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九曲”绕江津(下篇)
岷江九曲绕江津(下篇) 长江巴蜀河段,古有岷江之称。江津古县志述:江津鼎岫为屏,岷江为座,华盖列天表之障,马骁壮北固之篱,鹤山
长江巴蜀河段,古有“岷江”之称。江津古县志述:“江津鼎岫为屏,岷江为座,华盖列天表之障,马骁壮北固之篱,鹤山太公左右其翼,龙门珞峡开合其流,际水陆之衢,纽黔播之会,洵川东之雄治也。旧云奇峰秀岭,地轴天关,锁锦江之水,界泸渝之间,会水陆之冲,全蜀要地也。”
万里长江浩浩荡荡萦绕江津,造就了江津历史文化名城,天成了“岷江九曲”壮美景色,传扬着江津人文故事,滋养江津成为天下闻名的柑橘之乡、美食之乡、长寿之乡。
(远眺五举沱与艾卿坪)
从五举沱转向东北,经艾卿坪,折转东南贾坝沱,环绕江津城描绘出几字美图,此为“岷江九曲”第八曲。
站立船头可看到艾卿坪松林坡高高耸立的烈士纪念碑。碑文为聂荣臻元帅题词,“为家乡和祖国的解放英勇献身的先烈永垂不朽”。
(艾坪山烈士纪念碑)
艾坪山烈士陵园是重庆市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青石墓墙上镌刻着1111位烈士英名。其中,有与中共创始人李大钊同赴刑场的江津籍青年谭祖尧、吴平地,有在洪湖战役英勇牺牲的红军教导师副师长戴坤忠、中共湘鄂西特委直属师副师长傅汝霖,有在江津东门河坝抢渡长江英勇牺牲的7名解放军官兵等等。我退休后在江津区关工委尽义务做关心下一代工作,每年清明时节,都要参与组织数百名青少年和老同志参加的扫墓活动。老少携手前往松林坡,祭扫烈士陵园,缅怀英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的爱国主义传统教育。
(江畔柑园的江津大红袍)
艾卿坪下是柑园村。柑园的江津大红袍,香甜可口,曾外销前苏联,换回国家建设急需的钢材和国防建设用品。白屋诗人吴芳吉作诗吟诵道:“几水真真好,津城处处情。大西门外路,长忆艾卿坪。树树枝枝香橘子,村村舍舍涌滩声。风光四季明,归兴一舟轻。”
过了柑园就是广子桥。1997年12月20日,中外合资建成的江津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彻底结束了千百年来“有钱难过江津渡”的历史。桥头曾有科技之星雕塑和桥南公园,公园碑刻大桥赋为江津教师进修校已故教师刘维嘉所作,现已改建成滨江体育公园。
(远眺五举沱与艾卿坪)
江津是长江大桥之乡,境内先后建成长江大桥10座。一个区县拥有如此多长江大桥,全国少有,可能全国唯一。城区内就有江津长江公路大桥、几江长江大桥、鼎山长江大桥、重庆外环江津长江大桥,以及在建的轨道交通五号线江跳线过江大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江津肯定还会有新长江大桥横空出世。
(几江长江大桥)
(鼎山长江大桥)
行船入几江半岛江段,重庆果研所位处城首。果研所原为四川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曾是中国南方柑橘研究的权威机构,选育推广的江津鹅蛋柑、长叶橙、大红袍等诸多优良柑橘遍布南方各地。我父亲是果研所科研人员。家住果园,我从小受柑橘清香与柑橘文化的熏陶,也学了一些柑橘栽培管理知识,下乡时,利用这些知识,为生产队管理柑橘果园服务。我和另一位乡青年一起经营柑橘苗圃,一年创收几千元,约占生产队两成左右的现金收入。
(果研所老办公楼) (江津鹅蛋柑)
果研所橘林曾建有江津富商邓蟾秋、邓燮康叔侄的康庄别墅。陈独秀在搬迁到石墙院之前,曾在此短住。1942年5月27日,陈先生病逝鹤山坪,6月1日暂厝江津城外康庄坡下,墓碑刻“陈独秀之墓”,为佛学大师欧阳竟无手书。当时的《江津日报》头版报道:“一代人杰陈独秀先生于本月二十七日晚九时四十分急性胃炎与脑充血齐发,医药罔效,溘然长逝于县属鹤山坪乡寓,享年六十四岁。陈氏生于一千八百七十九年,安徽怀宁人,字仲甫,一名由己,号仲子,别号熙州仲子,日本及法国留学生,曾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主编青年杂志,后因思想“左倾”,被拘南部模范监狱。抗战军兴,旋即出狱入川,隐居津门,研究小学,贡献颇多,今年不幸逝世,实为学术界之一大损失。”
1947年夏,陈独秀灵柩由三儿子陈松年护送,归葬于安徽安庆集贤关叶家冲,与原配高氏合冢,碑文为“先考陈公乾生字仲甫之墓子延、乔”。
(陈独秀旧居石墙院)
陈独秀的一生是悲壮的,也是悲怆的。百年风云过眼,多少英雄逝去,但他们开创的伟业仍在焕发无限生机,他们昔日的理想正在变为现实。历史没有遗忘这位老人。中央电视台在建党八十周年历史题材展播中播出的文献纪录片《日出东方》,在建党一百周年播出的电视剧《觉醒年代》,都生动再现了陈独秀与李大钊、毛泽东等革命老前辈一起,出生入死,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艰难历史。为了纪念这位历史老人,缅怀那段历史,江津也做了大量的工作。1947年,陈独秀三儿子陈松年将父亲棺木运回了安庆北门外十里乡叶家冲。1989年,江津县政协牵头,在康庄古道旁复建了陈独秀墓。1998年,江津市政府拨款整修石墙院陈独秀旧居,收集整理展出了陈独秀文物。2000年9月,石墙院被重庆市政府公布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石墙院陈独秀塑像)
早年,我家住在鲤鱼石彭家院,与康庄相距不远。我与小伙伴们常沿着陈独秀走过的古道,到康庄玩耍。曾有身着将校服的解放军前来询问陈墓所在,我还为他们指过路。前些年,我在教育局工作,曾接待过陈独秀的两个孙女,带她们踏上陈独秀走过的古道,走进红橘林,敬拜独秀墓,到过广子桥。2004年3月25日,我陪同中国社科院专家到石墙院、康庄古道考察。石墙院客厅墙上,有一幅陈独秀为友人所写的“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篆书对联。看到对联,有专家说,仿佛让人触摸到了一颗不屈心灵的脉动。2006年10月28日,重庆外事办组织外国驻重庆领事馆领事到江津考察,我陪同领事们参观了石墙院。领事们都知晓陈独秀的故事,离开时,他们伫立陈独秀雕像前,向这位历史老人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原康庄山坡,已建成滨江体育公园)
前几天,陈独秀旧居陈列馆小王来电话告诉我,陈先生的孙女陈红从北京打来电话,询问陈独秀旧墓碑能否找到。我告诉小王,陈墓旧石碑曾在果研所职工新宿舍小区出现过,后来修筑滨江长堤、金桥港湾小区、电力公司大楼,这一带经筑坝回填平场施工,早已面目全非,此碑肯定找不到了。
(滨江大道西段)
康庄山坡下是滨江大道西段。江津滨江大道,人称万里长江第一路,也是长江堤岸整治最成功之范例。滨江大道从康庄南桥头起,到支坪丛溪子,全长20公里。2001年9月22日,建设部曾在江津召开“全国百城市长年会”,108个中小城市的市长、国家有关部委代表和专家学者300多人齐聚江津,共商新世纪中小城市发展大计,力推江津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旧城改造经验。曾记得,我与政府办负责人和几位秘书通宵加班,修改江津的大会发言稿。夜深人静,我们肚子饿了,政府大门关了没钥匙开门,两个秘书翻门而出,买回面包零食充饥,小补能量之后,又接续通宵达旦工作。
(江津古城图绘-通泰门码头)
当年,滨江路幢幢民居高楼正在修建,东段西段到处是塔吊工地,新楼房一幢接一幢高高耸立。顺江而下,靠岸通泰门码头。通泰门是明代江津古城九道城门之一,因水陆通达,是津城要塞。通泰门码头,曾泊靠过木帆船无以计数。川西人乘舟出川,从成都启航入沱江,过资中、简阳、内江,在泸县入长江,再下行必经江津通泰门。当年,李白出川,也许曾泊舟通泰门,入津城酒坊,畅饮老白干。“江团青玉盏,竹笋少娘厨”,酒酣情浓,人人都会留下深刻印记。唐乾元二年春,李白流放夜郎,途经夔州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吟诵《早发白帝城》时,也许还潜留着江津老白干的浓厚底蕴,才有了如此豪放之意韵。
(江津古城图绘-九门古城图)
江津城几水环抱,是山水园林宜居之城,也是重庆第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南齐永明五年,江津僰溪口设江州县治,西魏年间改名江阳县,北周孝闵帝元年江阳县治移迁几江半岛,隋开皇十八年因地处长江要津而改名江津县。算起来,江津得此名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
(文庙奎星阁 江津博物馆模型-文庙与江公享堂)
江津城内有文庙奎星阁、江公享堂、南京内学院、江津中学等古建筑,江心有枯水题刻莲花石,都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江公享堂是江津人、明代工部尚书江渊府第,明宪宗钦赐“北极勋臣府,西川相国家”门联。
(聂帅母校江津中学黄荆街老校区)
江津中学是聂荣臻元帅母校,也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等无数先贤求学的地方。城里还有明代古城墙,以及金钗井、遗爱池、杨嗣桥、清平巷、斑竹巷、四牌坊、大同路、石狮子街等老地名、老街巷。
(四牌坊明代古城墙)
我出生在江津城大西门外,是土生土长的江津娃,从小就知道江津人聪明,会做很多好吃的东西。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江津芝麻丸子、江津肉片上了中国菜谱。江津玫瑰米花糖、江津迈进酱油上了中华老字号名录。江津乡村八大碗扣席,更是把人间美食的色香味汇集在了一起,让你吃了还想,终生难忘。我曾在江津教委电教教仪站工作。有一年,四川省教育厅在江津召开全省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工作会,用餐在小什字江津饭店,餐桌上摆了江津芝麻丸子。那香香甜甜、软软糯糯的味道,让来自各地市州的代表赞不绝口,很多人说是第一次尝到这道美食。有人提议,可不可带点回去,让家人也尝尝这道美食。当时,没有八项规定,会议预算也还有结余,省教育厅领导同意,每人“打包”10个江津芝麻丸子带回去。那时,物价低,10个芝麻丸子,2块钱。这2块钱,肯定把江津芝麻丸子的美誉传遍了巴蜀各地。
(石佛寺水月观音雕像) (石佛寺出土文物)
津城北岸马骁山“丹崖碧嶂如排列,乾坤秀气钟奇绝。”林间石佛寺,晨钟暮鼓,格外幽静,为始建于宋代、兴盛于明代的著名禅院。江津县志(民国本)载:“张商英修,明江渊作记,其中多名人题咏。”张商英,四川新津人,北宋后期书法家,宋徽宗朝官至右相。前些年,经国家批准,对古寺遗址进行保护性考古挖掘,收集出土了大批文物。2020年初,石佛寺遗址被列为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提名项目。江津博物馆设专柜,展出了石佛寺部分出土文物。
如今,重庆轻轨五号线江跳支线已延伸到了马骁山下,沿线贯穿双福新城、九龙老街、双龙古镇、圣泉丛林、浒溪碧流,连通无数园区企业,连通重庆交大、万达广场、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少儿活动中心等教育文化设施和市民居住休闲购物场所,并与渝昆高铁、成渝铁路、长江航运融汇。过江后,可成为江津古城走街串巷的便捷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江跳线圣泉寺站)
两天前,我到袁家岗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看病,去时打“网约车”到江跳线圣泉寺站,乘车经江津高铁站、享堂站、双福站、九龙园站、石林寺站,到跳蹬换乘5号线,在歇台子站下车后,换乘出租车到重医一院,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往常,就算乘自驾车去,不遇堵车也要两小时左右。江津城有了便捷城市轨道交通,进城不堵车,花费又少,老年人还免费,说到它,还是歌词里的那句老话、土话,“今儿个老百姓呀,真呀真高兴!”
(轨道交通江跳线经过江津高铁站)
过贾坝沱,进猫儿峡,纳綦河水,在龙门槽主峰老龙头前转向东北,过白沙沱离江津地界而去,为“岷江九曲”第九曲。
此江段,滨江大道花红堡有三峡库区库尾标志。三峡水库起于宜昌三斗坪,止于江津花红堡,全长六百公里,总库容量393亿立方米,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横跨重庆、湖北的20个县市区,需动态安置城乡人口113万人,是一项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水利枢纽工程。
(江津花红堡长江三峡工程库尾标志)
江津是三峡工程尾水区,“175”水位线下,涉及珞璜、顺江、仁沱、真武、白溪、支坪、高牙、先锋等地,汛后回水将淹没37个村2452亩土地、90处村组副业、20家工矿企业。江津不仅完成了自身移民安置任务,还承接了“外迁移民”安置试点工作。从1999年到2009年,江津共接收安置内外迁移民9711人,其中云阳县移民5852人,丰都、忠县移民2332人,安置本区内迁移民1527人。江津为三峡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扬。国务院三建委领导高度评价江津移民工作,创造了“四个最”:安置外迁移民数量最多、安置时间跨度最长、试点影响最大、安置效果最明显。如今,三峡移民在江津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勤劳致富,繁衍生息。
(青草碚钟云舫故居)
库尾标志不远处的青草碚尖尖山麓有钟云舫故居,有纱帽石奇观,有观音岩传说。江津人、晚清秀才钟云舫潜心研习楹联之道,悉心体察民情冷暖,精心锤炼联语词句,一生撰联无数,其中1612字的《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为“天下第一长联”。
(滨江路联圣故事钟云舫雕塑)
后人尊称钟云舫为中华“联圣”。《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当时未曾张挂于世。钟云舫另一联,即212字的《锦城江楼联》则在清末时展现在了锦江河畔。此联比当时号称天下长联的昆明滇池孙髯翁大观楼联还多了32个字,因此,被成都人称之为“天下第一长联”。后人评论道,《锦城江楼联》文采斐然,写景抒情,想象丰富;纵横古今,视野开阔;嬉笑怒骂,入木三分,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前些时候,央视播出电视剧《换了人间》,其中有一段画面与《锦城江楼联》有关。剧情是,新中国已经成立,国民党残余即将逃离大陆。1949年12月12日晚,次日就要逃离成都飞往台湾的蒋介石,在儿子蒋经国的陪同下,来到望江楼公园崇丽阁前。视《锦城江楼联》良久,老蒋问小蒋能读懂不,小蒋无语,于是解读起了联意。当讲到上联最后一句时,老蒋不禁心有所触,哽咽不已。“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眼看蒋家王朝就要分崩离析,江山即将易主,云舫先生联中之问,犹如重锤撞击,老蒋难免悲从中来,老泪纵横。第二天,蒋家父子惶惶逃离成都。
(金沙寨古战场寨门遗址)
过了青草碚,在綦河入江口有王爷庙新石器时代遗迹,沿綦河逆流而上,有金沙寨古战场遗址,有杜甫十三代孙杜莘老杜家祠堂,有明末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程源五岔老祠,有真武移民老街,有西湖、贾嗣、广兴等明清老乡场,有骆崃山、龙井山等风景名胜,有綦河大胜闸、大利闸、大民闸等抗战文化遗址,还有晋江、清江、江钢等一大批三线建设企业老厂区。对岸冬笋坝三级阶地上,分布着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船棺葬”,被史学家称为冬笋坝遗址,也是我国最早确认并发掘的巴文化遗址。
(綦河大利闸船闸)
(綦河车滩水电站) (船闸手动升降机)
綦河入江口的顺江场外,至今保存着抗战时期开建的川黔铁路大桥,还有为筹建小南海水利枢纽工程而搬迁残存的顺江古街,以及顺江玻璃厂、顺江造纸厂、顺江造船厂等县办工厂旧址。
(珞璜水公铁联运港)
如今,綦河入江口岸已是珞璜工业园区重要港埠,与此相连的猫儿沱港、珞璜铁路枢纽站、江津保税港区等设施,构成了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园区。玖龙纸业、华能珞璜电厂、伟星建材、华敏家具、杜拉维特洁具、哈韦斯特铝业等一大批企业入驻园区,支撑起了江津制造业半壁河山。
在此“一曲”,还有两个第一,大西南第一座长江大桥即白沙沱铁路长江大桥,第一座民营企业自筹资金建成的珞璜水泥厂长江大桥。现在,白沙沱铁路长江大桥已被新建成的渝黔铁路大桥所替代,珞璜园区也进入了高铁时代。
(珞璜白沙沱老长江大桥与渝黔高铁新长江大桥。图/封林提供)
“岷江九曲”绕江津,壮美了江津山河,富饶了帅乡大地,荟萃了几水人文,铸就了江津人“坚韧顽强、开放包容、耿直豪爽”的品格特质。现如今,江津迈入了新时代,推进深化改革开放宏伟大业,江津“一枢纽三高地”建设如火如荼。古“岷江九曲”焕发青春,增添活力,华丽转身“长江九曲”,一定会在巴渝大地再展靓丽风姿。
(珞璜临港产业城示意图)
END
来源:文、图/黄淳(江津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重庆市水文化研究会与市水文化研究传播中心水文化研究传播特聘专家,爱好风景摄影与文学写作);市水文化研究传播中心
编辑:风信子、小草、熵、那些年、千渝/水· Maker 团队
声明:本公众号所载、分享的文/图等内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公众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公众号平台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原创”(注明作者、来源),未经本微信公众号平台授权,不得转载或其他使用,征得授权的,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并标明来源为:《巴渝水利与水文化》(ID:cqbwrc),否则,涉嫌侵权使用者将自负法律责任。所载图/文等信息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媒体,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