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绞胎瓷遇见茶文化

来源:
时间:2020-08-17 09:10:51

当绞胎瓷遇见茶文化本刊记者 赵艺瑶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 唐朝诗人徐夤用短短的诗句,道...

当绞胎瓷遇见茶文化
本刊记者    赵艺瑶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 唐朝诗人徐夤用短短的诗句,道出了越窑秘色瓷茶盏有“出水芙蓉”之姿色,盛古镜莹露之光泽,将瓷器的柔情婉转赞叹到极致,留给人无限遐思和想象空间。瓷器之美,在于匠人融自然之神韵的时代艺术底蕴,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追溯手工陶艺的发明创造,臻于制瓷技艺的成熟体系,传承至今,其中最负盛名的,当为极具东方审美思想的宋代五大名窑,官窑精简雅净的造型样式、哥窑如酥油般的细腻釉质、汝窑温润如玉的华贵风采、定窑流溢出的泪痕魅力所在,以及钧窑蚯蚓般走势的天然泥纹,尽皆在瓷器体系中得到鲜明丰富的展示。

作为民族文化的印记,流光溢彩的陶瓷不仅以其实用性融于社会生活,它精美绝伦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凝聚着宽泛的时代精神面貌。无论是以釉色取胜、极富文人意趣的官窑,还是用纹饰装点图案、巧夺天工制瓷的民窑,这些弥漫着历史缩影的典雅文明气质的陶瓷,都受到了当代人们的追捧和喜爱。或许是长河里总会遗漏些失落的窑址,也可能对于陶瓷文化的考古,缺乏深入考究,其实,还有很多反映市民阶层的民窑瓷器艺术,显得罕为人知。而我对于当阳峪绞胎瓷的认知,便是在煮茶品茗的趣闻轶事中,听画家娓娓道来它的前世今生……

\
绞胎瓷茶具

01

瓷器之源

 

太行这片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如诗如画的神奇而又深邃的土地上,孕育出了无数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它们如同璀璨的星光,零星地散落在山丘野壑之间。而其南麓有这样一处藏于深闺的古村落——当阳峪村,它远离尘世,依山傍水,风景旖旎,让人难以想象,这里居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作为曾经盛产绞胎瓷的大规模窑场群,其洋溢着浓郁鲜明的宋风遗韵。其实,古有“怀州”之称的焦作是我的故乡,因便利的交通条件,我曾多次前往缝山针公园探幽索隐,但殊不知登峰望远,那被烟岚云岫遮挡的村庄,便是我如今想要重新寻瓷问道的圣地。经专家多次探究和考古,这里出土了众多古朴典雅、纤巧隽秀的器制奇葩,尤其以风格最为迥异的绞胎瓷瓷片为主,技艺精湛,品种丰盛,使得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都不由感叹道:“我以为在黄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阳之定、临汝之汝外,没有一处足与当阳峪相媲美,磁州的冶子窑以及安阳的观石窑终逊当阳峪一筹。”

当阳峪村古有“中华瓷源”“华夏瓷都”的盛誉,但绞胎瓷并不是当阳峪窑口独有的工艺,不过丰富的土质资源优势和中原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当阳峪窑址烧制绞胎瓷新品种提供了创新的源泉。深受汉代犀皮漆器工艺审美理念的影响,唐朝后期,匠人们打破单调色彩的沉闷桎梏,把绞胎特点融入制瓷的艺术体系,从而形成了这巧夺天工的精致瓷器。可能由于温度把控不精严,以及认知思想的限制,所创造的绞胎瓷数量少而品种单一。直到统一天下的宋王朝时期,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全国的陶瓷业由此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当时的当阳峪窑口亦是如此,瓷窑林立,烟火相望,产业规模迅猛扩张。“时惟当阳工巧,世利兹器,埏埴者百余家,滋养者万余户……”立于当阳峪村碑亭内的石灰碑刻,在《怀州修武县当阳峪村土山德应侯百灵庙记》篇章中记载,由此可见当时的繁荣盛况。

\
当阳峪瓷窑遗址

然而,宋王朝的衰败成为了当阳峪绞胎瓷没落的始端,即使隐于深山老林,也没能逃脱“靖康之变”的战火纷乱。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陶瓷手工艺者纷纷被迫南下,北方的窑址处于萧条的境况,当阳峪村的瓷器烧制也不例外,绞胎瓷的生产陷于熄火停滞的状态,而其制作绝技也随之断代。这为近现代以来众多古陶瓷专家和陶瓷爱好者还原和活化绞胎瓷的工作,增加了修复难度。其实,最先发现这片窑址遗迹价值的,是英国的大收藏家司瓦洛,而经过百年来国内外专业人士的努力探索和试制,最终掀开了绞胎瓷的神秘面纱。这些呕心沥血、为绞胎瓷的传承作出贡献的人们,不仅成功复原绞胎技法,还在保持其传统工艺特点的基础上,汲取时代的艺术元素,创新性地对绞胎瓷的质地、纹理、釉色、实用性能和美学价值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提升,所创作的器物奇观异彩,极富意趣。

画家工作室的茶桌上,便放置着这样一枚古法发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绞胎瓷茶盏,它是以白褐两色的泥土绞揉在一起,制成胚胎,如羽毛般反复交错的纹理图饰,自然天成,器制质地紧密,工整细腻,极富特色。因其独具魅力的透光瓷胎技法,使得釉面极为鲜亮,设计者把充满中国水墨味道的造型作为载体,在瓷土的拉扯叠压之间,造就了这有如生机盎然花鸟般的艺术形象,给人自然的韵律和生命的情调。闻香品茶之际,当那一股热烈清香的茶水入了这寒冽冷翠的茶盏,“禅茶一味”的真知哲理给人别样的修身体验,茶文化与禅宗儒学相融相通,而绞胎瓷的烧制亦是如此,它跌宕曲折的艺术发展史,也富含着唯物辩证的深意。

\
绞胎瓷片

02

瓷器之美

在古色生香的艺术氛围里,被画家诉说的千年窑火、匠心传承的故事所感染,我不禁想穿越时光隧道,去捡拾那份或被歌颂、或被记录下来的唐宋绞胎瓷的文化烙印。其实,除了当阳峪村出土的众多斑驳瓷片,各大博物馆中也收藏着丰富的瓷史遗珍,诸如碗、盘、碟、杯、炉、枕、罐等实用器皿,它们以儒雅的万千姿态,达到“白如雪、红如朱、绿如翠、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花如锦、凝如脂、润如玉”的至高意境,独树一帜的变幻美感,得“诸瓷之王”之誉。宋时景德镇管理烧瓷的官员程筠曾赞叹:“当阳铜药真奇器,巧匠陶钓尤精致。三日不余方可热,开时光彩真奇异。铜色如朱白如玉。”而这般风貌正是得益于瓷器制作者娴熟高超的工艺技巧。从选料、炼泥、拉坯、制胎,到施釉、烧制等多道工序,每一阶段都需要精准严格的把控,尤其对于高温窑火的烧制节奏,要张弛有序,少一分则弱,多一分则过,以适度的审美语境创作这令人称绝的艺术作品。
与其他陶瓷制器模式相比,绞胎瓷最为独到之处,便是在胚体上作色彩纹理变化的“文章”,使其出现纹由胎生、胎中求变的绝美艺术效果,这是由奇奥精妙的“绞胎”技艺所决定的。心灵手巧的匠人将不同颜色的瓷泥,“绞揉造作”在一起,或把其折叠,或使其盘卷,或进行切刮,通过拼贴或镶嵌等特殊处理方式,拉坯、模压成型,胚胎内外多色相间的图案装饰,在须臾之间,显得尤为变幻莫测。其实,自唐宋以来,绞胎瓷的传承者基于传统元素模型,衍生出众多神采超逸、浑然天成的纹饰,大体划分为自然纹与规整纹两大类,瓷土与烈火的碰撞交融,让其自由释放出精微变化,这是匠人们以奇思妙想氤氲出的无限风华。它们或映照着自然清音的审美观念,灵动飘逸的纹理生发出高山流水、牧野丛林、激流飞瀑、岚烟浮云等意象,或被拘于工整的秩序法度之内,出现类似编织纹、羽毛纹、麦穗纹、草编纹、花卉纹等内外对称纹络,绞胎瓷以“绞”之工艺手法,在古往今来的陶瓷艺术园林出类拔萃,因其本质的特点,世人又称它为“透花瓷”。

\
绞胎瓷立马

纵观中国瓷器的历史格局,举凡能在艺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除展现独有特性之外,器物之美,还在于有着其他丰富的语言系统。绞胎瓷千姿百态的造型风情,融入了胎釉的工艺元素,它由胎骨渗化出的装饰图案,决定了其在釉料的选择上,多采用晶莹纯净的透明釉,从而以“花纹出胎骨,天然去雕饰”的艺术手法,追求胎体烧制的自然原始美感。其实,唐宋时的绞胎瓷多罩以黄、白、青、绿等单色釉,而这种上釉加彩的创作理念,不仅改变了绞胎瓷的单调纹饰,更让瓷器显得尤为流光溢彩。还有一种用“釉”命名的瓷器品种,它是与绞胎瓷同时出现的另一朵艺术奇葩,虽为“绞釉瓷”,然而其绞得不是釉色,而是各种彩料混合而成的花样纹饰,诸如此般的特有现象,反衬出绞胎瓷内外兼修的独特魅力。
我经常在火车站滚动的大屏幕上,看到这样的赞誉:“国宝当阳峪,神奇绞胎瓷。”这是中国陶瓷首席专家叶喆民先生在《焦作陶瓷史料之辑》中题写的词句,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于当阳峪绞胎瓷文化的推崇。绞胎瓷因“绞”而胎内含斑驳花纹,透过清凉洁净的釉色,观其形体比例结构,只见纹理排列有序,内外相通相融,“表里如一”的君子本色,是创作者在造型上的艺术追求;此外,每一件瓷器饰样又不尽相同,所谓一瓷一面,千器千面,这种多样的烧制工艺,又诠释出“君子和而不同”的人文理念。由此不难看出,绞胎的制瓷过程,富含浓郁深厚的儒家文化,创作者遵循瓷器装饰的工艺规律,将“正大气象”的君子情怀发挥到极致,以独特的技法样式,烧造器型,其既得墨韵妙意,又有绚丽之姿,不愧为“瓷中君子”。而茶道亦然,作为“饮中君子”,它们相得益彰,此时茶水的清冽冲击着朴质的绞胎瓷茶盏,那如磬般的天籁之音,似有扣人心弦之迹象。

\

羽毛纹饰绞胎瓷

03

瓷器之礼

河南这片土地紧邻雄奇壮美的太行山川,又有着滔滔黄河之水的哺育滋养,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这里曾被多个朝代作为政治经济中心,从而书写出博大精微、影响深远的中原文明画卷。而瓷器作为中国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与源远流长的华夏民族文脉息息相通,而绞胎瓷的窑址多位于河南焦作一带,所以其烧制出的造型之美与充满智慧的中原哲学思想也是分不开的。想象着当走进当阳峪这样一片神山秀水圣地,那里傲立着窑神宁封子的伟岸身影,作为陶瓷行业的开山鼻祖,他不仅被赋予作为瓷器文化的符号,其厚重的精神更影响着村中祖祖辈辈皆以陶瓷为生。从出土的众多瓷器品种中便可看出,绞胎瓷的经典之处,在于它继承先祖孟子遗韵,以温润淡雅的器制反映古今社会生活和审美习俗的变迁,并寓儒道禅等诸派思想于一体,引人入胜的艺术特质,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千年大浪淘沙似的沉淀让绞胎瓷在当代焕发着璀璨的光彩,其形体或庄重典雅,或小巧玲珑,那一件件线条柔和、质感均匀的魅惑瓷器,以瓶、罐、碗、壶等多种形制呈现在世人面前,釉彩敷以湖光山色般的空濛气色,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而这正是生活功能的性质体现;尤其那些“绞”出来的纹理,不同的饰样图案以隐喻的方式,暗示着传统文化精神理念和道德规范,这从宋人所制作的各种名窑瓷器中便可探知,他们崇尚自然,纵情山水园林,在绞胎瓷的烧制技艺上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高境。而正是基于其彰显时代的陶瓷艺术理念,古人常将这华贵雅致的瓷器作为礼物赠予他人。“奉神人之事谓之礼,来而不往非礼也,乃礼之源。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瓦之坚者——瓷也。”绞胎瓷亦然,它所展现的独特风韵,洋溢着东方审美的全新面貌,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意蕴传达。

\
绞胎三足炉

茶之道,在于在净洁的品茗过程中,陶冶心志,修炼品行,完善人性,从而获得顿悟生命的返璞归真之要义,而承载丰富文化内涵的绞胎瓷也有其功效。人们将高超的工艺与审美情趣高度融通,其特性决定了烧制过程的“火热”风情,绞揉的瓷泥如同跳跃的音弦,通过种种技法语言,最终洗尽浮躁的铅华,演绎出这既富历史底蕴又具时代风采的优雅气质。当我们参悟绞胎瓷的先天妙意时,便可寻找到那一份“本色自然”的理想人格,其成型后的模样内敛沉静,蕴藏着高远宏阔的深沉哲理,这其实是创作者的心境寄托。在时间的流淌中,一壶茶已尽,而茶桌上那枚绞胎瓷茶盏,已经没有了滚烫茶水的氤氲,形色俱清,是为“君子”!

最新热点

更多

一根12万美元的香蕉被吃以后……

最近,一根香蕉火了。并不是因为它的色泽特别黄嫩,材...[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如何认定和管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12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通知,发布《国...[详细]

韩新安委员:建立突发事件中全国文艺创作、征集、推选机

韩新安委员:建立突发事件中全国文艺创作、...[详细]

一线教师:减少校考是减负吗?

浙江省美术联考成绩于日前公布,2019年浙江...[详细]

“胡焕庸线”与风景名胜、世界遗产的分布

胡焕庸线(Hu Line,或Heihe-Tengchong Li...[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