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先师孔子:成圣是为了挣脱原生家庭和阶级固化?
来源:www.wenyiw.com
时间:2019-04-25 09:56:43
公元前八百年到公元前两百年,这之间六百年,哲学家称之为人类文化的轴心时期。以轴心时期为基准,人类在文化上出现很大的差异。在此之前,...
公元前八百年到公元前两百年,这之间六百年,哲学家称之为人类文化的“轴心时期”。以“轴心时期”为基准,人类在文化上出现很大的差异。在此之前,人类面对洪荒世界,在自然界挣扎求生。人类社会慢慢发展,接踵而至的是各种复杂的问题。到了轴心时期,几个重要的传统分别形成了。
依照年代的先后,代表人物有: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希腊的苏格拉底,以及犹太的耶稣。这四位古人的特别之处,正是孔子所说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十五》)孔子认为是人在弘扬人生的理想,人类的生命才是价值的主体,并非靠既定的理想使他的生命发光发热。
譬如,印度本就有源远流长的印度教。但印度教相当重视古代的神话与复杂的仪式,并严格遵守种姓制度。人一出生即列入某种阶级,到轮回之后才有可能改变。然而释迦牟尼强调众生皆有佛性,任何人都有觉悟的智慧,只要觉悟,生命就可以“离苦得乐”,这对所有人皆适用,不分阶级、不分种族。
南印度的佛教寺庙
苏格拉底
耶稣
依照年代的先后,代表人物有: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希腊的苏格拉底,以及犹太的耶稣。这四位古人的特别之处,正是孔子所说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十五》)孔子认为是人在弘扬人生的理想,人类的生命才是价值的主体,并非靠既定的理想使他的生命发光发热。
譬如,印度本就有源远流长的印度教。但印度教相当重视古代的神话与复杂的仪式,并严格遵守种姓制度。人一出生即列入某种阶级,到轮回之后才有可能改变。然而释迦牟尼强调众生皆有佛性,任何人都有觉悟的智慧,只要觉悟,生命就可以“离苦得乐”,这对所有人皆适用,不分阶级、不分种族。
南印度的佛教寺庙
苏格拉底在西方也面对一个复杂的挑战。研究自然界的学者,把宇宙看成物质结构,加上动力而不断运转。热衷辩论的辩士学派,走遍各地,发现人间的法律是相对的,价值当然也是相对的,所以他们就不再肯定任何原则,只求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苏格拉底深入反省,首先认同人类社会的法律,进而接受祖先传下来的宗教,再回到个人良心的声音,也就是所谓精灵的声音。在苏格拉底之后,他的学生柏拉图推展出西方的哲学传统以及求真的精神。
苏格拉底
就耶稣而言,犹太教本来就有非常长远的历史,《旧约》与《新约》的差异,是从法律转向仁爱。所以耶稣特别强调:神喜欢仁爱胜过祭献。人们奉献很多礼物给神,但是他并不需要,因为他创造了一切。如果心中有爱,也有信仰,进而展现出人的美善品格,神才会真正悦纳。耶稣也说,将来人们祷告不用在耶路撒冷,而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用自身的精神与行为来祷告。这就是转折点。这四大圣哲出现之后,每个传统开始调整转移,把重点放在人的身上,而这个人是指普遍的人,是一往平等的。
耶稣
我们再看孔子。他从政的时候,有一次下朝回家,家人报告:马厩失火了!他只问有人受伤吗?而不问马的损失情况。“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古代是封建社会,在马厩里工作的马车夫、用人、工人,社会阶级较低。对孔子来说,只要是人,都有平等的能力,譬如学习的能力、修养德行的能力。如此,就使得每一个人的尊严得到肯定。依今天的观念,很容易认同孔子的话,但在公元前六世纪,这是伟大的创见,何况他还身体力行。
孔子
孔子在考验中成长,学习是孔子一生的转折点。这对多数人而言,是很好理解的经验,但以孔子的生平背景来说,却是很特别的。他的祖先本是宋国的贵族,宋国是商朝的后裔。夏朝四百多年,商朝六百多年,西周与东周共八百多年。东周又分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孔子生在春秋时代末期,已是礼坏乐崩的年代。礼乐本是维系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两大支柱,既已坏了、崩了,社会秩序如何维持呢?所以这是时代的危机,但是对孔子来说,危机就是转机。他的祖先原是宋国的王室成员,本来有机会担任宋国的国君,因为谦虚礼让,一让之后就一路让下去了。后来到第六、第七代时,迁居鲁国。再过几代,他的父亲叔梁纥曾任邹邑(即今日的曲阜)的县长,古代的县长已经位列大夫了。他的父亲第一次结婚生了九个女儿,古人为了祭祀祖先,总希望生个儿子。第二次结婚产下一子孟皮,但是腿有残疾,身体不健康对古人来说,也是件遗憾的事。叔梁纥六十多岁时,认识了还不到二十岁的颜氏,生下孔子。孔子的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去世,由于孔家还不能接纳他们,母子二人甚至无法参加葬礼。孔子十七岁时,母亲过世,他到处请教乡里长辈他父亲的安葬处,才将父母亲合葬。
孔子成长于单亲家庭,与母亲过着非常贫困的日子。后来别人称赞他的成就,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我们说:“英雄不怕出身低。”在困难中可以磨炼意志,可以开发潜能。鲁国的曲阜南门有一沂水,冬至固定举行祭祀天地的典礼,称作“郊祭”。每个人都会穿上庄严的服装、礼帽,进退有序,盛大隆重,孔子小时候最喜欢和同伴玩这种游戏。司马迁也说孔子小时候“陈俎豆、设礼容”,学习大人祭拜天地。他欣慕那种人文化成、庄严肃穆的场面,感觉人的生命到了那一层次,才显出真正的价值。如果没有这种礼乐教化,只看到赤裸裸的人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那么人的生命怎能算是美好呢?
乱世中的贫困少年
孔子十五岁时,又是一个转折点。当时他只能接受乡村教育。乡村教育指的是农耕社会到了十月农忙结束后,让所有的小孩子都来上课。退休官员与受过教育的人,年纪大了以后,很愿意把他们的知识传给下一代。他们所学的有两种,一是文化常识。譬如,鲁国人要记得鲁国祖先是周公的后裔,齐国人则要明白齐国的祖先是姜太公的后裔。姜太公即姜子牙,周公在当时是伟大的政治领袖,大家都怀念他。孔子学会文化常识后,知道在封建制度下,每一个国家都与周朝的宗室有关系。二是学习武艺,男子年满十五岁需服劳役与兵役,因此要学骑马射箭。孔子学什么都学得很好,一般人十五岁后就开始工作,继承父业,但孔子认为一旦如此,恐怕一生将无成就,因此决心学习。所以,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这话今天听起来很平常。现代人六岁进小学,但我们很少有立志的,都是被迫的,而孔子则是立志终身学习。我自己教书三十多年,为什么特别佩服孔子呢?因为他曾回答子贡,说自己“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孟子·公孙丑上》)。“厌”就是不想学了,“倦”就是不想教了。我们教书时间久了之后,容易感觉“学就厌,教就倦”,因此看到孔子这种表现,特别佩服他。
孔子曾向老子问礼,向师襄习乐。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究竟是不是写《道德经》的那个老子,到现在还有争议。老子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负责国家档案与图书馆,非常有学问。临别时,老子建议孔子不要过于积极改变社会,以免遭到别人的嫉妒。每个人都有年轻的时候,只要勇于向长辈学习,就能减少犯错。孔子学习音乐的经验更好,真是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他向师襄学习一首曲子,一定精通它的旋律,了解它的演奏技巧,还要明白作曲的目的与心意,并揣摩它所描写的人物是何模样。师襄是盲人,虽然看不见,听到学生这样讲后,非常感动,甚至离开座位向孔子鞠躬。所以孔子无论学习什么都可以温故而知新,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当老师的条件就是了解过去,加上新的创意,能够不断推陈出新。
立志学习:五经与六艺
孔子的学习有三点特色。第一,学习最好的东西。在当时最好的东西就是“五经”“六艺”。“五经”为《诗》《书》《礼》《乐》《易》,范围已经很完整了。诗代表文学,书代表历史,易代表哲学,礼代表生活规范,乐代表音乐、艺术。古代的书刻在竹简上,三百页就有三百片,即可装满一车。而孔子教学生的材料就是这些,尤其是《诗经》,他以《诗经》教学生,非常娴熟。
古代的大学教育只有贵族子弟或官宦子弟才有机会受教。当时读书人的出路比较狭窄,学成之后,因为有知识、有能力服务百姓,因此几乎都成为社会的领导阶级。念大学的贵族子弟,由于工作有保障,就不见得用功了。孔子教学的目的非常清楚,他的学生以平民百姓为主,也有少数贵族子弟。由于孔子的教学成效胜过大学里的老师,许多贵族子弟主动求教。也因此鲁国的官员中有不少是孔子的弟子,表现相当杰出。孔子本身当然也具备这样的能力,他精通经典后,不断有自己的创新见解,可惜的是,他不能多谈自己的思想。我们今天多么希望孔子发表系列演讲,讲述他自己的思想。
“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和“五经”有两项重复。“五经”中的礼乐,代表文献资料,说明何为礼、何为乐。“六艺”的礼乐,则是实际操作。学会了礼之后,必须实际参与祭祀、婚礼、丧礼、士冠礼、乡射礼。据说孔子请教老子时,特别针对丧礼的细节请教。譬如,送葬的队伍遭遇日食,不见阳光,那么队伍该不该继续前进呢?因为晚上不能送葬。至今仍有老子带着孔子一起从事丧礼的记录。“乐”更需要操作,懂得很多音乐原理,讲得头头是道,但却不会弹琴,也只能称为纸上谈兵。孔子的音乐造诣很高,他曾于卫国友人家中击磬,连路人都听出他的心意。孔子感叹无人了解他,他的弟子三千人,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但他却公开说:“没有人了解我呀!”我们不禁要请教孔子,是弟子不勤学,还是你的思想太神秘?一个人的思想要让人全盘了解,并非易事。如,学生耳熟能详的“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如何了解何为迷惑?从小只听从父母师长的安排指示,不需动脑,四十岁以后要独立了,自己面对人生,此时迷惑最多。孔子在此时年已不惑了,但他的学生很年轻,甚至与他相差四十几岁,要他们如何了解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射与御也非常杰出。他曾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君子没什么好争的,如果一定要争的话,就比射箭好了,射箭前先打躬作揖,射箭后再次打躬作揖,一起饮酒,这种竞争表现了君子风度。有人说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论语·子罕》),指他非常博学,但却无特定专精的名声。孔子听了以后说:“我要靠什么出名,射箭吗?还是驾车?我靠驾车好了。”代表孔子驾车的技术超过了射箭。孔子身高一百九十二厘米,父亲是大力士,驾起车来很威风。至于书与数,书是书写,为做官的基本能力。数是计算,计算账簿的正确性,孔子年轻时曾在政府机关管过账。
孔子的学习经验是,先学习古代“五经六艺”的知识与能力,如海绵般尽力吸收,这是最好的示范。人年轻时,心思单纯,有丰富的脑容量,如能好好学习,什么都学得会,就怕你不学。
孔子学习的第二个特色是:学与思并重。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国耶鲁大学念书,住学校宿舍。同寝室有位日本同学,东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在日本政府工作,再到美国念MBA。我们宿舍各有卧室,但共享客厅。美国同学放假就各自回家,我们这些亚洲同学无家可归,常常聊天。有一次我与日本同学聊到孔子,他忽然很兴奋,说他知道孔子,接着用日文讲了一句孔子的话。我说孔子也不懂日文呀!他只好拿出一张纸来写,写的是文言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当时我非常震撼,就像自家的宝贝被偷走了!他还很得意地说:“日本人在中学时代都要背《论语》。”当时我就决心要好好研究儒家思想。为什么外国人那么珍惜我们的文化,我们自己反而不在乎呢?外国人选择世界各种文化研究也是精挑细选,没有足够的内涵,他们为什么要学呢?
学习而不思考,是白费力气,因为很容易忘记。美国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一所大学在放暑假之后一个月,紧急召回各系各班第一名的同学,用与上学期期末考相同的题目再考一次,结果没有人及格。为什么?因为他们只是强记应付考试,并没有思考。思考是经过主体的反省,然后有了自己的心得。你读了一百页的书,也许只对里面的十页仔细思考。想通了,这十页就是你的,另外九十页还给作者。
“思而不学则殆”,意指光是思考而不读书,是有危险的。什么危险?很容易走偏了。为什么?一个人只思考而不读书,他只能反省每天发生的事情,如此很容易受年龄、行业的限制而忽略了自己生命的真正需要。人的生命是不受行业、年龄限制的。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还说过自己:“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专心思考,无用,不如打开书本学习。孔子强调学思并重,双轨并行。
孔子学习的第三个特色是:学与德兼备。宋代哲学家说,如果读了《论语》而毫无改变,等于没有读。读了《论语》后,至少要改变想法。譬知,人应孝顺,人应守信。孔子希望弟子的所学能与德行配合。颜渊是孔子学生中最杰出的。鲁哀公曾问孔子,学生中谁最好学。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孔子的弟子三千,精通六艺者七十二,好学者名单列出来应该有不少,但是他用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说明颜渊的表现。意指与人发生冲突而不会把愤怒转移到不相干的人身上,以及不再犯相同的错误。不迁怒比较容易,认清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即可;不贰过比较困难,因为要对付自己的毛病。人的性格往往决定他犯什么过错,若要不贰过,必须经常改造性格,压力很大。孔子说过:“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也。”(《论语·里仁》)党不是政党,也不是党派,党是性格类别。什么性格类别的人容易犯什么过失,所以只需了解一个人的过失,就能建议他人生的方向。我们不应害怕别人发现我们的过失,这样才知道如何改正。学习与德行完全配合,才能让自己的生命与时俱进。如果只有学习,增加知识只是为了作秀。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孔子认为古代的学者认真修养自己,让生命走向圆满,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我们今日学习是为了教书,为了自己,也是为别人,这是与古代完全不同的社会情况。
孔子年少时家境贫穷,但他立志向学,不断成长,精通“五经六艺”,学思并重,学习与德行配合。他与弟子们逐渐形成一个伟大的传统,称为儒家。
儒家传统的特色
儒家传统特别重视什么?有三点外在特色。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儒家,可以从三点来看。第一,是否肯定传统。第二,是否重视教育。第三,是否关怀社会。肯定传统,重视教育,关怀社会,这三点正是儒家的具体作为。但这只是外在的描述,不一定代表这样的人就是儒家,因此还必须就其内在特色,另指出三点来说明。
凡是儒家学者,其主张的学说必有以下三点。第一,人人皆可能成为君子。人人都可能,表示儒家对人是一律平等的。人只要学习,一定可以明白道理;只要愿意,也能够成为君子。何为君子?古代所谓的君子,就字面而言是君之子,也就是贵族子弟,他们生下来就有官位。到孔子的时代,君子已增加了道德的含义,也就是人格典型,称为君子。在《论语》中,这两种用法都有。这说明古人对政治领袖有很高的期望,既然有官位,更应该像个君子。儒家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君子,这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普遍的,每一个人都有,没有阶级、族群、性别之分。这是儒家的第一点内在特色:人人皆可能成为君子。
第二,人人皆应该成为君子,亦即把“能够”提升为“应该”。除了人类以外,其他生物没有“应不应该”的问题。譬如,非洲野生动物园如果规定狮子不应该吃绵羊,等于要求狮子吃素,但吃素就不是狮子了,更何况狮子不食肉就无法存活。所以,人类之外的生物界并没有“应该”的问题。你说这棵树不应该长在这里,但它要长,你又能如何呢?它是自然条件的配合、本能的发展,就这么长成了。只有人类才有“应该”的问题。“应该”这两字,牵涉到选择与判断。儒家的特色即在于:先肯定人人都可能成为君子,再强调人人都应该成为君子。虽说是“可能”,但并不代表可以任意选择。我只是“可能”成为君子,但我不想成为君子,又能如何呢?不想成为君子,则是小人。在此特别说明,小人不是坏人,小人原本是指小孩子。小孩子长大成人,但心态仍是小孩子,他还是只看利益,与人竞争,耍小聪明,这才叫作小人。小人与君子的差别在于:小人没有志向,只靠本能生活,与其他生物无差。君子必须有志向,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人生很奇妙,生下来时是一个人,但这不够,若是没有好好学习、修养自身,逐渐就不像一个人了。换句话说,光靠本能像生物一样活着,是不够的。人类身为万物之灵,天生有丰富的潜能尚待实现,因此人的一生就是要把这些潜能加以实现,亦即成为君子才算是真正的人。所以,人人都应该成为君子。如孔子说“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说“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荀子说君子“畏患而不避义死”(《荀子·不苟》),君子害怕灾难,但不会逃避为义而死。《易传》《中庸》也都能找到例证。这说明只要是儒家,为了成为君子,必要时可以牺牲生命。生命极为可贵,却必须牺牲,因此要有非如此不可的充分理由。何以死亡是一种完成,是一种取得?儒家的思想必须在此清楚说明,否则它只是一套空想及幻想而已。
第三,当一个人成为君子时,他也会促使别人成为君子。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常,但稍加思考就会发现它的深刻含义。一个人努力成为君子时,他自然会带领别人成为君子,这表示个人与别人不能分开,在人的社会里,没有人可以完全离群索居。儒家观察人的生命,认为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社会,譬如我们生下来,若不是父母长期抱在怀里,用心养育,如何能成长?慢慢长大之后,若无学校老师教导,如何能学习?毕业后进入社会,如果没有工作,又要如何安身?所以人的生命与社会整体是紧密结合的。因此,当人努力成为君子时,一定会帮助别人也逐渐成为君子。孟子很喜欢以舜作为例子。舜的父亲叫瞽叟,瞎眼的老头子,是个老糊涂。舜的母亲过世后,父亲娶了后母,生了弟弟,名作象。一家四口,其中三个人居然联合起来对付舜,这是什么样的问题家庭呢?但是舜立志成为君子,对父母孝顺,对弟弟友爱,他的心意最终感动了父母与弟弟。
德国学者雅斯贝斯(Karl Jaspers,1883—1969)著有《四大圣哲》,推崇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希腊的苏格拉底,以及犹太的耶稣。一般人贵远贱近,可能不觉得孔子有什么伟大。司马迁是历史学家,他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到孔子,愈写愈感动,最后忍不住到孔子的墓前徘徊沉思良久。因为他想到,孔子的弟子在他过世后,居然相约在孔子的墓前守丧三年(三年之丧是指二十五个月)。孔子不是有权力的人,也不是有财富的人,但是学生愿意把他们对父母的孝道也转用到孔子身上。因为他们领悟到,父母给的是身体的生命,老师给的是精神的生命,使他们明白人生的道理。我曾于二○○七年八月八日参观孔庙、孔府与孔林,但真正让我感动的是孔林的一块石碑“子贡庐墓处”。子贡在与同学们守丧三年后,又留下来继续守第二个三年之丧,前后加起来五十个月。
孔子是天生的圣人吗?他自己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他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他是用心勤奋学习之后才成就了完美的典型,这个典型所展现出来的境界,影响了华人世界,进而影响了全世界。
孔子成长于单亲家庭,与母亲过着非常贫困的日子。后来别人称赞他的成就,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我们说:“英雄不怕出身低。”在困难中可以磨炼意志,可以开发潜能。鲁国的曲阜南门有一沂水,冬至固定举行祭祀天地的典礼,称作“郊祭”。每个人都会穿上庄严的服装、礼帽,进退有序,盛大隆重,孔子小时候最喜欢和同伴玩这种游戏。司马迁也说孔子小时候“陈俎豆、设礼容”,学习大人祭拜天地。他欣慕那种人文化成、庄严肃穆的场面,感觉人的生命到了那一层次,才显出真正的价值。如果没有这种礼乐教化,只看到赤裸裸的人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那么人的生命怎能算是美好呢?
乱世中的贫困少年
孔子十五岁时,又是一个转折点。当时他只能接受乡村教育。乡村教育指的是农耕社会到了十月农忙结束后,让所有的小孩子都来上课。退休官员与受过教育的人,年纪大了以后,很愿意把他们的知识传给下一代。他们所学的有两种,一是文化常识。譬如,鲁国人要记得鲁国祖先是周公的后裔,齐国人则要明白齐国的祖先是姜太公的后裔。姜太公即姜子牙,周公在当时是伟大的政治领袖,大家都怀念他。孔子学会文化常识后,知道在封建制度下,每一个国家都与周朝的宗室有关系。二是学习武艺,男子年满十五岁需服劳役与兵役,因此要学骑马射箭。孔子学什么都学得很好,一般人十五岁后就开始工作,继承父业,但孔子认为一旦如此,恐怕一生将无成就,因此决心学习。所以,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这话今天听起来很平常。现代人六岁进小学,但我们很少有立志的,都是被迫的,而孔子则是立志终身学习。我自己教书三十多年,为什么特别佩服孔子呢?因为他曾回答子贡,说自己“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孟子·公孙丑上》)。“厌”就是不想学了,“倦”就是不想教了。我们教书时间久了之后,容易感觉“学就厌,教就倦”,因此看到孔子这种表现,特别佩服他。
孔子曾向老子问礼,向师襄习乐。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究竟是不是写《道德经》的那个老子,到现在还有争议。老子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负责国家档案与图书馆,非常有学问。临别时,老子建议孔子不要过于积极改变社会,以免遭到别人的嫉妒。每个人都有年轻的时候,只要勇于向长辈学习,就能减少犯错。孔子学习音乐的经验更好,真是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他向师襄学习一首曲子,一定精通它的旋律,了解它的演奏技巧,还要明白作曲的目的与心意,并揣摩它所描写的人物是何模样。师襄是盲人,虽然看不见,听到学生这样讲后,非常感动,甚至离开座位向孔子鞠躬。所以孔子无论学习什么都可以温故而知新,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当老师的条件就是了解过去,加上新的创意,能够不断推陈出新。
立志学习:五经与六艺
孔子的学习有三点特色。第一,学习最好的东西。在当时最好的东西就是“五经”“六艺”。“五经”为《诗》《书》《礼》《乐》《易》,范围已经很完整了。诗代表文学,书代表历史,易代表哲学,礼代表生活规范,乐代表音乐、艺术。古代的书刻在竹简上,三百页就有三百片,即可装满一车。而孔子教学生的材料就是这些,尤其是《诗经》,他以《诗经》教学生,非常娴熟。
古代的大学教育只有贵族子弟或官宦子弟才有机会受教。当时读书人的出路比较狭窄,学成之后,因为有知识、有能力服务百姓,因此几乎都成为社会的领导阶级。念大学的贵族子弟,由于工作有保障,就不见得用功了。孔子教学的目的非常清楚,他的学生以平民百姓为主,也有少数贵族子弟。由于孔子的教学成效胜过大学里的老师,许多贵族子弟主动求教。也因此鲁国的官员中有不少是孔子的弟子,表现相当杰出。孔子本身当然也具备这样的能力,他精通经典后,不断有自己的创新见解,可惜的是,他不能多谈自己的思想。我们今天多么希望孔子发表系列演讲,讲述他自己的思想。
“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和“五经”有两项重复。“五经”中的礼乐,代表文献资料,说明何为礼、何为乐。“六艺”的礼乐,则是实际操作。学会了礼之后,必须实际参与祭祀、婚礼、丧礼、士冠礼、乡射礼。据说孔子请教老子时,特别针对丧礼的细节请教。譬如,送葬的队伍遭遇日食,不见阳光,那么队伍该不该继续前进呢?因为晚上不能送葬。至今仍有老子带着孔子一起从事丧礼的记录。“乐”更需要操作,懂得很多音乐原理,讲得头头是道,但却不会弹琴,也只能称为纸上谈兵。孔子的音乐造诣很高,他曾于卫国友人家中击磬,连路人都听出他的心意。孔子感叹无人了解他,他的弟子三千人,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但他却公开说:“没有人了解我呀!”我们不禁要请教孔子,是弟子不勤学,还是你的思想太神秘?一个人的思想要让人全盘了解,并非易事。如,学生耳熟能详的“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如何了解何为迷惑?从小只听从父母师长的安排指示,不需动脑,四十岁以后要独立了,自己面对人生,此时迷惑最多。孔子在此时年已不惑了,但他的学生很年轻,甚至与他相差四十几岁,要他们如何了解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射与御也非常杰出。他曾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君子没什么好争的,如果一定要争的话,就比射箭好了,射箭前先打躬作揖,射箭后再次打躬作揖,一起饮酒,这种竞争表现了君子风度。有人说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论语·子罕》),指他非常博学,但却无特定专精的名声。孔子听了以后说:“我要靠什么出名,射箭吗?还是驾车?我靠驾车好了。”代表孔子驾车的技术超过了射箭。孔子身高一百九十二厘米,父亲是大力士,驾起车来很威风。至于书与数,书是书写,为做官的基本能力。数是计算,计算账簿的正确性,孔子年轻时曾在政府机关管过账。
孔子的学习经验是,先学习古代“五经六艺”的知识与能力,如海绵般尽力吸收,这是最好的示范。人年轻时,心思单纯,有丰富的脑容量,如能好好学习,什么都学得会,就怕你不学。
孔子学习的第二个特色是:学与思并重。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国耶鲁大学念书,住学校宿舍。同寝室有位日本同学,东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在日本政府工作,再到美国念MBA。我们宿舍各有卧室,但共享客厅。美国同学放假就各自回家,我们这些亚洲同学无家可归,常常聊天。有一次我与日本同学聊到孔子,他忽然很兴奋,说他知道孔子,接着用日文讲了一句孔子的话。我说孔子也不懂日文呀!他只好拿出一张纸来写,写的是文言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当时我非常震撼,就像自家的宝贝被偷走了!他还很得意地说:“日本人在中学时代都要背《论语》。”当时我就决心要好好研究儒家思想。为什么外国人那么珍惜我们的文化,我们自己反而不在乎呢?外国人选择世界各种文化研究也是精挑细选,没有足够的内涵,他们为什么要学呢?
学习而不思考,是白费力气,因为很容易忘记。美国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一所大学在放暑假之后一个月,紧急召回各系各班第一名的同学,用与上学期期末考相同的题目再考一次,结果没有人及格。为什么?因为他们只是强记应付考试,并没有思考。思考是经过主体的反省,然后有了自己的心得。你读了一百页的书,也许只对里面的十页仔细思考。想通了,这十页就是你的,另外九十页还给作者。
“思而不学则殆”,意指光是思考而不读书,是有危险的。什么危险?很容易走偏了。为什么?一个人只思考而不读书,他只能反省每天发生的事情,如此很容易受年龄、行业的限制而忽略了自己生命的真正需要。人的生命是不受行业、年龄限制的。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还说过自己:“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专心思考,无用,不如打开书本学习。孔子强调学思并重,双轨并行。
孔子学习的第三个特色是:学与德兼备。宋代哲学家说,如果读了《论语》而毫无改变,等于没有读。读了《论语》后,至少要改变想法。譬知,人应孝顺,人应守信。孔子希望弟子的所学能与德行配合。颜渊是孔子学生中最杰出的。鲁哀公曾问孔子,学生中谁最好学。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孔子的弟子三千,精通六艺者七十二,好学者名单列出来应该有不少,但是他用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说明颜渊的表现。意指与人发生冲突而不会把愤怒转移到不相干的人身上,以及不再犯相同的错误。不迁怒比较容易,认清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即可;不贰过比较困难,因为要对付自己的毛病。人的性格往往决定他犯什么过错,若要不贰过,必须经常改造性格,压力很大。孔子说过:“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也。”(《论语·里仁》)党不是政党,也不是党派,党是性格类别。什么性格类别的人容易犯什么过失,所以只需了解一个人的过失,就能建议他人生的方向。我们不应害怕别人发现我们的过失,这样才知道如何改正。学习与德行完全配合,才能让自己的生命与时俱进。如果只有学习,增加知识只是为了作秀。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孔子认为古代的学者认真修养自己,让生命走向圆满,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我们今日学习是为了教书,为了自己,也是为别人,这是与古代完全不同的社会情况。
孔子年少时家境贫穷,但他立志向学,不断成长,精通“五经六艺”,学思并重,学习与德行配合。他与弟子们逐渐形成一个伟大的传统,称为儒家。
儒家传统的特色
儒家传统特别重视什么?有三点外在特色。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儒家,可以从三点来看。第一,是否肯定传统。第二,是否重视教育。第三,是否关怀社会。肯定传统,重视教育,关怀社会,这三点正是儒家的具体作为。但这只是外在的描述,不一定代表这样的人就是儒家,因此还必须就其内在特色,另指出三点来说明。
凡是儒家学者,其主张的学说必有以下三点。第一,人人皆可能成为君子。人人都可能,表示儒家对人是一律平等的。人只要学习,一定可以明白道理;只要愿意,也能够成为君子。何为君子?古代所谓的君子,就字面而言是君之子,也就是贵族子弟,他们生下来就有官位。到孔子的时代,君子已增加了道德的含义,也就是人格典型,称为君子。在《论语》中,这两种用法都有。这说明古人对政治领袖有很高的期望,既然有官位,更应该像个君子。儒家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君子,这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普遍的,每一个人都有,没有阶级、族群、性别之分。这是儒家的第一点内在特色:人人皆可能成为君子。
第二,人人皆应该成为君子,亦即把“能够”提升为“应该”。除了人类以外,其他生物没有“应不应该”的问题。譬如,非洲野生动物园如果规定狮子不应该吃绵羊,等于要求狮子吃素,但吃素就不是狮子了,更何况狮子不食肉就无法存活。所以,人类之外的生物界并没有“应该”的问题。你说这棵树不应该长在这里,但它要长,你又能如何呢?它是自然条件的配合、本能的发展,就这么长成了。只有人类才有“应该”的问题。“应该”这两字,牵涉到选择与判断。儒家的特色即在于:先肯定人人都可能成为君子,再强调人人都应该成为君子。虽说是“可能”,但并不代表可以任意选择。我只是“可能”成为君子,但我不想成为君子,又能如何呢?不想成为君子,则是小人。在此特别说明,小人不是坏人,小人原本是指小孩子。小孩子长大成人,但心态仍是小孩子,他还是只看利益,与人竞争,耍小聪明,这才叫作小人。小人与君子的差别在于:小人没有志向,只靠本能生活,与其他生物无差。君子必须有志向,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人生很奇妙,生下来时是一个人,但这不够,若是没有好好学习、修养自身,逐渐就不像一个人了。换句话说,光靠本能像生物一样活着,是不够的。人类身为万物之灵,天生有丰富的潜能尚待实现,因此人的一生就是要把这些潜能加以实现,亦即成为君子才算是真正的人。所以,人人都应该成为君子。如孔子说“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说“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荀子说君子“畏患而不避义死”(《荀子·不苟》),君子害怕灾难,但不会逃避为义而死。《易传》《中庸》也都能找到例证。这说明只要是儒家,为了成为君子,必要时可以牺牲生命。生命极为可贵,却必须牺牲,因此要有非如此不可的充分理由。何以死亡是一种完成,是一种取得?儒家的思想必须在此清楚说明,否则它只是一套空想及幻想而已。
第三,当一个人成为君子时,他也会促使别人成为君子。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常,但稍加思考就会发现它的深刻含义。一个人努力成为君子时,他自然会带领别人成为君子,这表示个人与别人不能分开,在人的社会里,没有人可以完全离群索居。儒家观察人的生命,认为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社会,譬如我们生下来,若不是父母长期抱在怀里,用心养育,如何能成长?慢慢长大之后,若无学校老师教导,如何能学习?毕业后进入社会,如果没有工作,又要如何安身?所以人的生命与社会整体是紧密结合的。因此,当人努力成为君子时,一定会帮助别人也逐渐成为君子。孟子很喜欢以舜作为例子。舜的父亲叫瞽叟,瞎眼的老头子,是个老糊涂。舜的母亲过世后,父亲娶了后母,生了弟弟,名作象。一家四口,其中三个人居然联合起来对付舜,这是什么样的问题家庭呢?但是舜立志成为君子,对父母孝顺,对弟弟友爱,他的心意最终感动了父母与弟弟。
德国学者雅斯贝斯(Karl Jaspers,1883—1969)著有《四大圣哲》,推崇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希腊的苏格拉底,以及犹太的耶稣。一般人贵远贱近,可能不觉得孔子有什么伟大。司马迁是历史学家,他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到孔子,愈写愈感动,最后忍不住到孔子的墓前徘徊沉思良久。因为他想到,孔子的弟子在他过世后,居然相约在孔子的墓前守丧三年(三年之丧是指二十五个月)。孔子不是有权力的人,也不是有财富的人,但是学生愿意把他们对父母的孝道也转用到孔子身上。因为他们领悟到,父母给的是身体的生命,老师给的是精神的生命,使他们明白人生的道理。我曾于二○○七年八月八日参观孔庙、孔府与孔林,但真正让我感动的是孔林的一块石碑“子贡庐墓处”。子贡在与同学们守丧三年后,又留下来继续守第二个三年之丧,前后加起来五十个月。
孔子是天生的圣人吗?他自己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他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他是用心勤奋学习之后才成就了完美的典型,这个典型所展现出来的境界,影响了华人世界,进而影响了全世界。
来源:磨铁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