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幽索隐,继日以追——青年书法家陈伟的艺术世界

来源:
时间:2019-12-04 13:51:20

【人物档案】陈伟,男,别署逸琴堂,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人,寓居北京。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黄石市书协副秘...

【人物档案】陈伟,男,别署逸琴堂,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人,寓居北京。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黄石市书协副秘书长,大冶市书协副主席。自幼爱好文艺,独钟书法,诸体皆擅,犹以行草、章草、小楷见长,二十余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赛中入展获奖,2008年、2010年两次被《书法》杂志评为中国书坛中青年书法500强、《书法报》书坛新秀。2011年度被《书法》杂志、《书法报》等专业媒体评为首届“风云榜”提名奖。另在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共青团中央、《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杂志等部门和专业报刊、杂志主办的展览中获奖和入展200余次。其作品多次赴日本、韩国、加拿大、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并被中央党校、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美术馆及机构收藏,多幅作品被泰山、五台山、东方山、东坡碑林和多处名胜景区刻碑勒石。
作品获奖入展一览: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中国书法“千人千邮”展、全国“乌海杯”国际书法大展、全国第二届“永乐宫”书法大赛(获奖)、全国“邓石如杯”书法大赛、全国首届“信德杯”书法大赛、全国第三届“永乐宫”书法大赛(获奖)、第三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全国书法、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展、全国第五届百家书法精品展、全国“张芝奖”书法大赛、第七届中国临沂中小学生书法艺术节书法大赛、全国“魏晋风度”新锐书法作品展、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全国“钟繇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首届“三苏奖”全国书法展、“农行杯”全国首届电视书法大赛(获奖)、首届“长江杯”书法展第二届“手卷”展。入围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全国首届册页展、全国第二届草书展、全国第三届扇面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职工书法展、全国首届“瘞鹤铭杯”书法大赛。其他赛事:全国第二届“嵩阳杯”书法展(二等奖)、全国首届扇子书法艺术展(三等奖)、全国首届“水墨茶道”大赛(一等奖)、全国“福星惠誉”杯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全球华人书法展(三等奖)、全国“文房杯”书画大赛(三等奖)、湖北省第七届书法篆刻展(一等奖)、湖北省第十五届楚天群星奖(入选)、“国艺杯”全国书法大赛(入选)、“建水紫陶杯”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第五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2012年书法报书法海选(擂台赛)年度佳作(铜奖)、2015年北京第八届“笔歌神州”电视书法大赛(一等奖)、2016年“中国梦?翰墨朝阳”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2016年“黄庭坚杯”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2016年“中国文化?森茂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2016年第五届“性灵派”全国书 法展最佳创作奖、2016首届“大享经”全国书法展佳作奖。

探幽索隐,继日以追——青年书法家陈伟的艺术世界
本刊记者 王柯
初识陈伟老师,在诸多书法家中并不是很显眼。他年纪不大,亲切爽朗,和善的脸庞,一会在人群这头,一会又不知了去向,显得精神气十足。唯有当他挥毫之际,注意力便沉浸在了书法之上,行气贯通却了无一丝油滑之气,笔力沉稳却绝不故作高深,行云流水间竟令旁观的人群屏息凝神。众人皆驻足几尺外,我的心,也在追逐他的字。从落笔到收笔,他绝对可谓是一气呵成,整篇蓬勃昭然、灵动飘逸,顿觉他有种牵动观者心神的力量,而我也唯有只言片语,尝试用文字去追赶他那令人陶醉的艺术境界。
执念书艺,会心古今
陈伟出生在湖北大冶,父亲陈世祥接受过传统教育,是远近闻名的书法好手,因排行第四,人称“四先生”。陈伟自幼便在父亲的熏陶下,酷爱书法。到他识字的年纪,村里纸墨稀缺,他便在自家墙上、柜子上写写画画,常常拿着捡来的粉笔到晒场上写字画画。年岁稍长,还曾用下秧苗的塑料薄膜,剪成小块,照着有一次去镇里在路上捡到的仅有的几张柳体字帖,刻苦临摹,写完后拿到湾子水塘去洗掉晾干,第二天再继续写。通过刻苦的训练和用心的钻研,逐渐解决了柳体楷书的用笔和间架问题。其间,得到了语文老师朱百豪(曾当过私塾先生)的指点和鼓励,小小年纪,在一次镇里书法比赛中,硬笔、毛笔竟都获得一等奖。
直到工作后,他写书法的热情丝毫没有磨灭。时任黄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夏奇星老师还曾回信给他:“你的字很有灵气,若坚持数年,用心揣摩,来日定有大成。”“大成”二个字占了满满一行,这表达了夏主席对陈伟书法的认可和殷勤期待。2006年的一个契机,由于陈伟有一笔长期广告合同没有完成,3年内,合作伙伴每个月都会付给他2000元的广告款。他便毅然地放下了工作,决心这3年全身心地投入书法世界。
除了吃饭和睡觉,便是起早贪黑地练习书法。最疯狂的时候,陈伟曾一口气写了30多小时。三年间,共写了一百多斤的墨汁,平均每年得写四五十斤墨汁,每斤墨汁勾兑二斤水,每年都得写一百多斤墨水,用烂无数的笔头和报纸。“他除了写写画画、唱歌跳舞等爱好外,再也没有什么生存的手艺了。”有人甚至这样说。在他儿子眼中,上学的时候父亲在写,放学的时候父亲还在写,甚至有时半夜起来上卫生间,还看见父亲在那里疯狂练字。“直到现在,右手手臂还不能抬得太高,当年练字练得太狠,留下了后遗症。”陈伟说道。
陈伟在书法上涉猎很广,其中行草、章草、小楷、隶书尤为擅长。无师自通的他,至今能有所成就,也源自于对书法的热爱早已沁入骨血。那3年里,他勤习书法,不懈地领悟古今名家法帖的用笔和意境,可谓已是魔怔了。但在读者眼里,他的书法,更像是勃勃生机的妙地盛景,令人愈游愈奇,愈玩愈悦,充满喷薄着生命的张力,这与他倾注生命的苦练脱不开关系。
反复地临摹和领悟孙过庭《书谱》,逐渐打开了陈伟的艺术眼界,继而上追“二王”,在“二王”手札上狠下了一番功夫,以至于仿“二王”创作的手札,几可乱真。通过不断地学习古今书法名家的书法艺术和书学思想,以自身丰富的学习经验来汲取诸家的书法造诣和精髓。通过广泛地梳理和修习历代各家的经典碑帖,不断地体悟,在陈伟身上终长出属于他自己的丰厚羽翼,让他能够在书法的海洋酣然地飞翔,眼界大开。陈伟书写时,悠游而振奋,游刃有余,气定神闲,全身心沉浸在一种对艺术的亢奋之中,没有丝毫剑拔弩张之气,可见他俨然已是一位心性过人、性格沉稳的艺术家。
字势灵动,巍然奔放
陈伟的行草饱含浓郁的“二王”笔意。“二王”结体字势肆意多变、姿态万千,书风精丽妍美又自然流淌,重视天然与功夫的统一,极尽唯美之意象,与当代人的审美不谋而和。陈伟自临习《书谱》而入书法的博大艺术世界,效法“二王”,又涉猎历代碑帖古迹。常年的独自思索、独自领悟与修行间,渐入佳境。他写的行草有种生命之姿态的大气,用笔纵情肆意,书写时字势灵动、妍美飘逸、爽利明快,圆处饱满厚重,方处又干净利索。
他的笔墨洒脱自然,墨色变化从浓到淡,从淡到枯,从不拖泥带水、不滞于物。书写时随形就势,结体随心而至,神采毕现。他的书法迅疾却自有旋律,全然是内心的激情在驱动着笔墨游走,得于古人却又出于古人,自有其神韵。正如清代刘熙载《艺概》言:“书贵有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
他不时翻看古人篇章,有感而书,随心所至,通常是长篇大论。对不同的作品,他书写出来便是不同的审美之意境。整篇文章经他手中,便有绵绵不息之意。他行笔不急不躁、风度超逸,不娇媚不油滑,入木三分,闲庭信步之间性情便跃然纸上。通观全篇,宛若一气,快慢、大小、曲直、粗细对比明显而不杂乱,分行留白参差错落,疏密有致。他的笔墨灵动多变,变化多端,笔法似能形尽万物之妙象。其行文的章法体势又如同自然之生态,蓬勃烂漫,似有“云鹄游天,群鸿戏海”之境界。
观他的行草作品李白诗《送友人》中,便展现出他极尽悠游之笔意,又流淌出生命之激越与灵动。他的书写迅疾畅然又有气贯长虹之势,深得“二王”的魏晋超逸脱尘之风。没有丝毫的流俗与扭捏作态,有一些地方巧妙地留白,给人“密密麻麻”之感,恰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意。并且他一旦笔墨而动,似乎便要像大海中翻腾激越的墨鱼儿,极尽内心,并毫无懈怠地闯进书法的真味之境。欣赏他书写的《岳阳楼记》,真犹如走进一片花香鸟语之山谷中,那仪态翩翩的线条,浓淡融洽,整篇字形仿若有无穷变化又浑然一脉,仿若天然自成而又无任何雕饰,正如唐人李嗣真称王羲之的书法“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一般。笔墨韵致好似一篇绝美的诗意,又好似变化万般的艺术线条演奏出的交响曲,动人心魄。
除了行草,陈伟在章草也有很深的造诣。他曾反复临摹孙过庭的《佛遗教经》,还有陆机《平复帖》、王羲之《十七帖》、《出师颂》、《急就章》、《敦煌写经》等都是他取法的对象,秦砖汉瓦以及简牍书法也都对他产生深刻影响。“古拙、朴茂、浑厚、灵动是陈伟章草的主要特点。在全篇的处理上,他有些地方写得比较润,润则厚,能够压得住纸,因此反而能够更加强烈地烘托出那些淡墨和渴笔,尤见神采。”艺术评论家傅德锋如是说。他的行草波磔舒畅且巧妙,就如连绵的山势,远看扑拙,巍然成高低错落的峰峦,近看时而陡峭、时而挺拔,既有高绝的山顶,又有蜿蜒的河谷,字里行间皆透着博大笔意的劲气。在他的作品王维诗《汉江临眺》中,强劲奔放的线条,时而如巨龙摇摆着飞上青天,时而如飞鸟盘旋绝壁与云端,又时而如灵鱼游走婉转,笔力刚健雄劲,飘逸低回。在刚柔交替、交叉飞舞、连绵蹁跹间,造就了令人倾倒无限神往的美妙境界。
陈伟的大草源自“二王”,顺流而下,又兼学张旭、怀素、黄庭坚、王铎、傅山等,对日本书风也有所汲取。观他的大草,粗笔细笔之间连绵不息,起承转合,无物无碍,宛若一阵潇潇骤雨。他的格调悠远,整体气势奔放,好似是无尽连绵的大草原,任狂风在扰动,不住地摇曳摆动,酣然陶醉于生命的灵动之间,给人以浩大的气象及动态的视觉震撼。正如陈伟自作七言绝句所云: “搁笔十年复学书,寒窗伏案影单孤,法宗唐晋追秦汉,笔挟风云任卷舒。”
大朴不雕,空灵绚烂
纵观中国的书法艺术史,论气魄而言,汉代无疑是一座艺术的高峰。陈伟的隶书便汲取自汉隶,融合《张迁》、《史晨》、《二爨》、《二铭》及民间碑版,他的气格高远,重视艺术家自身的精神展现。他的风格温润质朴、爽利率意、含蓄雅致,写法上纵横挥洒、放意优游、结体富于变化,布局有致。他的用墨丰富多变,富有节奏变化。每个字悠然自得,时刻昂扬着激情,而且行笔简洁突出整体,展现出一种力量和运动的美感。远远观之飞扬流动,又像一串串清脆悦耳的风铃。
观陈伟的隶书,刚柔并济、收放自如,笔歌墨舞间,全然是内在生命力的挥洒。他的艺术向来讲究灵动与内心的酣畅淋漓,没有什么过多的教条和理念限制他的创作,有的只是他艺术上的质朴与天真,而他的隶书更是注重拙而又洋溢着舞蹈之美。从开始写书法,他便大有“初生牛犊不畏虎”的胆识,他没有过分地注重前人的书迹,而是不断关照自身气质与品位的塑造与改变,从自身感悟出发,造就自己独有的艺术魅力,正应了徐悲鸿所说:“人同此心,会心千古。抒情悉达,不减晤谈。”
陈伟的小楷总给人以空灵的古意、大朴不雕之感。崇尚“绚烂之极,复归于朴”,可见他师法钟繇、二王。据陈老师所言,小楷取法古代书家不下二十家,创作时能随文就体,各具面目。他的单字结体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阔有狭,错落有致,笔法秀逸中蕴含着清刚。书写之时,他善用行草的连贯性节奏来写小楷,一任笔势,天然而成。整体飘飘洒洒、郁郁芊芊,呈现飞动之态。
陈伟几乎所有的书法作品,我们都能从中看出饱含着不息的灵气,仿佛这些笔墨都感染了他生命的肆意与灵动。当他书写时,整个人就是一种只为艺术而生命天真之姿态,这位艺术家以自己的雀跃的生命,舒展的心灵,瞬间便能沉入书法艺术之境界。笔墨在游走,仿佛他自己也在这天地间游走,自己的心灵也在艺术中徜徉。生命随心所至的肆意灵动,他就是为书法艺术而生之人。
难能可贵的是,陈伟时刻能保持着充沛的激情,艺术的激情总能带给他生命的充溢。“书虽一艺,与性道相通。”他并不为窗外的时尚所打动,而是从一而终,忠实于内心的艺术体验,广泛研读经典,秉持传统,融新于古,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的精神。书法蕴含着深刻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无论是书写内容、点画、章法、笔墨,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离开丰厚的文化滋养,书法便失去了躯壳,生命也会变得空洞,艺术最终会走向凋零。而陈伟的书法,能够绵绵不息、刚劲有力,也来自于文化对他那颗艺术之心的不断滋养。
陈伟说:“现在有些书法家一旦获奖、入展,被市场所左右,年纪轻轻,急于形成自已的面目,生怕越雷池一步,固步自封,这不是好事,对艺术家而言,无异于自杀。”他认为,“按现在的生活水平,一个书画家不到七老八十岁,不要谈风格,这期间要不断地向经典学习、吸收、变化,周而复始。”言出必行,他也是这般做的。陈伟书法不主故常,万无一同,极尽变化,这需要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胸襟,更需要一种陶铸古今的艺术视野和前瞻精神,陈伟老师正值盛年,勤耕不辍,又身居京城,视野开阔,假以时日,一定会攀上书法艺术的高峰,我们拭目以待!
\
陈伟作品:刘禹锡《乌衣巷》68cm×136cm

最新热点

更多

冷军不“冷”,中国嘉德成交创最“热”

11月16日,中国嘉德2019秋季拍卖会于日在嘉德艺术中心...[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网络纪录片发展观察:贴近观众需求 传播主流文化

近几年来,一度小众化的纪录片多次掀起收视...[详细]

高铁环游齐鲁行 好客山东欢迎您

11月24日8时49分,G5567 6次高铁环游齐鲁体...[详细]

风景秀美,文化深厚!兰陵尚岩的这座山值得一去

位于兰陵县尚岩镇的文峰山,原名神峰山,因...[详细]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城市中央公园开园的台前幕后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城市中央公园开园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