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负担 一念幸福 ——有感于孝道
一念负担一念幸福——有感于孝道本刊记者 黄海霞有关孝道,可能说得大了,但经常会听到人们说,做儿女要孝顺。什么是孝顺?也许就是对父母...
一念幸福
——有感于孝道
有关孝道,可能说得大了,但经常会听到人们说,做儿女要孝顺。什么是孝顺?也许就是对父母好一些,对父母的一切挂念在心,嘘寒问暖。但这样未免也太浅了。
当我的父亲走后,我才真正开始揣摩人生孝敬老人的问题,从八旬老母那开始,尽儿女之责,认真体会什么是孝顺,并努力去做。
父亲远走,老妈成了孤燕。虽说哥哥姐姐都在跟前,但心理上,母亲认为自己成了孤家寡人。一时间,她没有了安全感。
今年的年,很难过。因为远去的父亲,一家团圆的饭桌前,没有了他的身影,去年的年,他还在……很短的时间里,老母亲的听力急速下降,患有糖尿病的她,一向坚持早上锻练,可自从父亲走后,她再也没有早起过。整天唠叨,“我自己能动,自己有家,什么也不怕,我一个人可以的。”但事实上,她成天想,自己能去哪个孩子家呢?偶尔哥哥们带她走一天,她能激动好几天。她害怕一个人的夜晚。
有很多的日子,是姐姐陪伴的,但时间一长,难免有些磨擦,人老了心也多,她会常常一个人想得太多,想得太悲观。
相守过年,孙男外女都回来了,人一多,老母亲心里踏实了不少,整天很是热闹,也少了想法与忧伤。陪着母亲打麻将,到深夜她还是精神头十足,年轻人都有些熬不住了,又都怕熬坏她,劝她明天还可以继续,她说“不困不困,再玩一会儿。”闺女说姥姥的眼睛很亮。实际上,我能看到的是,妈妈眼里有太多的焦虑、渴望,也有了年迈后的生涩与稚弱。她焦虑往后独自一人的日子,渴望有亲人的相守。
但一过正月初五,远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都开始安排行程时,母亲有些忙乱,甚至开始掉眼泪。说,“家一下空了,就又留下我一人了。”
看着形只影单的母亲,我提议跟我走,到北京去过元宵节。老太太眼里冒了一下光,因为有两个外甥女陪伴,她很动心,可是想想北京的高楼与难以沟通的语言,她又犹豫了,说,“那个地方不好,没有玩麻将的地方与能说话的人。”转头问我:“你姐姐去吗?”我安慰母亲:“只要你来,过了十五,她就会来接你回去。”
但入京后麻烦事接踵而来,刚进门,她就不断地重复着问:“你姐姐什么时候来?”直问的两个外甥女一听就掉头逃掉,然后缠着我问,一遍又一遍。我开始向她说明、解释,到后来,只能用“不知道”怼她了。
我开始反省姐姐的不易来,长相厮守,人老如小孩,不能较真,还得忍着。你不让她做啥,她偏喜欢做什么,最令人头疼的事,是糖尿病母亲的饮食。她会偷着吃一些含糖很高的食物,嘴上总是辩解说:“没事没事,少吃点没事。”而每顿正餐吃饭时她不吃,一旦收拾碗筷后,她嚷嚷着饿了,且想吃的不是你做好的饭菜,我努力地迎合着她的喜好,做她想吃的饭食,有时一天得给她做四五顿饭。等她吃饱后,她就会很有精神也很有兴趣地重复讲述千年万古对她而言所谓的大事儿来。一听到这些故事,孙女、外甥女们说,这个故事听了不下五遍了。
每天一课,整个冬天在“佛说”的世界里感悟人生的老女婿,也就是我的丈夫,逮着下一辈儿的孩子们说:奶奶(姥姥)能给你们讲故事,是件幸福的事情,听多少遍也要听,知道孝顺的人,是会顺着老人的。所以,我的闺女绕有兴趣地配合着姥姥千万遍的重复,她千万遍地附合着。
母亲想念我远去的父亲,她便说起一些事情,有时也骂,说跟了我父亲她受过的委屈,父亲对她不好等等,但是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因为他们走过了金婚,足足相守了65年。而且在最后的五年中,父亲失语,母亲像对待一个孩子一样,重新照料着一个老小孩,一日三餐,端屎倒尿,昼夜相守。父亲临走前几天,拉着我母亲的手流露出不舍,成了母亲的回忆与一直絮叨的话题。65年的厚度,积累的苦乐情怨,忽然在一天,留下她一个人面对的时候,会是什么?
我们兄妹都会听到母亲常说的话:“你们都成家立业了,我的任务完成了,什么时候走,我也不怕了,这日子活得没什么意思了。再过些时候,你父亲就会来叫我的。”我们都不愿意听到这些话,可是谁真正去琢磨过老人说这话的心情呢?不是因为孤独和思念吗?而做儿女的,我们又为她做了些什么?
在北京的日子里,每天下班后,我会带母亲到下楼散步,但能看出来,妈妈不大积极,这种倦怠的情绪是对父亲的思念造成的。我努力地让母亲在她有生之年,能放下一切,好好生活。在我对父亲最为疼痛的思念中,我想,要是有来生,让我们父女换位,让他做我的孩子,把他给我的爱加倍地偿还给他。而此时,妈妈还在,庆幸老天给了我这个机会。所以,我不再顶撞母亲,依着她顺从她重复过去的故事,由着母亲不规律的生活节奏,不厌其烦地为她做她想吃的饭菜。
一天,我宽慰母亲,告诉她好好生活,我明年就申请退休,有大把的时间回来陪伴她。她记住了,忽一日,她拿出一沓元钱塞给我,问我:“你什么时候退休呀?”她对我说:“我要钱没用了,我一个人用不了多少,每个月还有两千元工资,花不了,你孩子们都用钱呀,你拿着花吧。”我突然泪流满面,我知道,母亲用钱想“买”的是一种相守,我明白了,以往一直劝我好好工作的母亲,现在需要的是我的陪伴了。
闺女有一天对我说:“妈妈你不能再吓唬姥姥了,姥姥说她想回山西了,谁家也不去了,回去好好住她的房子去呀,她怕你把房子卖了。”我只是与母亲开玩笑说,“你以后就跟着我住在北京吧,不让你回去了,我上班带着你,下班陪着你,把老家那个房子卖掉。”
人人都会老去,但人上了一定年纪,如小孩子一般,明理但不可理喻。而我们做子女的,往往是把做了一生的父母,当作大人,以为他们活了一生,对待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应该比我们都明白,总是强调,他们是大人,有些话、有些事对或不对,应该如何如何去做,觉得他们执拗、顽固,然后要求他们作出改变。于是,较真,争辩,与父母生气。实际上,当父母老了的时候,他们真的就如小孩一样,有些生活习惯或观念,是跟随了他们一生的行为,不可能在年老后因为你的责怪而能及时调整或作出改变的,所以,他们就会有时脆弱无助,也无从说理。
生活中遇到过很多的人,他们在父母不在的时候,后悔或反省,说哪如顺着他们呢,人家在的时候,我与人家争高论低,强调对错是多么愚蠢的做法。而轮到每个有父母健在的人身上时,他们又常常不在意这些。实际上,我们做儿女的,只做到“顺”着就行,这很难吗?
每天的阳升起时,我看到我家床上躺着白发苍苍的老娘时,我心中五味杂陈,却也无比幸福。是的,当你把老人的存在当负担时,你感受到的是妈妈的唠叨,妈妈的繁锁,妈妈的无趣,妈妈的诸多不可理喻。妈妈的这不对,哪不对,诸多不对;但当你把有娘的日子,当成你的幸福时,你便能容忍老娘的一切不是,珍惜有妈妈的日子。正所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爹娘在,家就在,幸福就在!
而这种幸福,就在一念之间!
今年的春节期间,有一条新闻,老母育有五儿,过节时,却没有一个儿子愿意收留自己的母亲,在深夜,两个儿子都听到了老妈无助地喊着“救命,救命”,却都指着其他兄弟去做,最后老娘冻死在儿子大门前。
娘养十儿都能养,十个儿女养不了一个娘。我的父母不是我们兄妹五人的负担,他们有工资,也有生活能力,而且妈妈精打细算,省吃俭用,成年累月,把挣下的钱存下来,成捆成捆发给儿女,我有一点痛心,儿女们拿着从老娘手里以万为单位的钱跑远了,成捆成捆的钱,“买”不来对老妈的守护吗?
我只想从我开始,也希望天下所有的儿女,心中有念,对父母,顺着点儿,他们不是负担,而是我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