便佩戴护膝,将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他们需要全程站在台上,全神贯注地进行表演。高发表示,“歌队代表着人民,他们贯穿全剧,需要对每一个情节变化做出反应,不仅是对体力的考验,更给了演员很大的表演空间。 ”国家话剧院青年演员都感慨良多,“这是一次特别锻炼人的经历,希腊导演对于演员的要求、指导话剧的风格在国内根本接触不到,在舞台上再累也值得。 ”
《阿伽门农》排练照(剧组提供)
《阿伽门农》由希腊方面担纲的舞美设计也极具形式感,极简布景却具有多义性。从舞台上方俯视,主平台仿佛一把利剑,重要角色的生死都发生在平台前方的“刀尖”上。舞台监督罗兰将这份来自希腊的设计完美“落地”到了国话剧场。
希腊国家剧院总监、《阿伽门农》导演艾夫斯塔修斯·利瓦西诺斯 中国艺术报记者张悦 摄
“这是一次伟大的孕育”
艾夫斯塔修斯·利瓦西诺斯
这次合作是两个非常遥远的剧院之间的一次伟大的合作。这个遥远并不仅仅是地理位置距离的遥远,也是两个剧院风格上的不一样,包括对于剧目的选择等等。因此像这样两个风格迥异、来自不同国家剧院之间的合作,本身也是具有挑战性、具有实验性的。
在3年前,希腊国家剧院曾经尝试历史上第一次用双语表演戏剧,当时是和俄罗斯的瓦斯卡诺夫剧院合作,在莫斯科演出。那次的合作是用俄语和希腊语,角色讲的俄语,而歌队讲的是希腊语。当时排练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是歌队在希腊排练,演员在莫斯科排练,在演出的3周前,两组演员会合起来排练。而这一次《阿伽门农》的合作更进一步,因为我们是两国的演员在一地同时进行排练,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当我们看到两个古老的语种、两种非常丰富的具有很长历史渊源的语言同时在舞台上呈现出来,演绎着埃斯库罗斯剧本的时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当然,这里还存在着第三种语言,这个语言是什么呢?是新一代的演员在舞台上独特的呈现方式。很荣幸,我的演员是非常优秀的,有非常有经验的、老一辈的艺术家,同时也有戏剧舞台上的新鲜血液。同时我们还有第四种语言,这种语言是由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生动的人共同呈现出来的,一种具有特殊背景的语言。这样的一种尝试,其实在现代、当代戏剧舞台上并不新鲜,已经有很多人进行过实践,比如彼德·布鲁克。他们的尝试是用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演员,但说的是同一种语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语言本身也是相对性的,而不是一个绝对的元素。因为就埃斯库罗斯本身来讲,他不仅仅是一个希腊人,就像老子,并不仅仅是一个中国人而已,他们是影响了整个人类世界文明的。
尽管这次我们采用了非常优秀的翻译,但是我们也尝试着用一种新语言、一种更适合于全人类的语言来阐释我们的主题,这对于任何一个导演来说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就中国古老的传统戏曲而言,据我所知它是具有程式化的。而古希腊戏剧不具有程式,尤其是古希腊戏剧在古代是如何演出的,至今并没有留下可靠的证据,因此我们并不清楚古希腊人到底如何进行舞台演出。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对人类有过重要贡献的艺术家,《阿伽门农》也不是一个单独的剧本,他是三联剧当中的一部。就埃斯库罗斯本身的特点,尤其在《阿伽门农》这部剧中展现的是他集戏剧美学、戏剧动作以及哲学思想于一体的创作。《阿伽门农》这部剧里有歌队,歌队是人民的代表,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雅典城邦是民主制的政治结构,所以人民是极具发言权的。在埃斯库罗斯的《阿伽门农》以及之前的《波斯人》中,歌队都是代表着人民的声音。在我们今天来看,剧中人产生了矛盾冲突,各自发表自己对于政治、对于世界的看法很正常,但是在埃斯库罗斯的时代,这却是一种独特的尝试,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剧中出现了人民的声音。而且,这种声音在剧中的表现是如此之强烈、如此具有诗性。
此次排练上演《阿伽门农》,两国的演员之间起初毫无了解,从零开始慢慢地努力尝试去接触、接受对方,去理解对方。这就像一次伟大的孕育一样,从没有到慢慢生发,我希望能够产生出、孕育出一个非常好的成果。
来源: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