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简如墨,浮世清欢 ——赴一场杭州行旅之约
素简如墨,浮世清欢——赴一场杭州行旅之约本刊记者 赵艺瑶我自幼长于平阔的中原大地,曾在滨海地区呆过一段时间,如今工作于北国的我,却...
素简如墨,浮世清欢
——赴一场杭州行旅之约
本刊记者 赵艺瑶
我自幼长于平阔的中原大地,曾在滨海地区呆过一段时间,如今工作于北国的我,却从未忘记江南的柔情是何滋味。游荡在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前,我不禁想起那青砖黛瓦马头墙、浓淡氤氲的澄澈湖泊和别有洞天的乌衣白巷,艳阳高照下的温婉宁静令人心生向往。北方炎炎的夏日早已吞没了刺骨的风霜,干肃的热风拂面,带着些许裂感,尤其在雾霾紧锁的故都,这里有着浓烈的日光,谁不渴望寻找那抹能滋润喉咙深处涩泽的清凉?
最初对于江南的向往,是因苏东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风光,西湖无疑是苏杭一带诗意般的存在,随着辗转各地的生活奔波,杭州安逸的慢节奏生活,加深了我的念想。机缘巧合之下,缠绵多年的相思,终于在一朝得到解渴,虽然曾经在匆忙中恍惚一瞥,但夜色中入梦的湖泊太过于辽阔,包容的胸怀让我只能身在一隅,坐井观天,无法浸润那悠然自在的灵魂。如今借故重游,其动人之处犹得真味,让人有了欣然的宽慰。
与粗犷大气的北方相比,杭州这座醉染着烟雨气息的城市,似乎更为小巧玲珑,它温婉而有灵性,像是从天庭无意坠落的聚宝盆,一年四季变幻着不同的风情。西湖,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明珠,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杨柳依依,荷风莲韵,美得无与伦比。正是这份独特,历代文人墨客挥洒出流芳百世的笔墨丹青,它的色彩愈显浓重,从此便以秀美的外貌和优越的灵魂而自居。
在杭州东站下车,乘坐地铁至龙翔桥站,摩肩接踵的人群让我深感杭州这座城市的繁华,出了地铁口,一股热风扑面而来,但却不似北方的干燥,它携带着湿润的气息,像是孩童天真稚嫩的唇吻,蕴含着勃勃的生机。这个节气的西湖依然留存着人们对它的依恋,游人如织,让我深深体验了一次“出去旅游不是看风景,而是看人”的沧桑心情。清晨强烈的阳光照耀使得西湖早已脱去了那薄薄的雨气面纱,呵,这是一位温婉多情的少女,她正俯卧在群山之间,身披绿泽,眉目传情,柔媚的模样不禁激发起行人的保护欲,让人轻慢了脚步,害怕扰了她的美梦。
由于与友人的故约,这里是离西湖音乐喷泉最近的地方,半城微波涤荡的湖水就这样突兀地闯入我的眼帘,朦胧而迷离,在朝霞的迎接下,其优雅的身姿愈发荡漾。我不知道夜间这片西湖会变成何种模样,据说绚丽磅礴的喷泉会在平静的湖面上演,曲高和寡的音乐是它舞姿的伴奏,一排排椅子上的行人是观众,这是一场绝美的视觉盛宴,然而时间紧张的我终究无法在晚间停驻。嘈杂的人群中,一位老人手舞足蹈地表演着《千年等一回》,似乎为了应景,几位穿着白色或青色衣衫的姑娘走过,我才恍然,这是一处充满人间仙气盛景的地方。
也许是逆向行走的缘故,围湖而行,绕了半天才到达所谓的断桥边上,虽然一路上在天容水色的光景里踏步,有着岁月静好的悠然,但我却对于想象中的依恋有些迫不及待,直至有意邂逅了那座拱跨在湖面上的白色桥梁。西湖有三“奇”,其一便是“断桥不断”,为何缘故?却是那冬雪之际阳面冰雪消融、阴面残雪覆盖造就的似断却连的断桥景观,不过如今暖阳和煦,怎会有如此奇迹出现?入眼中的断桥似乎掩藏起了它曾经的风华,朴素得让人忽略其身影,然而平凡之处最动人,正是它的低调,才在这幅湖光山色的水墨画里,掀起道道波澜。
信步桥上,我背靠桥栏,眺望远处碧波上的泛舟游湖,雾气早已升腾起来,淹没了那些零星散布的船舫,好一派旧时风光。收回目光,我轻抚着这雕梁画栋的桥栏,不禁沉思在许仙和白娘子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里,是何等的磐石和蒲苇,才让这对恩爱的夫妻,冲破人妖两界的屏障,在历史的长河里浪漫登场。站在古老斑驳的石板桥上,太阳洒下白光,想象着多雨的季节,雨点飞溅,打湿了行人的鞋面,也在无所遮拦的桥面上,晕染出圈圈涟漪,惊艳了湖光。我不小心掉落了雨伞,细雨沾湿了我的衣裳,没有一丝丝防备,误入了那片清寂的山水,这是我脑海里浮现的梦,也可能只是我的幻想。
断桥尽头便是白堤,“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的伟大对于我来说出自于此。平坦的道路两旁,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路旁的植被伸展出了枝丫,一派花红柳绿的盛世气象。白堤比道路稍矮一些,这是一条横亘在湖面上的锦带,为时任杭州刺史白居易所修,有拦截钱塘潮水之功能。下行徐走,青绿的湖水澎湃着堤墙,似近似远,隐约可见,想弯腰掬起一捧就近解渴,又被远方湖天一色的气势吓住,本来躁动的心灵在水汽的氤氲中突然略显安定,寻了静谧之处坐下,我只想让时间凝滞,面对着这庞然明媚的西湖水,暖风熏得我欲醉。
到了西湖不游水,这就像是入了宝山空手而归一样,千里赶赴杭州,为了不做这“愚蠢”之人,我们拍板了泛舟湖上。西湖的码头众多,画舫、休闲船、大型游艇、自开船、自划船等项目让我挑花了眼。最终选择了一叶乘坐四人的摇橹船,顶部搭了敞亮的布制雨篷,桌子上放着白盘,盘子里留着些许瓜子壳,我想这肯定是前一位游船人所享受的惬意时光。船家拿起被湖水蹭得发亮的木质船桨,站在船尾吆喝,“走起”,这叶扁舟迅速偏离了码头的方向。
艳阳天下,一平如镜的湖面被划破,在烟波浩淼的湖光山色里,我随舟行,舟随水移,移步异景,情随景变,西湖“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美貌在雾气的熏陶中,略显层次感。尤其峰峦叠翠的包围更显苍茫,它始终保持着遗世独立的缥缈仙姿,一身衣衫白得发光,而这种“白”却不是青绿山水中的留白,而是带着润泽的濛白,小船则更像是去往蓬莱仙境的路上,让人莫名有种难言的欢喜。
我置身于这幅古老的水墨画中,似乎忘却了回去的方向,问船家,他笑而不语,远处那座峰塔可是吴越人民为吴越王钱叔建造的保俶塔?这处青山抑或是熠熠生辉的宝石山峦?忽而平静的湖水翻腾起浪花,起风了,船家穿过船身到达船头,麻利地拆掉顶篷,没想到,失去了遮挡,刚才浅尝辄止的氤氲,愈显宽广,天水一方,湖韵生香,就是清丽的粉黛西子站在这里,亦比不上此景之美,它美得那样纯粹,那样天然,是如此的圣洁!
“平湖秋月”是白堤西端的一处湖上园林,它的建设是基于湖面堤岸的延伸,狭长而秀雅,每当秋高气爽之时,这里便是对月当空、举杯酌饮的好地方。穿过被翠绿山石点缀的幽深小径,一座高阁束于湖上,沾染了淡然气息的建筑,最终也没能逃脱江南园林的雅逸风格。我在水榭里凭栏远望,只见群山风光,湖清影长,粼波微闪,日风明朗,啊,这悄然散发的浓荫清凉!
西湖的美,在于西湖之水,那西湖的山该有着怎样的颜色,才能依偎出这一汪澄澈呢?这就得说孤山之名了,作为清行宫的遗址,它的历史气息太过于浓厚。北宋诗人林和靖曾在此写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名句,从此留下了“梅妻鹤子”的典故;西泠印社掩映其间,这里成为了集结金石篆刻和文人雅集的文学圣地;还有名人雅士苏小小、苏曼殊和“湖上三杰”岳飞、于谦、张苍水,以及近代革命者徐锡麟、秋瑾等埋骨于此……可以说,再多的语言对于这座山林的描述都略显苍白,它自有的矜持和清高使其更为低调,在偏居一隅中显得尤为安详。
不知不觉,绕湖北上已占据了大部分的里程,前方几座单孔半圆石拱桥入了视野,像白堤一样的丝带锁住了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桥梁,长堤卧波,从远处望去,波澜起伏的模样犹如惊涛骇浪,在这平静的西湖地方,增添了几分生香,哦,原来这是另一片栖息于湖面上的独特风光。苏堤,人称苏公堤,是为纪念北宋苏东坡疏浚西湖、堆泥筑堤的功绩,才给了其如此千百年来的殊荣。站在开阔的堤岸之上,微风吹拂着雾气,垂柳飒飒作响,桃植满地,芙蓉花香,午阳之际的湖波映照着花红柳绿的倩影,一派顾盼生辉的柔美形象。
作为苏堤旁的一处盛景,曲院风荷只用“好”字,似乎无法尽情表达它在炎炎夏日的绚烂,白莲、红莲、洒金莲、重台莲、并蒂莲等品种繁多的荷花,争相钻水而出,在清风的摇曳里开出了别样的淡雅。莲叶田田,菡萏妖娆,引得古人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经典诗词,夸张地形容它的绝世美貌。
我观望着荷田中那些花骨朵渐次绽放,这种气象似乎还是几年前在颐和园的昆明湖见过。如果非要分辨北方和南方的荷叶有何不同,我还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只知道这里曾经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酒坊,也许荷花里带着些许迷人的酒香,沁人心脾。远处水中的荷田上架着几座造型精致的桥梁,身姿绰约的几位少女行走其上,似有美人舒袖放歌、荷中起舞之嫌,恬淡幽趣之情油然而生。随着湿热的天气愈显浓重,我只想躲藏在硕大的莲叶之下,捧一杯香茗,忘却尘世的烦忧,在和风润泽中恣意徜徉。
雷峰塔,顾名思义,当人们提及这座西关砖塔,便开启了一段神仙眷侣之游。这是一处富有标志性的景点,其背景是基于吴越国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而建,然而名动天下的原由却有些悲壮,只因那段“雷峰塔倒、西湖水干”才能解救白娘子的千年诅咒。可能由于新建的缘故,这座彩色铜雕峰塔少了古拙的味道,而我自幼长于妙乐寺塔底下,所以对于观塔有些兴趣平平。我遥远地眺望了一眼,那座宝塔在水天一色的霞雾里,似乎有着佛光的普照,它无疑是庄严的,肃穆的,又带着柔婉动人的英气,而这些绵绵的情意只有在夕阳西下,才会显得登峰造极。
西湖边上是繁华的商业街道,车马游龙间,造就了这一片自然与人文碰撞的旖旎风光。杭州市区和西湖景区的界限不甚分明,波涛涌动的沿岸是误入湖光山色的大门,几公里之外衔接着峰棱如削、危岩高耸的飞来峰。欣赏完这片胭黛般温柔的湖光,不禁想要看那清朗劲健的山色,飞来峰便是我与友人计划前往的方向。周围的喇叭声刺耳地作响,山间有路,乘车奔往至那未邂逅过的地方。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峰,传说因东晋印度高僧慧理曾把其媲美为天竺国的灵鹫山,并作“不知何以飞来”之语而得名。不同于西湖免门票地闲逛,这里则需要掏少量的花费,才能观山峦之美景,探石窟之奥妙,悟天地之灵气。理公塔,是我最先经过的地方,这是一座朴实无华的石塔,塔身附有浮雕佛、菩萨造像、佛教经咒及《塔铭》等,如果不近身观察,是无法窥探出这些净化心灵的禅音,这其实是埋葬慧理和尚骨灰的地方。
为了饱览飞来峰的绝美风光,我乘着浓烈的日光和和煦的微风,穿过天然狭长的一线天,踏着轻盈涌动的冷泉,顺着山势往上攀爬,途中遇到许多坐落于洞壑之内的藏传佛教密宗石窟造像群。我曾见过洛阳的龙门石窟,其气势之雄伟,佛像之静美,规模之庞大,令人震撼。而这里的石窟分布得较为散乱,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下,尤为小巧玲珑,栩栩如生的雕像给人浑然天成的感觉。飞来峰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高远,不消半小时便到达了山顶,只见四面凌空的山面上,一块石头形态清奇,婉约动人,这像是《红楼梦》中化身于贾宝玉的那块顽石,我为这突兀的想法感到好笑。这块飞来之石虽然看起来极为普通,但据传是铁拐李喝醉酒飞脚踢过来的,这才是它真正的出身吧。
灵隐寺则面朝飞来峰的方向,一排黄墙黑瓦阻隔了茂密的山林,圈出了这一方天地佛香。可能幼时对于活佛济公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善德极为向往,我始终深信在这里祈愿会更显灵验。作为我国佛教禅宗十大名刹之一,山麓之中的灵隐寺古朴幽静,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等建筑宏伟壮观,不仅有着庄严肃穆的气质,更显大气磅礴之势。入内接过僧人手中递过来的香火,寻了空地插入方正华丽的香鼎里,随着香气空灵飘逸,我犹如踏入了求仙问道之途。适逢大雄宝殿中正在隆重举办浴佛法会,几十位裹着红袍的僧人端坐在释迦牟尼莲花坐像前,口中吟唱着《般若心经》,古老的梵音让我悟道修心。
一天的行旅伴随着夕阳西下,进入了止步的阶段,杭州之大,让我难以再去寻觅诸如龙井问茶、梅坞春早、九溪烟树、北街梦寻等更多的景点。走在布满青苔的石街路上,这里有着江南风气的古色生香,站在长廊歇息,不禁长叹这片杭州之地,现代人的灯红酒绿中深藏着古人的风花雪月,素简如墨的动态画卷中是一场知黑守白的智贤对话,诗意盎然的旅途中绽放着风情万种的文化。古今多少事,盛世浮欢中,既然目极想前事,不如神交共游,在清韵的领略中,就此陶醉!
素简如墨,浮世清欢
——赴一场杭州行旅之约
🔸 本刊记者 赵艺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