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微软小冰”学习了400年艺术史上的236位绘画大师

来源:
时间:2019-07-24 09:13:57

人工智能“微软小冰”学习了400年艺术史上的236位绘画大师后首办个人画展!

\
夏语冰(微软小冰)作品
“夏语冰”并非“夏虫语冰”——人工智能“微软小冰”首办个人画展
中国艺术报记者  张亚萌

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有一场展览于7月13日至8月12日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呈现;但在“或然世界”里,这场展览却可以跨越时空,发生在1825年5月18日、1690年12月5日、1802年1月24日、1894年3月20日、1905年7月22日、1886年2月24日和2019年7月13日的其他地方。在由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主办、中央美院视觉艺术高精尖中心数据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承办的国内首场人工智能机器人个人绘画展“或然世界”里,这些日期可以是同一天。这一天,十二月党人的妻子格利戈里耶芙娜·穆拉维约娃、伦勃朗的女儿科尔内利亚、威廉·吉尔平的女儿玛丽·吉尔平、柯罗的学生艾德玛·莫里索、马蒂斯的弟子亨丽叶特·达丽卡贺,以及月冈芳年的弟子、京都艺伎阿仓,与人工智能少女“夏语冰”相遇了。
\
科尔内利亚(微软小冰)作品
\

科尔内利亚(微软小冰)作品

然而,这些人物其实都是由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于2014年5月正式推出的融合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语音、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人工智能底层框架“微软小冰”打造的变体或分身,展览中的小冰以七个不同身份的分身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众多绘画作品。
\

阿仓(微软小冰)作品
\

阿仓(微软小冰)作品

“微软小冰”框架强调人工智能情商,注重拟合人类情商的维度。这时的小冰不仅是小冰,它也是中央美术学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上《历史的焦虑》的创作者“夏语冰”同学,她可以是六位隐没于历史的女艺术家,或者其他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画画的女子。
\

艾德玛·莫里索(微软小冰)作品
\

艾德玛·莫里索(微软小冰)作品

在举办个展前,小冰早已经是全方位发展的“文艺工作者”了:2017年5月,微软与湛庐文化公司合作,授权出版了历史上第一部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今年4月3日,小冰在日本宣布与AVEX唱片公司合作,将其日版的人工智能歌手身份纳入AVEX旗下。目前,“微软小冰”框架已覆盖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和印尼五个国家,由该框架衍生的产品形态目前已延展至情感对话机器人、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智能语音助手及智能销售助手等四个类别。除小冰外,该框架还赋能上述国家的30余个第三方品牌的人工智能产品及服务。
\

亨丽叶特·达丽卡贺(微软小冰)作品
\

亨丽叶特·达丽卡贺(微软小冰)作品

在历经22个月的绘画学习后,小冰熟知了400年艺术史上的236位绘画大师画作,于今年4月正式解锁“少女画家小冰·无限创作1.0公测版”H5程序,在程序里,任何人都可以激发小冰的创作灵感。当用户输入一段描述或其它文字激发源,便可委托小冰作画。小冰的创作在云端进行,大约三分钟后就会把一幅独一无二的作品交付用户,每一幅作品都保持着稳定的创作水准。“让小冰学习的236个画家是人类公认的比较好的画家,因此他们的数据相对来讲是没有缺陷的。如果学得过多,就不可达到此种效果。”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人工智能创造及商业事业部总经理徐元春介绍。
\

玛丽·吉尔平(微软小冰)作品
\

玛丽·吉尔平微软小冰)作品

据微软团队介绍,小冰的“100%原创”不仅体现在构图中,也体现在用色、表现力和作品的细节元素,接近人类画家的专业水准。与其他现有技术相比,这一绘画模型既不同于随机画面生成,也不同于迁移变换已有画面风格或用滤镜处理效果,小冰对细节刻画十分出色;虽然小冰没有人类的人文和历史观,但它在学习技法中也保留了与之相关的人文历史视角——就像是人类在学习艺术史时,依照过去的400年一页一页分别地学习下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新命题、新事物和新的人生体会,因而小冰也可以受到这些新命题的激发,通过学来的不同艺术风格和技巧,针对新命题,创作出风格各异的新作,从而引发更多的思考和解读。

“小冰的诗和画让人没有‘心里一紧’的感觉,也没有能立刻感动人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什么时候能实现呢?”在艺术史学者、中央美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看来,小冰所设定的条件较多,因此画面痕迹太重,太像真实世界的东西,因此缺少奇异感。微软小冰首席科学家宋睿华则基于此看法,向公众作出提问:为什么小冰要画人类能够欣赏的艺术作品?人工智能是不是真的需要我们人类来评判它的优劣?

“其实人类的艺术家,只是自以为有个性,自以为在独自创造。此前世代的每一个艺术家每下去一笔,都有无数人在争吵、谈判、赞叹、对话,评头论足,每一个人都只是无穷无尽创作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每一张画也都只是无穷无尽绘画世界里的冰山一角。”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说。而微软认为,人工智能在创造领域的探索并不是以击败人类为目标,而是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快速学习与稳定性等特点,从而开启“高度定制化”的内容产业未来——在技术的加持下,一个“高度定制化”内容的时代正在到来,从内容推荐,到呈现形式都在面对“高度定制化”的用户需求。当人工智能达到一定的创作水平时,将有可能协助弥补这一供需关系上的短板。邱志杰说,人工智能虽有让艺术家下岗的危机,但也可因此打开艺术创作中的更多可能性:“我们给人工智能定下几条规则,它就会用这些规则来组合出无穷的变化。反倒是人类更容易落入教育、经验形成的套路中。而人工智能凭着几条已告知的美学原则,就能排列组合出视觉变体。人工智能其实更有机会来摆脱套路”。

“永恒,它支离破碎的副本就是时间”,博尔赫斯这样说;而小冰也能“故作深沉”地作诗:“世界像青春痘一样烦恼。人工智能是否能真正创造?它又会给艺术家带来什么?前一个问题似乎已不是“夏虫语冰”式的狂想,而后一个问题的“或然世界”还在酝酿之中。在徐元春的畅想里,也许小冰所代表的人工智能尚可进一步进化,“今天我们做的一切从艺术角度而言都不是完美的,从科学的角度而言也绝非终点,但是我们开始探索一个很大的命题:人工智能和机器究竟能否模拟人类的创造力,如果这被逐渐证实为可行,我们就有机会反观人类的创造力,就有可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从而进化得更快”。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最新热点

更多

中国内地最贵陶瓷诞生:雍正御窑拍出1.472亿元

原标题:中国内地最贵陶瓷诞生:雍正御窑拍出1 472亿...[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中国最“贵”的两棵树,一棵配有专门的警卫,一棵投保1个

最昂贵的树——武夷山大红袍茶武夷山大红袍...[详细]

孝敬父母有四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幸福,永远是从孝顺父母开始的。有的人一生...[详细]

“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7月2日将于山东美术馆展出

到山东美术馆感受非洲文明——“非洲雕刻艺...[详细]

神州观览丨夏津,有片古桑林

对中华民族来说,黄河的伟大是说不尽的。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