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会活动 | 论道西海岸 扬帆青岛港——“民间文艺助力乡村
来源:www.wenyiw.com
时间:2023-04-25 09:58:34
节会活动 | 论道西海岸 扬帆青岛港——民间文艺助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学术研讨会召开论坛现场 4月21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办的第...
节会活动 | 论道西海岸 扬帆青岛港——“民间文艺助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学术研讨会召开
论坛现场
4月21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学者围绕“民间文艺助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会议主题展开研讨。本次研讨会共收到131篇论文投稿,最终有20篇论文入选。来自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单位与基层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入选论文代表及西海岸新区民间文艺工作者代表近80人参会。
论坛现场
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 王锦强
山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姜慧
山东省民协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赵屹
中国民协理论研究处处长 孔宏图
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锦强,山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姜慧,青岛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粟云海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出席领导为入选论文作者颁发了论文入选证书。开幕式由中国民协理论研究处处长孔宏图主持。姜慧讲道,本次研讨会各位专家围绕各自领域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展开交流与探讨,为山东民间文艺理论群体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有益的思想经验,为我国民间文艺理论研究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提升民间文艺创作的引导力和影响力,挖掘培养更多优秀民间文艺理论人才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青岛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粟云海
粟云海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西海岸新区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一带一路和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具有浓郁的海洋文化传承。相信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将会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助力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助推青岛海洋民俗文化研究。
领导为入选论文作者颁发了论文入选证书
王锦强指出,从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民间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提振和彰显,推动民间文艺助力乡村振兴进程中,要坚持任务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坚持系统观念,畅通要素流动,融通多媒体资源,主动设置议题、创新表达方式,注重转化利用。在这方面,加强调研与理论工作格外重要,也十分迫切。期待青年学者在理论研究中积极发挥生力军作用。专家发言
在研讨会主旨发言环节,六位专家学者围绕各自研究领域,结合研讨会主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邱春林认为,乡村手工艺的复兴同时关联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发展乡村手工艺产业,可以实现经济富民、文化富民。中央党校教授范玉刚指出,文艺要在倾听时代声音中为实现共同富裕鼓与呼,要高度重视民间文艺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助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作用,积极关注其在滋养心灵、安放身心中的价值发掘与提升功能,可以和当下火热的艺术乡建、文旅融合等结合起来进行探索。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江苏省民协副主席季中扬提出了民间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的局限性与适用性问题,认为从产业振兴维度来看,民间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很大局限性,但从乡民生活舒适、和谐、满意度高等维度看,所有的村庄都可以进行文化修复、文化振兴。浙江工业大学中国钱塘江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浙江省民协主席团成员孙以栋以钱塘江文明体系的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为例,讨论了其保护和发展的现状问题、原则目标、空间格局和重要行动,以此启发海洋文化保护的思路和方法。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张成福以西海岸新区本地民间艺术宝山地秧歌为个案,梳理了宝山地秧歌传承和保护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经验与未来之路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历史民俗学博士王新艳关注海洋文化遗产与区域社会发展,以濑户内海国家公园和田横祭海节为个案,梳理海洋文化遗产的跨区域发展和跨类别开发的经验,并指出海洋文化遗产可通过发展旅游、规划海洋文化区域、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研发文创产品等路径助力区域社会发展。主旨发言环节由山东省民协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赵屹主持。
在下午的两个分会场研讨上,入选论文作者围绕民间文艺助力乡村振兴、民间文艺在数字时代的传承与利用、民间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海洋民俗文化的保护利用与发展等议题进行论述、研讨和交流。入选论文涉及民间文学、手工艺、民俗、表演艺术等多个民间文艺类别,既有对民间文化的田野调查,也有对民间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等现实问题的条分缕析。与会者认为,民间文艺发展遇到了传承环境、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等一系列热点、难点及瓶颈问题。尽管目前已取得了较大成效,也积累了文旅融合、数字提升、文创产品研发等领域的成功经验,但还需要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固基础、扬优势,尤其要在传承人群和行业人才引领上大作文章,建立常态化的培育和激励机制。两个分会场的评议人孙以栋、季中扬分别对入选论文作者的发言内容及主要观点进行了点评,并与论文作者展开了讨论,互鉴互学,相互启发。在青岛市民协的支持下,青岛市五位剪纸艺术家受邀到会参与交流,和与会学者分享艺术心得,并在会议茶歇时间段现场为大家展示剪纸的魅力。会场气氛活跃,交流热烈。主持人李扬、张成福也分别对分组讨论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归纳和理论提升。
本次学术研讨会是第十三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学术研讨和交流互鉴,结合民间文艺发展现状来解难题、出实招,推动民间文艺创造者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活动由山东省文联、山东省民协、青岛市文联、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承办,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宣传部、青岛市民协、青岛西海岸新区文联协办。
与会人员合影
第十三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学术研讨会发言论文
(排名不分先后)
《文化治理在乡村:基层政权与民间社会的交叠书写——浙江四村的叙事与象征》
(姜亦炜/湖州师范学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传统手工艺的跨界融通与文化赓续——景德镇手绘陶瓷茶器田野考察报告》
(胡耀瑶/广西艺术学院)
《美育视野下的传统手工艺体验式设计——以刺绣为例》
(韦秀玉/湖北美术学院)
《赫哲族史诗伊玛堪在数字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黄任远/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河西宝卷生态文化浅析》
(任积泉/甘肃省张掖市行政学院)
《浅析在地民间文化与文旅项目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以广东巽寮湾赤砂村为例》
(陈悦成/中国民间生活方式研究中心)
《烟台“渔灯节”祭海仪式的调查与研究——以开发区初旺村为例》
(曹靖雯/四川师范大学)
《乡村文化振兴理念下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传播依托》
(赵祎楠/中山大学)
《海洋民俗文化的文化衍生产品研究——以乐清细纹刻纸为例》
(林婕、陈钧锴/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海洋命运共同体”背景下跨文化海洋非遗现状研究》
(马怡霄/天津大学)
第十三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学术研讨会入选论文
(排名不分先后)
《<格萨尔>史诗在博物馆中的展示体验与传承策略——以格萨尔王城为例》
(夏莹/西南民族大学)
《剪纸作为方法:心流体验与女性力量的生长》
(于翔/辽宁大学)
《女性文化视角下传统服饰的创新发展——以蒙古族女性服饰制作工艺为例》
(巴音布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复兴的价值研究——以甘肃榆中城关村重建“铁芯子”社火队为个案》
(路转红/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
《天水丝毯织造技艺的“社会生命”》
(张文慧/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民间文艺在数字时代的传承与推广——以“品蘇”艺术慕课建设为例》
(怀念/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乡村振兴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探析——以河北沧州齐家务镇麒麟舞为例》
(黄晴/吉首大学人文学院)
《山东国家级“非遗”项目文化地理研究》
(徐中文、陈蕗/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
《闽台“三同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传承与利用》
(陈小平、肖惠中/泉州市泉港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泉州市政协、农工党泉州市委)
《远古东方玉石的生态文明密码及其时代意义浅论——以远古琅邪手工制品为例探源“山东手造”的文化基因》
(王伟卿/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摄影:杨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