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视域下中非木雕工艺比较
来源:
时间:2023-05-03 10:26:15
现代视域下中非木雕工艺比较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中,非洲大陆是该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丝路精神的引领下,中非文化艺术交流日趋频繁...
现代视域下中非木雕工艺比较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中,非洲大陆是该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丝路精神的引领下,中非文化艺术交流日趋频繁。其中,木雕艺术,以木料、雕、刻工具为创作媒介,借助身体语言、造型语言、工艺技法成型的三维空间作品,在中国与非洲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现代视域下的中国木雕和非洲木雕工艺以多元化的发展呼应社会语境和雕刻家的创作理念,艺术家在一次次的思想解放中不断地探索和重审木料的本体性、主体性和物性,在尝试中拓展工艺表现的可能性和表述性,中非木雕艺术的交织与碰撞为新的探索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中国和非洲作为人类文明发源地,跨域艺术间的共通性奠定了中非艺术共同话语的基础,思想观念、精神信仰、时代性等多重内在差异彰显了各自视觉艺术的独特性。其中,木雕艺术作为造型艺术最主要的形态之一,在中国与非洲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是人类艺术的瑰宝,因不同地域和人文环境形成了该地域语境下的艺术语言,构建出本土化的木雕工艺体系。本文将从自然生态美学、思想时代性对题材的影响,这两方面探讨中非木雕工艺成因的比较;从木料选材和制作流程等方面比较工艺技艺的异同。
首先,中国和非洲对自然生态的认知有其互通性,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可持续性生存状态的关注。自然生态美学强调生命经验-生命共同体,构建人-自然互动中和谐共生关系。将木雕工艺的研究置于自然生态美学语境中,凸显“木”自身的自然属性所传达和生发的具有现代性的内涵和价值。无论是基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土壤“以生态美范畴的确立为核心,以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生态审美创造为目标,以期走向人与自然相和谐、真善美相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还是法国外交家、小说家罗曼·加里在1956年出版的、被誉为“第一部生态小说”《天根》中对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演绎,两者都勾勒出了创作者天性中蕴藏着的自然生态美学的精神内核,此思想奠定了中非木雕工艺成因的共通基因。
差异性,造就了各异的艺术面貌。现代视域下中国木雕题材,受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艺术界“内容与形式”之争的深刻影响,其由宏大叙事题材转向个人化的、批判讽刺意味的创作。木雕工艺借鉴其他艺术形式,不断突破其惯有的形态框架、语言表述空间、技法的局限,注重融入更具当下性的美学观念和审美内涵由具象形态转向个人化的意象表达。非洲现代木雕题材则从以部族为中心,以古老传说、祭祀信仰为主体的传统题材转向非洲黑人生活中日常韵律和气质,创作思路聚焦家庭和生活瞬间,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宗教的联系和关系。
就工艺技艺而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论语·卫灵公》中记载道,它是艺术家的思想、行动语言与木料互动对话,经一定的雕刻流程、借雕刻技法、综合工具、辅以身体动作或肢体语言,所留的塑痕气质,呈现的物象形态和状态以传达和承载艺术家情感。
李秀勤《被开启的记忆》松木、金属 270cm×120cm×70cm 1993
其中,木料选材方面,现代语境下中国木雕所选木料不拘一格,其价值意义从传统视域下的雕刻造型的媒介拓展至“激活”木料本体独具的语汇,从传统的较纯粹的造型载体中解放出来,释放和观照材料的社会属性、人文性和公共性,即让质料“发声”。如,女雕塑家李秀勤的公共艺术作品《被开启的记忆》,松木和金属两种截然对立的物质属性,作品“暴露”木料的内部空间与结构、木料凹陷的孔洞、凸起的环扣、从木料向外生发的金属,构成了紧张对立的物理结构,由此形成凹凸的视觉和触觉的作品语言,这是艺术家对盲文语言系统的转换、转化和探索,创造了多维观照生命、社会和内心的内外相合的作品。非洲木雕的选材常见软木和硬木,硬木料中尤以乌木最具内在表现力,因其独具的自然属性,被视为工艺材中其综合性质最适合表现雕像的木材——“思想与想象的原材料,感觉与认知的原材料。只有在解释之光的照映下,人们才能理解为什么雕刻家会将其描述为‘内秀的乌木’”“内秀”内生而外成,成为雕刻家内在精神感悟与思想表达的载体。
此外,中非洲木雕雕刻法亦有类似之处,如,间接雕刻法偏“再现性”,以尊重客观物象的面貌为呈现形式,作品的叙事性主题消解木料本体性。直接雕刻法偏“表现性”,一般使用基本的雕刻工具,打破拼接、粘补、雕凿技法,借鉴泥雕等技艺以及切割、碳化、开裂、腐蚀、碾压等手段,即据“相物而赋形”的直觉,艺术家审时度势且构思随形而变,从而达到木料-创作构思之间的互通与直接转译。
中非木雕制作流程大体一致,一般包括:凿胚、修光、打磨、赋色、保护等。
凿胚,俗语有云“长木料、短铁料”意为凿木料时多留余地,可使用锯、锤、打坯刀、直磨机等工具凿轮廓、塑造型、雕细节、造空间,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上之下、由浅至深、由表及里的基本工序。过程中,气息要稳、执刀要沉、刀法要准且气息与动态动作相合。
修光,使用砂石、刀具等配以相应的身体动态及刀法手势语言,在凿坯基础上深入而细微的雕刻,“细微”不仅限于刀法上的精雕细琢、造型上的严谨准确,而重于“笔断意连”般的一气呵成的酣畅和韵律,正如藏书家姚晏所云“把刀如把笔”,此处篆刻刀与雕刻刀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打磨,使用木工手挫、金工什锦锉、砂纸等工具,根据打磨的空间大小、形制、留痕肌理等创作需要,选择相应的工具巧妙表现作品的多维质感。
刘焕章 镜前 木 37×35×22cm 1980
赋色,即“随类赋彩”。常见的赋色媒材有:油漆、油画、丙烯、大漆、无限制媒材等。不同特性媒材可层层叠加反复赋色并结合相应的技法,如表面涂刷法、实木穿孔法、加压浸注染色法、烧焦炭化法、微生物培养着色法、蒸煮法等外化艺术家的自我表达。
朱铭 人间系列·休息 木
非洲肖像木雕的制作工具与中国略有不同,一般包括斧、刀、凿子等,表面着色常选植物或矿物质颜料,表面保护材料如油等其他材料,通过反复涂刷以避免表面开裂、腐朽、虫蛀等。制作流程大体如下,首先,使用较大的手斧砍出大致轮廓;接着,用手柄较短、刃面较窄的扁斧对木雕形制进一步雕刻,再用小刀或凿子刻画精细部位,随后,打磨;紧接着,使用赭石、木灰等矿物质和植物颜料进行着色;最后做表面保护。如松山·韩蓉非洲艺术收藏博物馆的部分马孔德木雕作品馆藏偏写实性风格,借符号化元素与生活日常对接,木料自身的颜色转换为人体颜色,由此激活和彰显木料语言的特征,呈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地域特征、人文风情等属性。
藏于松山·韩蓉非洲艺术收藏博物馆
总之,中国木雕工艺技法,从“雕”、“刻”“斫”减法延展至“榫接”“拼合”等加法工艺;木料从造型的“承载”对象中解脱出来,其物性和唯一性在一凿一斧的工艺语言与阐释性创作理念间互通和互为以至消解木料个体性而成为自然空间的构成与景观。非洲木雕艺术家善用整块木料,以超现实木雕形态直接而坦率地强烈表达,在形体处理上以多变几何体为作品“主旋律”,如轻盈纤细、端正笔直的木料与“留白”空间的负形共同构成谐调收缩体量,构成形式上的“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冲突节奏,构建了有机的形体“对抗”关系,使形体语言与树木本身的生命力量同构。
刘健作品 《涅槃》
藏于松山·韩蓉非洲艺术收藏博物馆
现代视域下的中国木雕和非洲木雕工艺将木料形制、体量、纹理、气味、质感等原初特质作为作品造型表现和意识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唤醒和释放木料本身的生命力、力量和表达力,“雕”与“刻”、“弃”与“取”、“束缚”与“解放”、“分解”与“组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作品形态以构成具有意味的形式,负载生命情感表达。中非木雕艺术的交织与碰撞,深化了创作多元化实践,拓展工艺语言表述空间的外延,开拓了工艺研究的维度,从而为新的探索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作者供职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编丨黄俊娴
来源: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