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都挺好》:时代语境中的伦理拷问
电视剧《都挺好》海报电视剧《都挺好》:时代语境中的伦理拷问王文静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之一,家庭伦理剧总是可以凭借自身与社会现实的充分...
电视剧《都挺好》海报
电视剧《都挺好》:
时代语境中的伦理拷问
王文静
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之一,家庭伦理剧总是可以凭借自身与社会现实的充分互动,在吸引关注热度上完胜其他题材。都市家庭情感剧《都挺好》3月开播以来数度上“热搜”,大有凭借社会话题热度成为爆款剧的趋势。
然而,在《金婚》《家常菜》等怀旧剧和《双面胶》《当婆婆遇上妈》《欢乐颂》等已经把家庭伦理剧中的亲情、婚姻、婆媳、职场等场景和情感开发得相当充分的前提下,形成新的社会话题、冲击新的热点高度,势必需要在显性的都市精神景观中,打开新的、被遮蔽的面向。而电视剧《都挺好》最大的看点就在于从原生家庭角度对家庭关系层面的新发现和梳理,而不是满足于渐渐铺开的劲爆剧情。苏明玉(姚晨饰)作为家里最小的女儿,自幼遭受来自母亲“重男轻女”思想的精神凌虐,长久以来在所有家庭成员的漠视和忽略中成长的伤痛,终于在母亲去世后、在她再度面对家庭时,碰撞出新的伤口和思索。
电视剧《都挺好》剧照
母亲去世带来的父亲赡养问题拉开了三兄妹再度共商家事的大幕。一边是母亲去世,一边是兄妹三人的成长前史,双线并进的情节铺垫解决了“人设”的合理性。用功上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老大苏明哲毕业于哈佛大学计算机专业,在一家不错的企业就职,与妻子吴非拿到了绿卡,有个可爱的女儿小咪;嘴甜又善于见风使舵,自小被母亲溺爱的老二苏明成靠父母的偏心就业、买房、成家,是个任性自我的“妈宝男”;因父母重男轻女梦断清华的苏明玉坚强自立,与家庭决裂十年不曾来往,成为一个倔强冷漠包裹着敏感内心的都市金领。
电视剧《都挺好》剧照
当两个哥哥对母亲的去世尽情宣泄痛苦的时候,苏明玉靠在老宅墙上、枯坐在奔驰车里默默流泪的镜头不仅准确地传达了女主角在心理上爱与痛的含混、委屈和屈辱的纠缠,更深层的价值在于带来了一个中国家庭伦理冲突中对于原生家庭因素的拷问,即父母对于每一个孩子的爱是否都是公平而充沛的?这种爱的不均衡造成的情感创伤会有多大的风险?可能的后果是什么?毫无疑问,这对于一向以“和为贵”为理想模板的主流家庭价值而言,是一个情感刺激和心理挑战,它意味着以往关于家庭与亲情的描述——那种“家和万事兴”式的千篇一律的话语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别说电视剧《渴望》中“刘慧芳式”的苦情母亲,《老大的幸福》《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慈爱温暖的大哥,《家常菜》里恪守“一句话一辈子”的绝世好男人刘洪昌,就连《婆婆来了》《门第》等剧中那些对婆媳冲突和家庭背景差异的表现和挖掘,也已然无法找到家庭问题的解药和出路。那么,正如武志红在图书《原生家庭》序言中提到的,“孝道以及与孝道密不可分的重男轻女”作为一切常见的病态心理的根源就在《都挺好》中浮出了水面。
电视剧《都挺好》剧照
把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从利益冲突和性格冲突中抽离出来,而单纯地放在亲缘关系中不公平的感情体系中来讨论,是需要勇气的。它很容易形成对亲情和人性的质疑,并使人产生一种误解,仿佛是多元的经济社会及其利益优先的市场机制对血缘关系提出了挑战。但剧中为了突出原生家庭的问题,专门阻断了父亲和兄妹三人之间的“物化”的利益冲突,苏大强有退休金作为生活保障,也有一处自己“不敢回去”的老宅;子女们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拥有稳定体面、收入可观的工作,他们既不去嫉妒对方的优渥,也无需觊觎父母的房产,在各自的轨道上平静自足地生活。母亲的去世打破这种平衡后,老大苏明哲放下电话就飞回苏州奔丧并决定带父亲苏大强回美国,即便因失业不得不留在国内,他仍然主动提出为父亲买一套新的三居室,并雇保姆让苏大强安享晚年;而得知丈夫苏明成这些年用了家里20多万的儿媳朱丽,二话没说就每月从工资中拿钱给苏大强分期还款;承担下母亲一切丧葬费用,给父亲买衣服、给侄女买礼物的苏明玉更是自掏腰包为苏大强上当金融诈骗买单。
电视剧《都挺好》剧照
事实上,这之后的核心冲突不是来自与现实的局限,而是仍然来自十年前母亲还在控制的那个原生家庭。因此,一生在妻子强势安排下唯唯诺诺又不敢仗义执言的苏大强,在摆脱控制后直接“原地爆炸”为一个自私虚荣、索求无度的“啃子(女)”一族,身体健康却不想自理生活,宁愿天天等儿子叫外卖也不自己做饭吃;已经身为人父的苏明哲认为自己管好自己就可以了,面临失业和父亲从国内打来的满含催促抱怨的电话,他就无所适从或者对弟弟说出属于他的经典台词“你太让我失望了”;苏明成不仅仍然天经地义地认为自己可以什么都不负担,赶紧把父亲打发到美国过自己的小日子,对受着委屈承担家庭责任的苏明玉还是满含鄙夷不屑一顾;苏明玉则隔离在亲情之外,只剩职业的干练甚至是冷漠,连第一次见到侄女小咪都不能表现出天然的、来自血缘的亲近。
电视剧《都挺好》剧照
当一个家庭的经济能力不能满足所有子女要求时,无论是“一碗水平端”的平均主义还是主观驱使下的“按需分配”,都会形成永久的心灵创伤,这种无解才是原生家庭之痛的悲剧性。父母对于子女在情感付出上的“分别心”成为若干年后父母与子女、子女们之间难以逾越的心墙、难以释然的心结和难以诉说的心酸,而原生家庭状态作为解读当下家庭伦理的新要素,也是《都挺好》在题材开发上的亮点所在。当然,这个亮点在提出观点后就后继乏力,特别是原生家庭问题对苏明玉的负面影响,以及向下的代际传播都没有太多体现。
电视剧《都挺好》剧照
当亲生父母的“不爱”成为一生的隐痛和随时自燃的“爆点”,观众在接受心理上获得了“真实感”的满足。无论是自身从原生家庭中获取的遗传伤口,还是来自于他人原生家庭故事的二度体验,《都挺好》从某种程度上打开了现代人在都市奋斗的另一重隐秘的心灵困境,从而得到了强烈共鸣。这一重困境最早的提出应该是对于“凤凰男”家庭背景的指认,并逐渐归并到父母对子女之爱在性别上的不均衡。
电视剧《都挺好》剧照
但是,创作者在剧中以“重男轻女”的家庭成见打开性别视角的同时,又用“人设”的重新组合对性别视角进行了补充和反拨。在重男轻女的话语阴影下,一方面是以苏大强为首的父子三人形成了自私、懦弱的“渣男组合”,通过形象的极度戏剧化作为观众进行价值评判的靶子,任凭呼啸而来的指责与愤怒;另一方面,吴非、朱丽、苏明玉尽管拥有各自的立场,但她们要么是识大体顾大局的儿媳,要么是受家庭道德感绑架无法脱身的女儿,“仙女三人团”带着满满正能量始终抚慰着观众的心。
电视剧《都挺好》剧照
改编于同名网络小说的《都挺好》注定无法摆脱它的“爽文”气质——要么很痛要么很暖,而这种带有娱乐和狂欢气质的呈现也是文化消费语境下的时代注解。从对原生家庭的反思到对戏剧“人设”的反对,从人物情感的蔓延到观众情绪的传播,这是电视剧作为文化产品的营销策略,当然也是对家庭问题思考的窄化。时代需要的不是“打死苏明成”,也不是将一切责任推给原生家庭,而是在历史不可能倒转的前提下,在无法阻断亲情的局限下,修补重塑自我从而阻断那些心灵的历史创伤。
来源: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