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沟行
吉隆沟行文 宫蒲光壬辰仲秋,吉隆之行,匆匆四日,晓行夜宿,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慰民察情,访古探幽,所到之处,美景扑面,故事充耳,触
文/宫蒲光

秘境吉隆沟嵯峨,
高峡游龙穿山岳,
蕃尼古道印往辙。(1)
深积厚淀文明迹,
沟中演义半藏史,
千年史迹今犹在,
俨然前贤归来兮。(2)
大唐使节王玄策,
四出天竺历险厄,
域外建功扬天威,
巍巍断崖遗铭刻。(3)
西天求法众唐僧,
虔虔寸心不辞辛,
漫漫万里无反顾,
取经悟己化万民。(4)
艽野圣雄松赞王,
一统雪域睦邻邦,
赤尊凄凄赴王命,
帕巴古寺铭离殇。(5)
法王升天佛运舛,
公主携藏觉沃佛,
避乱千里匿于兹,
赤松兴佛还大昭。
吐蕃树倒猢狲散,
西遁象雄古格昌,
南下曲松拉加里,
偏安芒域贡塘王。(7)
藏域传佛诸尊者,
莲花米拉阿底峡,
行善降魔苦修行,
弘法布道始僧伽。
蕞儿廓喀犯西陲,
马踏边关狼烟飞,
乾隆怒遣福康安,
策马挥戈驱毛贼。(8)
将军班师立章程,
驻藏大臣位至尊,
金瓶掣签成定制,
治藏安边后世循。
人文赞罢赏风光,
苍凉秀丽山水美,
天立珠峰万丈梭,
地孕仙境千姿魅。(9)
江村延绵十数里,
漫道崎岖惊魂魄,
壁立千仞烟波渺,
滔滔藏布奔深壑。(10)
边塞桃源萨勒乡,
林红畦绿鸡犬闻,
村妇携儿笑相迎,
把酒桑麻古风存。(11)
热索边关中尼界,
别有洞天弹丸地,
你来我往亲无间,
唇齿相依铁兄弟。
日渐西斜赴乃村,
峰峦深处隐奇葩,
云雾山间盘旋上,
豁然神现香巴拉。
皑皑雪山舞翩跹,
朗塘雄姿露峥嵘,
苍松翠柏参云天,
日吾斑巴傲苍穹。(12)
落日余晖霞耀灿,
潭水一泓宁似镜,
白塔超然静谧坐,
寒秋霜染草如金。
山村炊烟飘袅袅,
牧归老牛行匆匆,
朗朗乾坤星月明,
云汉青宵夜幕笼。
万物俱寂寒气袭,
激情难已独自吟,
今生览胜已无数,
吉隆归来不言景。
(注解:1、蕃尼:吐蕃即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后建立的王朝。尼指尼泊尔王国。2、千年史踪:吉隆沟素来有蕃尼商道、官道、战道之称。沟中至今尚有“贡塘”王城遗址、檫木卡古战场遗址、“招提壁垒”石刻等诸多古迹。3、王玄策:汉族,唐朝,河南洛阳人,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右卫率府长史。唐贞观至龙朔年间(公元643-661年)四次出使天竺(今印度),期间与友善之国结盟,对敌对之国借兵讨伐,创造了“一人征服一国”的奇迹。距吉隆县城5公里处有摩崖石刻“大唐天竺使出铭”记载此历史。4、《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唐朝先后有玄照、玄太、道方、道生、玄会等高僧通过吉隆沟前往印度取经求法。5、艽野:荒远之地。《诗·小雅》:“我征徂西,至于艽野。”赤尊:尼泊尔公主(公元?-649年),又译为尺尊、墀尊公主。她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皇后(赞蒙),将佛教引入西藏。进藏时取道吉隆沟,并修帕巴寺。6、松赞干布之后,第36任赞普赤德祖赞死后,藏地出现第一次反佛运动,文成公主携进藏供奉在大昭寺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几经磨难,被送往芒域(吉隆)藏匿,赤松德赞亲政后,再度兴佛,迎请觉沃佛回大昭寺。7、吐蕃王朝崩溃后,其后裔在象雄(阿里)建立“古格”小王朝,在山南曲松建立“拉加里”小王朝,在芒域建立“贡塘”小王朝。8、莲花生、米拉日巴和阿底峡是藏传佛教弘法著名高僧。莲花生,印度高僧,8世纪后半期将佛教密宗从印度经吉隆古道传入西藏,被尊称为洛本仁波钦,俗称白麦迥乃(莲花生)。米拉日巴(公元1040-1123年),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创始人,出生在吉隆。阿底峡(公元982-1054年),印度高僧,1042年入藏弘法,是藏传佛教噶当派祖师。僧伽:泛指佛教僧侣或僧众。9、廓喀:即廓尔喀,尼泊尔史上一王朝,也是尼泊尔中部地名和部落名。福康安(公元1754-1796年),字瑶林,清朝大将军。公元1791年,廓尔喀再度入侵,乾隆命福康安率军入藏反击。次年抵藏,连战连捷,将廓尔喀军队赶出西藏。平定廓尔喀之后,针对西藏政教混乱,福康安提出系列治藏措施,经乾隆批准为《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该章程详细规定了西藏政教、军事、区划等事项,最重要的一是提高了驻藏大臣地位,二是设立了金瓶掣签制度,成为清朝治藏安边的重要方略。10、江村吉隆镇下属村庄,位于吉隆镇至热索桥处。藏布:吉隆藏布。11、萨勒乡:吉隆县下属乡,地处中尼边界朗塘山脚下。长期不通公路,与世隔绝,近年始通乡村公路。该乡人口稀少,景色怡人,民风古朴。12、朗塘:中尼交界处一著名雪山,尼泊尔国家公园。日吾斑巴:吉隆镇附近一雪山,形似少女仰卧。)
宫蒲光
曾任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秘书长;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现任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