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韵悠长,荷风舞不断——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
来源:www.wenyiw.com
时间:2023-10-30 10:58:29
荷韵悠长,荷风舞不断——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第二场举行10月27日晚,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终评第二场举
荷韵悠长,荷风舞不断——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第二场举行
10月27日晚,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终评第二场举行。当晚上演的15个作品,不仅显现了各民族的精神面貌与民俗风范,还通过描绘当代生活景象来响应时代号角,并且在舞蹈语言的形式上大胆创新,展示了舞蹈艺术的蓬勃活力。
这些作品立意多元开放,形式异彩纷呈。有的作品创作灵感来源于对各民族文化、习俗等领域的深刻认识。例如汉族舞蹈《手龙人》以来自重庆地区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铜梁龙舞”为创作素材,立足于传统龙舞的文化属性,展现了富有当代审美的舞台画面。羌族舞蹈《尼莎·妈妈的歌谣》同样选材于国家级非遗文化,并结合歌谣“尼莎”的文化属性,在妈妈与孩子们的欢歌起舞之中,颂扬了母亲作为生命孕育者的伟大。侗族舞蹈《侗听琵琶语》通过侗族独特的舞蹈语汇,艺术地再现了侗家行歌坐夜的独特恋爱习俗。

《手龙人》

《尼莎·妈妈的歌谣》

《侗听琵琶语》
有的作品弘扬红色精神,彰显了舞蹈工作者新时代的红色文化担当。藏族舞蹈《博巴森根·出征》歌颂了一群不畏生死、抵御外寇、护我国家的民族英雄,颂扬了新时代下中华民族儿女的爱国情怀与当代传承。汉族舞蹈《我心中的河》以山东鼓子秧歌作为动作素材,以“黄河”作为精神寄托,塑造了奔流不息的英雄群像,彰显了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
《博巴森根·出征》

《我心中的河》
有的作品立足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有关老艺人的传承故事。例如汉族舞蹈《沁园春·灯窝》以安徽花鼓灯作为舞蹈语汇,塑造了几代人不断传承花鼓灯艺术的鲜活群象,折射出劳动人民乐观奔放的生命热情。藏族舞蹈《仲堪》讲述了一位老艺人传承格萨尔史诗的故事,歌颂了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担当精神。汉族舞蹈《唢呐》以山东鼓子秧歌作为动作元素,讲述了唢呐老艺人坚守传承的民族精神,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
《沁园春·灯窝》

《仲堪》


《唢呐》
还有的作品紧随时代发展,展现了民族欢歌的当代面貌。例如藏族舞蹈《扎西的蓝天梦》彩袖纷飞,呈现了一群少年欢腾起舞的热闹场面,展现出旺盛的生命热情。藏族舞蹈《永不停息的脚步》以“夏卓”典型的踢踏步伐作为动作语汇,塑造了当代藏族青年在新时代下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与青春气息。蒙古族舞蹈《遍地柳荫》以传统筷子舞作为舞蹈语言形式,聚焦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主题,表达了新时代蒙古族人民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瑶族舞蹈《长鼓悠悠》通过悠悠长鼓,表达了瑶山人民的悠悠长情,立足“长鼓”的民族文化之根,彰显着当代民族精神。蒙古族舞蹈《马铃儿摇响幸福歌》以“蒙古马精神”为主题立意,并融入了走马竞技文化,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中尽显草原儿女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汉族舞蹈《江南》展现了一派诗意盎然的江南画卷,独特的舞蹈语言形式将江南的情韵、诗韵彰显得淋漓尽致。蒙古族舞蹈《不落的太阳》通过展现一位姑娘起舞沐浴在大草原的阳光之下,表达了草原儿女内心的喜悦之情,彰显了蓬勃向上的精神气息。
《扎西的蓝天梦》

《永不停息的脚步》

《遍地柳荫》

《长鼓悠悠》

《马铃儿摇响幸福歌》

《江南》

《不落的太阳》
本场终评演出的第二现场邀请到了中国舞协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冯双白和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潘志涛担任点评专家。他们对演员职业化、专业性的舞台表演素质表示了肯定,并认为地道的民族风格离不开创作采风的深入展开,走入生活的田野采风有助于作品把握浓厚的地域特色,才能进一步立足当代,推动中国民族民间舞更好发展。27日,召开了以“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当代表达与意义”为主题的研讨会,会上,与会专家以各民族独特的代表性民间舞为例,从教育、表演、创作等多元视角出发,立足当代,激活传统,在传统与当代的融合与碰撞中畅所欲言,探讨如何赋予舞蹈艺术更多时代特色,不断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让中国民族民间舞艺术在文化“两创”中绽放更大魅力。
编辑丨戚媛 责编丨李颖
撰稿丨盛夏 摄影丨赵廷玺
来源丨中国舞蹈家协会
投稿邮箱丨sdswlys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