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巴贝镜头中的中国老照片
布鲁诺·巴贝:外国摄影师眼中的中国本色德 加议价杂粮专柜、供销社、自来水站婴孩与白叟、城市与乡村、重大历史事件与普通人生活图景——...
眼中的“中国本色”
德 加
议价杂粮专柜、供销社、自来水站婴孩与白叟、城市与乡村、重大历史事件与普通人生活图景——法兰西艺术院院士、玛格南图片社全球原主席布鲁诺·巴贝所记录的不仅是中国过往的岁月,更是通过多年观察所捕捉到的传统文明向现代化迈进的巨大变革。通过他的摄影作品,公众得以从照片中窥见具有时代印记的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
在议价杂粮店排队 上海 1980年
7月18日至28日,“中国美术馆国际美术作品捐赠与收藏系列展:中国本色——布鲁诺·巴贝摄影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展出49件布鲁诺·巴贝于20世纪70至80年代访问中国时拍摄的摄影作品,皆为那个年代少见的彩色影像,覆盖北京、上海、重庆、四川、广西、江苏等地区,是少有的外国摄影师眼中的“中国本色”。
在田野上做早操 上海 1980年
在新闻摄影的黄金时代,巴贝院士或是站在新闻事件发生的一线,或是历史转折的拐点,敏锐地捕捉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瞬间,从不错过“与历史的照面”。1973年,法国时任总统乔治·蓬皮杜访华,巴贝便把握住历史的机缘,作为随行记者记录西方世界眼中的神秘中国。正如巴贝所言:“能把一个处在历史决定时刻的国家用照片记录下来是一件非常令人激动的事。”自此次访华之行按下第一次快门开始,巴贝便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近半个世纪以来,他几十次造访中国,记录下中国高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
沪郊水乡 上海 1980年
“摄影是唯一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被理解的语言。”巴贝说。儿时在摩洛哥长大的经历影响了他对色彩的理解,赋予他敏锐的色彩感知。他总有办法突破传统影像的黑白世界去发现世界本身的色彩,用彩色摄影记录时代的颜色。在巴贝捕捉到的“中国本色”中,观众亦可一览彩色摄影方兴未艾之际质朴又不乏质感的精彩。在彩色摄影尚未得到重视的时代,巴贝率先尝试柯达克罗姆彩色胶卷,这在当时是颇有勇气的先锋之举。在“新彩色摄影”理论诞生之前的十几年,巴贝便已经对彩色摄影游刃有余。他不仅开创了彩色胶片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还充分展现出彩色新闻摄影的艺术性。这位来自红、白、蓝之国的摄影家,同样也在中国发现了百业初兴热情的红、理想主义纯粹的白、集体记忆怀旧的蓝。
布鲁诺·巴贝摄影作品欣赏
天安门广场上学生们热烈欢迎法国总统蓬皮杜 北京 1973年
工人们欢迎法国总统蓬皮杜的车队 上海 1973年
小学生准备在天安门广场欢迎法国总统蓬皮杜 北京 1973年
在长城上拍照 北京 1973年
泛舟长江 南京 1973年
坐在乐山大佛的脚趾上 四川 1980年
乐山附近的稻田 四川 1980年
婚纱照 上海 1980年
豫园 上海 1980年
抗战时期遗留的碉堡 上海 1980年
母子俩 四川 1980年
在沪南电表厂门口打乒乓球 上海 1980年
上海少年宫手风琴班 上海 1980年
市场 广西 1980年
养鸭人 四川 1980年
豫园湖心亭 上海 1980年
长江纤夫 重庆 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