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吹哨人》的类型探索和现实意味
来源:
时间:2019-12-14 14:14:17
电影《吹哨人》:一次类型片的尝试张雪丽近年来,我国电影市场中不断涌现出旨在表现社会百态的现实题材作品,2018年更是被称为现实主义电影...
电影《吹哨人》:一次类型片的尝试
张雪丽
张雪丽
近年来,我国电影市场中不断涌现出旨在表现社会百态的现实题材作品,2018年更是被称为现实主义电影之年。其中,电影《我不是药神》为观众奉上了现实题材与类型片创作充分融合的诚意之作,其精彩的情节编织中不乏深刻的现实批判,赢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重成功。
从题材选取和创作手法上来看,薛晓路导演的电影《吹哨人》无疑也做出了相同的尝试,影片于12月6日全国公映,而9月份《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我国“吹哨人”制度的相关规定,似乎为本片增添了更多现实意味,共同引发了观众的期待和讨论。
影片聚焦跨国经济犯罪背景中个体的遭遇和选择,在题材选择和叙事逻辑上都体现出了明显的现实主义追求。同时,影片自觉追求现实题材搭配类型片的创作模式,试图将对现实的揭露和反思融入类型化的特色创作中,这样的尝试值得肯定。
故事在大景别运动镜头中展开,开篇的非洲大地震为影片奠定了恢弘的商业大片基调,在139分钟的故事叙事中,融入了悬疑、动作、情感等类型元素,同时穿插了几个笑点进行点缀。在影像空间的选取上,影片充分显示出商业大片中常见的跨国叙事特色,从马珂与周思凉重逢的墨尔本十二门徒景区,到周思凉藏身的墨尔本红灯区、躲避追杀的城市快轨,以及调查取证的南非小镇和陷入危机的中国城市吕汉,影片的影像空间横跨三大洲,同时与题材本身的故事背景相契合,并没有因此丢失太多现实质感。
在类型化讲述上,影片选取了二元对立的戏剧冲突和平凡英雄的人物塑造,依照现实动机和逻辑,逐步完成工整有序的叙事结构。为了让矛盾充分简化和对立,影片制造了墨尔本警察的缺席,让马珂一方完全处于无人保护的弱势情景,对立面则是跨国勾结的利益集团。为了增加人物压力,影片在开篇就让马珂背负上了道德瑕疵,这也为后续的情节反转埋下伏笔。情节编织上,一些看似闲笔的段落,在后续的故事中都能有所呼应,如马珂最终能成功向蔡部长提供证据,多亏了妻子和朋友们各种技能的帮助,无论是开篇朋友留下的话,还是妻子的智能换头技术,再到在市政厅工作的朋友的相助,这些小情节点都发挥了存在的价值。
电影《吹哨人》剧照
影片对人物的动机和诉求精心设计,并且尽量贴近生活现实,让为正义而战的“英雄”从不完美出发,走上自我救赎与成长蜕变之路。对马珂而言,这个出发点是保护余情未了的昔日恋人,而对周思凉而言,则是彻底摆脱黑暗的过去,过真正自由的日子。道德瑕疵让主角马珂更具有普通人的特质,更贴近现实。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人要经历成长和选择,最终成为一个代表正义的“吹哨人”,一个从平凡中走出来的英雄,对昔日恋人的旧情是最初的动机,对家庭的保护和对正义的坚守则是叙事动力。
故事的后半段,家庭的危机和情感的背叛,让人物走进情感绝境,反派利用性丑闻落井下石逼迫人物走向命运低谷,而等待马珂的,是一次绝地反击。影片最后,马珂在亲人和朋友的帮助下,完成了自己作为“吹哨人”的任务,却也面临着失去工作和在墨尔本继续生活的境遇,站在迷茫的路口,马珂的妻子带着儿子迎接英雄回家。在儿子一番关于蝙蝠侠的论调中,马珂成为儿子眼中的守护者,完成了英雄形象的最后一个仪式。故事从家庭崩溃开始,以回归家庭结束,形成情感价值上的闭合。
遗憾的是,作为一种类型片的创作来说,影片在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方面却稍显逊色,少了一丝主角的鲜明和配角的典型。在惊险刺激和大起大落的情节设置中,基于人物性格特色的情绪释放与转变稍显脱节。在周思凉这一人物身上,带有欺骗和背叛的特质,可我们很难用“蛇蝎美人”这个词来形容她。飞机失事,她身为周雯的身份“死亡”,这是上天给她的机会,让她找到从泥潭中挣脱的途径。为了安排妥当日后的生活和新的身份,她不惜欺骗马珂,说明她对新生活有着强烈的执念。可相对应的,她想要摆脱黑暗生活的欲望展露地较为温吞,行动和情感上都缺少一股“飒”劲儿和干脆。
困境中的正义选择能令普通人变成英雄,而“选择”则意味着两难,这选择足够艰难才能为人物的英雄之路真正搭起台阶。如电影《惊爆内幕》中华杰夫在从进监狱到说出真相的选择中久久徘徊;如电影《熔炉》中姜仁浩在谄媚校长和保全家庭的两难中挣扎犹豫;又如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程勇为了自己和儿子一度对白血病患者置之不理……在本片中,恰恰缺乏选择机制的真正建立。当马珂的家人面临危险,甚至他的儿子被领导从学校直接接走,在这样的危险信号中,马珂毫不费力地作出了与周思凉前往非洲追寻真相的选择。从非洲回到墨尔本后,马珂赫然发现自己已经变成家喻户晓的性丑闻主角,而此时,妻子的反应稍显理智,本该是场情绪爆发的戏在这里变得温吞,对主角马珂的情感挤压力度也相应减弱,可以说,马珂从未真正失去家庭,因此,故事最后妻子和儿子对马珂的再度接纳也没能为影片带来更多温情的余味。
为了突出类型片中二元对立的戏剧结构,影片简化了冲突中复杂的博弈力量,将黑暗利益方指派的杀手推到幕前,转而将主角的不完美塑造作为增加影片人性复杂与多义的展现重点。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而影片的叙事焦点始终没有离开马珂和周思凉的情感纠葛,或者说基于主角最初动机的表层叙事未能充分实现向基于正义使命的深层转化。这源于主角对真相的冷静,这真相包括马珂朋友被谋杀的事实,包括吕汉市即将面临的危机。按照类型片对典型化人物的要求,主角的成长弧线在影片后半段要实现任务升级,由个人情感或者摆脱危机的动机转为为正义而战的强烈自觉,从而获得观众心中的情感认同。
尽管在马珂的梦境中,一直坚守正义的高工被利益集团带走,吕汉市在全景的城市镜头中轰然爆炸,但这些更像是城市符号。再加上长期在墨尔本的生活,马珂保护的更像是一个未曾与他产生实质性联动的故乡,因此,人物的转变在后半段失去情理上的助推器,进而缺少了让观众产生共情的催化剂。
诚然,我们不能绝对地说好故事都有相同的叙述方法,然而在类型电影的发展演变中则充满了变革与创新。对此,导演薛晓路做出了勇敢的尝试,观众会为这份答卷给出分数。
(本文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从题材选取和创作手法上来看,薛晓路导演的电影《吹哨人》无疑也做出了相同的尝试,影片于12月6日全国公映,而9月份《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我国“吹哨人”制度的相关规定,似乎为本片增添了更多现实意味,共同引发了观众的期待和讨论。
影片聚焦跨国经济犯罪背景中个体的遭遇和选择,在题材选择和叙事逻辑上都体现出了明显的现实主义追求。同时,影片自觉追求现实题材搭配类型片的创作模式,试图将对现实的揭露和反思融入类型化的特色创作中,这样的尝试值得肯定。
故事在大景别运动镜头中展开,开篇的非洲大地震为影片奠定了恢弘的商业大片基调,在139分钟的故事叙事中,融入了悬疑、动作、情感等类型元素,同时穿插了几个笑点进行点缀。在影像空间的选取上,影片充分显示出商业大片中常见的跨国叙事特色,从马珂与周思凉重逢的墨尔本十二门徒景区,到周思凉藏身的墨尔本红灯区、躲避追杀的城市快轨,以及调查取证的南非小镇和陷入危机的中国城市吕汉,影片的影像空间横跨三大洲,同时与题材本身的故事背景相契合,并没有因此丢失太多现实质感。
在类型化讲述上,影片选取了二元对立的戏剧冲突和平凡英雄的人物塑造,依照现实动机和逻辑,逐步完成工整有序的叙事结构。为了让矛盾充分简化和对立,影片制造了墨尔本警察的缺席,让马珂一方完全处于无人保护的弱势情景,对立面则是跨国勾结的利益集团。为了增加人物压力,影片在开篇就让马珂背负上了道德瑕疵,这也为后续的情节反转埋下伏笔。情节编织上,一些看似闲笔的段落,在后续的故事中都能有所呼应,如马珂最终能成功向蔡部长提供证据,多亏了妻子和朋友们各种技能的帮助,无论是开篇朋友留下的话,还是妻子的智能换头技术,再到在市政厅工作的朋友的相助,这些小情节点都发挥了存在的价值。
电影《吹哨人》剧照
影片对人物的动机和诉求精心设计,并且尽量贴近生活现实,让为正义而战的“英雄”从不完美出发,走上自我救赎与成长蜕变之路。对马珂而言,这个出发点是保护余情未了的昔日恋人,而对周思凉而言,则是彻底摆脱黑暗的过去,过真正自由的日子。道德瑕疵让主角马珂更具有普通人的特质,更贴近现实。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人要经历成长和选择,最终成为一个代表正义的“吹哨人”,一个从平凡中走出来的英雄,对昔日恋人的旧情是最初的动机,对家庭的保护和对正义的坚守则是叙事动力。
故事的后半段,家庭的危机和情感的背叛,让人物走进情感绝境,反派利用性丑闻落井下石逼迫人物走向命运低谷,而等待马珂的,是一次绝地反击。影片最后,马珂在亲人和朋友的帮助下,完成了自己作为“吹哨人”的任务,却也面临着失去工作和在墨尔本继续生活的境遇,站在迷茫的路口,马珂的妻子带着儿子迎接英雄回家。在儿子一番关于蝙蝠侠的论调中,马珂成为儿子眼中的守护者,完成了英雄形象的最后一个仪式。故事从家庭崩溃开始,以回归家庭结束,形成情感价值上的闭合。
遗憾的是,作为一种类型片的创作来说,影片在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方面却稍显逊色,少了一丝主角的鲜明和配角的典型。在惊险刺激和大起大落的情节设置中,基于人物性格特色的情绪释放与转变稍显脱节。在周思凉这一人物身上,带有欺骗和背叛的特质,可我们很难用“蛇蝎美人”这个词来形容她。飞机失事,她身为周雯的身份“死亡”,这是上天给她的机会,让她找到从泥潭中挣脱的途径。为了安排妥当日后的生活和新的身份,她不惜欺骗马珂,说明她对新生活有着强烈的执念。可相对应的,她想要摆脱黑暗生活的欲望展露地较为温吞,行动和情感上都缺少一股“飒”劲儿和干脆。
困境中的正义选择能令普通人变成英雄,而“选择”则意味着两难,这选择足够艰难才能为人物的英雄之路真正搭起台阶。如电影《惊爆内幕》中华杰夫在从进监狱到说出真相的选择中久久徘徊;如电影《熔炉》中姜仁浩在谄媚校长和保全家庭的两难中挣扎犹豫;又如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程勇为了自己和儿子一度对白血病患者置之不理……在本片中,恰恰缺乏选择机制的真正建立。当马珂的家人面临危险,甚至他的儿子被领导从学校直接接走,在这样的危险信号中,马珂毫不费力地作出了与周思凉前往非洲追寻真相的选择。从非洲回到墨尔本后,马珂赫然发现自己已经变成家喻户晓的性丑闻主角,而此时,妻子的反应稍显理智,本该是场情绪爆发的戏在这里变得温吞,对主角马珂的情感挤压力度也相应减弱,可以说,马珂从未真正失去家庭,因此,故事最后妻子和儿子对马珂的再度接纳也没能为影片带来更多温情的余味。
为了突出类型片中二元对立的戏剧结构,影片简化了冲突中复杂的博弈力量,将黑暗利益方指派的杀手推到幕前,转而将主角的不完美塑造作为增加影片人性复杂与多义的展现重点。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而影片的叙事焦点始终没有离开马珂和周思凉的情感纠葛,或者说基于主角最初动机的表层叙事未能充分实现向基于正义使命的深层转化。这源于主角对真相的冷静,这真相包括马珂朋友被谋杀的事实,包括吕汉市即将面临的危机。按照类型片对典型化人物的要求,主角的成长弧线在影片后半段要实现任务升级,由个人情感或者摆脱危机的动机转为为正义而战的强烈自觉,从而获得观众心中的情感认同。
尽管在马珂的梦境中,一直坚守正义的高工被利益集团带走,吕汉市在全景的城市镜头中轰然爆炸,但这些更像是城市符号。再加上长期在墨尔本的生活,马珂保护的更像是一个未曾与他产生实质性联动的故乡,因此,人物的转变在后半段失去情理上的助推器,进而缺少了让观众产生共情的催化剂。
诚然,我们不能绝对地说好故事都有相同的叙述方法,然而在类型电影的发展演变中则充满了变革与创新。对此,导演薛晓路做出了勇敢的尝试,观众会为这份答卷给出分数。
(本文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
来源: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